動物是否有文化?
此文已授權《科學大眾》雜誌刊發
此文已被知乎日報收錄:現實中的猩猩,是不是真的跟人一樣存在著「文化」?
文 / @東華君
前言:最近《猩球崛起3》正在熱映,我也來湊個熱鬧。這次談談大家一直爭論的一個話題:非人靈長類動物是否有文化傳統。
達爾文進化論誕生之後,引起了學術界激烈的爭論。百餘年之後,在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面前,絕大部分人都接受了人類是由遠古類人猿進化而來的觀點。但與之矛盾的是,人們依舊堅持人不同於動物的觀點,認為人與動物是截然不同的。堅持後一種觀點的人們常用到的一個的證據是:人類有豐富多彩的文化(culture),而動物沒有。
那麼,動物們是不是真的就沒有文化呢?
早在1948年,日本京都大學的Imanishi教授就對人類社會化的進化起源很感興趣。他決定從猴子開始,研究他們的社會等級、母系譜系、聲音交流和文化傳統等現象。於是他帶著兩名弟子一起進入一座被日本猴佔據的島嶼——幸島(Koshima island)。通過長期的觀察,他們揭示了日本猴的許多秘密。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洗紅薯(Sweet-potato
washing, SPW)的行為。圖1. 幸島(Koshima island,10處)是日本著名的獼猴長期研究基地之一,科學研究自1948年延續至今。
研究人員每天會在海邊給猴群投喂紅薯。面對著這些「天上掉下來的紅薯」,即便經常會沾著沙子,小猴們當然也還是會欣然接受的。剛開始,大家都是拿手搓一搓就湊合著吃了,即便吃起來不但費勁而且傷牙。直到1953年夏季的某一天,一隻年僅一歲半的,名叫伊莫(Imo)的雌性日本猴靈機一動——先用海水把紅薯洗乾淨了再吃。
圖2. 日本猴的洗紅薯行為
科學家們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觀察到,整個島上的猴子們吃紅薯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吃前洗一洗的做法迅速地在整個猴群內傳播開來。很顯然,大家也都發現了洗乾淨的紅薯比沾著沙子的紅薯要好吃得多。十年不到,島上幾乎所有的猴子都採納了這種「操作」。有趣的是,之後伊莫還發現在海里洗的紅薯比在河裡洗的更美味,意識到海水裡的鹽分可以作為紅薯的調料(哈哈,這或許可以被稱為他們的「料理文化」吧~)。聰明的伊莫機智地運用著這一知識,她甚至在每次啃下一塊紅薯之後,都會將「薯片」放入海里泡一下再吃掉。
這個猴群還有另外一項奇特的「操作」同樣讓人稱道。這就是與我們日常做飯前淘米類似的淘小麥(wheat placer mining,WPM)行為。起初,研究人員為了給他們多供應一些糧食,就將小麥灑在沙灘上。剛開始的時候,猴子們都是像小雞啄食那樣地一粒一粒地撿著吃。突然有一天,一隻猴子「靈光一現」,一把連著沙子捧起小麥,走到海邊,將它們扔向水中。神奇的是,所有的小麥都浮在了水面,再也不用一粒一粒地撿著吃了!道理我們人類都懂,水可以幫助分離穀物和沙子,沙子重會沉入水底,而穀物輕則會浮於水面。可是對於猴子們而言,悟出這樣的真理卻並非易事。更加神奇的是,這一行為也是由伊莫首創的。這個「操作」同樣很快就風靡了整個猴群。難以想像當年伊莫在這群猴子們心目中的形象,換成遠古時代的人類,恐怕被奉為神農、女媧這樣的神明也不為過吧!
圖3. 淘小麥行為
傳奇小猴伊莫已經於1972年去世了。時至今日,當初見證了「洗紅薯」和「淘小麥」行為被發明的猴子們也都已經不在猴世了。但是,他們的後代卻仍然將紅薯浸入水中清洗、將小麥連同沙子投入水中。這些之前未曾有過的行為已經在這個猴群內傳遞了數代之久。幸島猴群的這些行為的傳播和傳承,讓許多科學家開始討論:日本猴的這些習慣是否可以被認為是他們特有的文化形式呢?
