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說汽車金融風控

汽車金融行業亂象頻出,中介欺詐、騙貸、車輛套現、一車多貸等,這些已然成為汽車金融行業的痛點,但究其痛點背後的根源,還是平台自身的風控能力薄弱。目前市場信用體系不完善,各平台間信用數據之間缺乏共享,加之平台自我風控意識不足,為了快速發展搶佔市場份額,降低汽車金融風控要求等,這些因素都助長了行業的騙貸行為。

平台要做好風控,首先要真正重視起風控,小到信審、逾期率,大到大數據接入等,業務流的各個環節都必須重視起來。

最近風控界的2位大咖,就風控問題,分享了自己經驗和看法。以下是精彩內容,內容以提問解答方式展示,為方便閱讀,原文有修改。

問題列表

1、 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區別?

2、 車貸業務,應該側重風險控制還是風險管理的能力?

3、 有些資方故意放款給有逾期風險的客戶,通過收車方式來提高利潤,這算不算是風險控制?

4、談談逾期率的計算?

5、60或90天設置的初衷是什麼?什麼差異呢?

6、在設計風控模型時應突出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要點有哪些?

7、對於「AI幹掉風控人員」的熱議,這個咋看呢?隨著風控模型不斷完善和建立,人工信審後期的方向是什麼?

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區別?

風險控制:顧名思義就是要將風險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其核心思想就是控制;採取各種具體的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風險管理:重點在管理,是一個經營風險的概念。(帶有經營性思維,考慮風險收益)

下面透過一個信用卡授信額度的案例來理解下:

客戶A:本市人,水利局某主任科員,45歲,女,月薪8K,社保可查,本科,已婚,有房,有車。客戶B:外省人,某貿易公司業務員,24歲,男,月薪2.6K+1K提成,無社保,中專,未婚,無房,無車。

在符合核准政策的情況下,對二人的授信孰高孰低?

按照傳統觀點,我們會認為,資質更好的A客戶理應獲得更高的授信額度,因為她的收入高,又足夠的穩定,無論是償還能力,還是償還意願,都是具備明顯的優勢。

然而,實際上,這只是風險控制的思路,而不是有效的風險管理。

在風險管理的角度上,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首先,我們從信用卡的受理分配來看,信用卡只有支用才會產生收益,因此,客戶的價值並不是單一的看收入和穩定。那麼誰愛花錢呢?女人比男人更愛花錢,也容易衝動消費,這個觀點有道理,但不是全對。客觀來講,女人更愛花男人的錢。而一個二十齣頭,尚在擇偶階段的男同志,更心甘情願的為女生買單。一個初入社會,又急需在女友面前證明自己的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買買買。

我們可以預判到,收入不高,又有強烈的消費需求的小夥子,必然會選擇分期,最低還款等等方式,甚至會因為拮据,而產生短期的逾期。這相比一個花錢謹慎,又從不會欠款的客戶來講,其收益價值的優勢是明顯的。通過合理釋放一定的風險,獲得更大的收益,這就是風險管理與風險控制的區別。

車貸業務,應該側重風險控制還是風險管理的能力?

車貸業務里,風控和風管,都是要結合產品和客戶群定位來定的。風險的核心取決於風險報酬,也就是在可控風險的情況下,資本的盈利狀況,所以風險不是簡單的控制風險,而是要通過管理風險,實現風險收益,才是關鍵。

有些資方故意放款給有逾期風險的客戶,通過收車方式來提高利潤,這算不算是風險控制?

這應該是職業道德問題。收車操作是資方因客戶逾期而採取各種降低損失的措施之一,它不是資方提高利潤的主要方式,風險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合理的收益,這裡資方的行為顯然是超出了這個範圍。要說一點,這種玩法應該源自信用卡的手法。

談談逾期率的計算?

逾期率(不良率):逾期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例。

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和計算標準,對於不良率,會對資產進行五級分類(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對於後三類劃為不良貸款。

但是不良率根據各個機構的不同,會略有差異。信用卡也好,還是其他機構也好,有一些為了給客戶提供便利,一般提供一段時間的寬限期,3天居多,也有更長時間的,有一些機構會有0-30天逾期率,那麼逾期率一般為:0-30天的逾期金額/總放款金額(這邊用放款金額較多,也有用貸款餘額的,部分機構,也會還原核銷);還有一些會用4-30天逾期率,道理是一樣的。

個貸的分類,銀行也有使用多維矩陣的,一般來說,銀行業機構到不良都是逾期60天以上,也有90天的,只要銀監局通過,都沒毛病。

汽車金融公司目前看,基本上都以逾期時間作為維度進行劃分,行業一般說成M0(無逾期),M1,M2,也有直接說30天以上逾期率或者90天以上逾期率的說法。具體的計算,根據各家的不同,可能也有一些差異。

60或90天設置的初衷是什麼?有什麼差異呢?

