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學公益、愛情與瓦藍的故事

別人的故事

在麗江,網名比真名常用。「別人」與「瓦藍」這對夫妻或許你聽過或是已經見過。

而他們與麗江真正的緣分,還得追溯到2004年。

當知名驢友「信天謹游」在麗江市寧蒗縣貧困山區捐建的小學急需支教老師時,作為當時磨房(國內著名旅行論壇)的第一批驢友,瓦藍先行一步從深圳一報社離職,自願到國家級貧困縣寧蒗縣金棉鄉龍通村小學支教,隨後「別人」也支教到同一所小學。

支教那一年的暑假,相識磨房情定雲南的「別人」和瓦藍,回到了深圳並順利登記結婚。婚後的瓦藍義無反顧的再次踏上古城熟悉的石板路,在金棉鄉另一所學校支教了半年。

2006年,「想換個活法兒」的「別人」也辭去自己的工作,夫妻倆賣掉深圳的婚房決定長居麗江。

在這裡,他們拾起對故園的念想,也為舊識新知構建一個溫暖的人文公社,開了一家以老闆娘名字命名的「瓦藍客棧」。

瓦藍,也是麗江天空的原色。

由於「別人夫妻「熟知當地情況,瓦藍客棧成了當地貧困生助學計劃的信息站和中轉站,無論是「大米計劃」還是「資助計劃」,瓦藍客棧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使命似乎從未停止過。

近兩年來,瓦藍的助學公益還在繼續,它與朋友們創辦的金棉中學「學生獎學金計劃」以及六一、元旦等節日的慶祝獎勵活動,都給著山區這一群孩子們送去了及時的溫暖。

如當初的「別人「所言,長居麗江的理由並不是為了助學,但它的一個「無心之舉」,帶來的卻是意想不到的結果。

瓦藍·惜汐灣

穿過局促的小道,踏著石板路,鄰里的窗口還閃爍著暖光,只聽見輕盈的水聲。

明亮而寬敞的客廳里,飄窗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淺綠的薄紗迎風飄動著,望出去是一片水波浩渺。

「別人」和「瓦藍」,他們二人一起奠定下瓦藍的基礎,而隨著同行者與追隨者的日益增多,他們又常常覺得不需要擺出主人的姿態,更希望用「家」的氛圍,讓一路跟隨而來的夥伴們,都成為瓦藍的主人們。

惜汐灣的名字源於「別人」的母校廈門大學內的一間咖啡館,而惜汐灣是他與校友合力營造的生活空間,為了紀念這份友情與往日的青蔥歲月,幾乎是在選址落定的瞬間,他們就把名字定為「惜汐灣」,從廈門遼闊的東海飄至洱海的柔情港灣。

他們希望惜汐灣能將這份感懷之情給予來來往往的客人,潮汐暮汐,日日夜夜,縱使時光不回頭,尚且有一處港灣讓人用以懷想,用以駐足停留。

惜汐灣一共有20間房,全部房間坐西朝東,面迎洱海。客房和一個60平米的超大觀景庭院都直接臨水,大廳的每個飄窗空間也足夠待下4個人,圍著小桌,瞭望洱海,聽著洱海輕緩的浪聲聊聊旅途與生活。

在惜汐灣,不僅有著足夠的空間無死角地感受洱海的美好,還有著貼心的服務隨時相伴。

在主人看來,民宿必須要有溫度,而這份溫度不僅體現在一床一房,更體現在客人最深切的交流感受之中。

沒有疏離,而是創造更多的空間和更多的活動讓住客之間產生互動與交流。

這也是瓦藍所提倡的旅居的概念,在不可預見的遇見之行里,人與人之間從相識到彼此信任,找尋到共同點的有趣與不同點的探究,創造更多相遇的可能,也創造更多的回憶。

因此,飄窗與庭院的空間足夠給你一場遇見,惜汐灣也準備了貼心的下午茶和餐點,簡單美味又可口,吃著飯聊著天,一切發生在洱海之岸,一切浪漫的存在都很合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瓦藍旅居,可以真實地觸碰到四季溫涼,且,時日很長,煩憂甚短。

就像一個生活磁場,來來往往,不全是過客,瓦藍已經構築了一群人的旅居夢想。如你也想去那兒,不如聽一聽,支教、助學公益與麗江瓦藍的故事,一起去感受麗江的慵懶的柔軟時光,還有大理風花雪月的浪漫美好。


推薦閱讀:

冬季在黑龍江旅遊推薦景點?
你居住的城市有哪些特有的道路名稱?
一路黔行,來自百節之鄉的熱情熱烈如火,準備接招!
十一不用去埃及,零距離接觸輝煌的古埃及文明 | 博物館系列
推薦下某個海島,帶沙灘的酒店,兩人預算二萬以內,求推薦海島和酒店?

TAG:民宿 | 旅游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