這一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多方的爭論。1971年,Hans Kummer提出物種主要通過兩個過程對環境進行適應:1. 系統發育適應(phylogenetic
adaptation),指的是物種在遺傳水平上的逐漸演變;2. 適應性修飾(adaptive modification),指的是物種個體成員對其當前環境的適應。其中,適應性修改可能由於諸如氣候變化或捕食者的增加等生態因素而產生;也可能是由於社會因素,即群體中其他個體的行為而產生。
也就是說,根據Kummer的理論,如果一個物種是由於社會因素而表現出獨特的行為變化,那麼這種行為就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文化形式。幸島上的猴子的故事正好完美的符合這個定義。也就是說,這些猴子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文化。通過對獼猴文化的研究,似乎能為研究人類社會和文化的起源提供一些參考。
當然,將獼猴們的新行為定義為「文化」的觀點在當年一經提出便引起了許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的發對,畢竟相對於人類的語言、飲食和藝術等文化而言,獼猴們的這些單一的行為變化實在是太簡單了。
圖4. 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複雜程度,讓人很難認同動物也具備文化。
但是隨後的一些研究,慢慢地改變了大家的觀點。比如,1999年的一項里程碑式的研究表明:黑猩猩們表現出了與人類文化非常相似的行為模式。這項研究在特定的黑猩猩種群中發現了39種不尋常的習慣,並且導致這些行為變化的因素都是社會性的。 這些習慣包括工具的使用模式、毛髮梳理、求愛行為和飲食活動。 例如,一些種群的黑猩猩喜歡用短的木棒捕捉螞蟻,並且一隻一隻地吃掉它們;別的種群則發現了一種更有效的技術,他們使用更長的棍子來捕捉螞蟻,這樣就可以同時吃掉好多隻螞蟻。一些群體喜歡用木頭砸開有硬殼的食物,而另一些群體則喜歡使用石頭。一些群體內的黑猩猩喜歡用木棒挖鼻孔,另一些甚至一到下雨的時候就會開始跳舞。
圖5. 「耳朵插草行為」是某個黑猩猩群體內的流行文化。
2014年,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個很酷的新風潮在一個黑猩猩群體內流行,它被稱為「耳朵插草行為」。這個群體的12隻黑猩猩中有8隻會把一根草放到自己的耳朵上,並讓它搖搖晃晃地懸掛著。研究人員懷疑這個新風潮始於一隻名為Julie的黑猩猩,而該群體中的其他黑猩猩看到後迅速開始模仿它。
這些「奇怪」的習慣幾乎肯定不是源於遺傳基因的改變,很難想像進化的壓力會導致黑猩猩一下雨就跳舞,或者讓他們在耳朵里插上一根草。這些證據表明,黑猩猩不僅能夠創造新的習俗和行為,而且還能在他們的社會中傳播開來。正是這樣,我們發現非人靈長類們的這些「文化」,也就是這種傳遞習慣和風俗的方式,與人類文化的發展方式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
【互動環節】
那麼,大家認為非人靈長類動物們的這些行為是否可以稱得上是「文化」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哦~
參考資料:
- http://alfre.dk/monkeys-washing-potatoes/
- Matsuzawa, T., The Ai project: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contexts. Anim Cogn, 2003. 6(4): p. 199-211.
- Hirata, S., K. Watanabe, and K. Masao, 「Sweet-potato washing」 revisited, in Primate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2008, Springer. p. 487-508.
- De Waal, Frans B. M. 「Cultural Primatology Comes of Age.」 Nature 399, no. 6737 (June 17, 1999): 635–636. doi:10.1038/21310.
- Van Lawick-Goodall, Jane. 「Cultural Elements in a Chimpanzee Community.」 Precultural Primate Behavior (1973): 144–184.
- Whiten, A., J. Goodall, W. C. McGrew, T. Nishida, V. Reynolds, Y. Sugiyama, C. E. G. Tutin, R. W. Wrangham, and C. Boesch. 「Cultures in Chimpanzees.」 Nature 399, no. 6737 (June 17, 1999): 682–685. doi:10.1038/21415.
- van Leeuwen, E.J.C., K.A. Cronin, and D.B.M. Haun, A group-specific arbitrary tradition in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Animal Cognition, 2014. 17(6): p. 1421-1425.
《動物智能》專題文章:
- 世界上最聰明的鸚鵡
- 黑猩猩的短時記憶能力強於人類
歡迎大家閱讀我其他專題的文章:
東華君的知乎《文章目錄》
歡迎大家也關注我們的其他平台:
微信公眾號:腦人言(ibrain-talk)
網易號、新浪微博:腦人言
推薦閱讀:
※我有一個突然想到的問題,高智力外星人真的能做到一些人類無法想像的事嗎?
※馬無夜草不肥,「夜草」有什麼神奇功能?
※貓一天到晚都在想什麼?
※馬尿為什麼是渾濁的?而且還黏糊糊的
※為什麼肉食動物捉到獵物先吃內臟,而不是先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