1:60天或者90天設置的初衷有兩個:

1)監管要求。

2)可以利用滾動模型計算

分類的核心,是損失,在監管要求下,不良到次級,至少25%的損失;如果採用滾動模型,根據各個公司的不同,也會得到不同的結論。譬如融資租賃,從了解的資產質量看,如果在61-90,計提25%的損失,肯定遠遠不夠的。

不良率的目的,是為了衡量資產質量。銀行很多用11級分類,都是為了更客觀衡量資產可能未來損失情況,如果合適的話,用滾動率模型推算的損失,會比不良更可靠。

在設計風控模型時應突出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要點有哪些?

風控模型的設計根據企業性質不同,需求不同及階段不同,分為很多形式。今天我們選擇最為普通的一個角度來看,基本是受國外成熟經驗熏陶生成的決策樹+評分卡+反欺詐模式。

1)決策樹

決策樹的建立,有最為重要的3個前提才可以考慮去做。

a是企業可提出清晰的風險喜好;

b是產品明確的划出目標客群;

c是足夠支撐模型的基礎數據與風險樣本。

2)評分卡

關於評分卡,我們主要談一談A卡關注的變數,一般來講模型中的效果隨著變數及維度的增加而逐漸精準,但這個過程中,效果在一定的增量後是有必然的遞減的。一般變數地選取,13-15個是相對高效的,而當變數超過24個的時候,其價值與成本就會出現逆差。

PS: A卡(Application score card)申請評分卡

B卡(Behavior score card)行為評分卡

C卡(Collection score card)催收評分卡

評分機制的區別在於:

1、使用的時間不同。分別側重貸前、貸中、貸後;

2、數據要求不同。A卡一般可做貸款0-1年的信用分析,B卡則是在申請人有了一定行為後,有了較大數據進行的分析,一般為3-5年,C卡則對數據要求更大,需加入催收後客戶反應等屬性數據。

3、每種評分卡的模型會不一樣。在A卡中常用的有邏輯回歸,AHP等,而在後面兩種卡中,常使用多因素邏輯回歸,精度等方面更好。

3)反欺詐:反欺詐存在三種模式。

a.是貸前反欺詐團隊,是風險審核的專項團隊,其作用是針對命中風險邏輯的客群做專項審核,從而確認欺詐風險,發現欺詐手段,保障資產安全。

b.是反欺詐邏輯,也就是反欺詐方案設計工作,這步的實現,需要系統對數據的積累,需要工作人員掌握數據之間關聯,並將之不斷挖掘,同時,也需要合理的KPI方案,引導審核人員重視作為工作中對欺詐類風險的關注,從而為數據提供更多的風險樣本。

c.是欺詐調查崗的設立,作為貸後管理中的反欺詐一環,其作用是區別於催收團隊的,他的價值在於,發現並挖掘欺詐手段的迭代,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為現有反欺詐作業提供有價值的改善依據。

當然,除上述這些內容,大數據應用,機械學習原理,系統的稽核方案,多方位的在線偵測手段等,都可以作為風控模型中的重要工具,不斷去完善風控的體系建設。

對於「AI幹掉風控人員」的熱議,這個咋看呢?隨著風控模型不斷完善和建立,人工信審後期的方向是什麼?

在近期我覺得不會產生這個情況,從幾點說一下看法:

1、目前AI的智能程度,還不支持替代人工審批。有的機器學習,開始是有規則,或者數據,然後建模,迭代,不斷優化,在目前的情況下,AI還不到那個程度。

2、特殊的條件,可以實現自動審批。在客戶群體穩定的情況下,固定場景,也許可以實現很多自動化審批,需要看風險承受能力,現金貸可以大規模自動審批,但他的風險承受能力也要很強。

所以我覺得AI替代人工審批,在一些場景下會可以,或者在未來一段時間,有部分可以替代。但我覺得在複雜場景,客戶群體比較分散沒有集中度的情況下,人工審批比機器審批靠譜得多。

以上就是大咖對大家關心的一些風控問題的解答,供大家參考。

推薦閱讀:

要怎樣才能實現汽車金融的加速發展?上系統!
金融高管會-汽車金融百人大會9月9日在上海召開,開放報名中……
狐狸金服CRO范學紅:以科技打造汽車全鏈金融 | 金融高管會
SP是控制欺詐風險主要責任方,而信用風險只能資方來控制

TAG:风险控制 | 汽车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