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3,尼可拉斯

尼可拉斯.霍奇斯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他的母親是一位歌劇演員,曾經在考文特花園劇場表演過,後來為了成家而放棄了職業生涯。尼可拉斯六歲開始學習鋼琴,九歲那年他就以珀爾修斯的神話故事為主題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劇劇本。十六歲那年尼可拉斯告訴父母自己更想學習作曲而不是鋼琴演奏。「他們的反應就好像我捅了他們一刀那樣。我從來都以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這時我才意識到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自己。我驚駭地意識到,我母親根本不關心我想要什麼。」

隨著尼可拉斯日漸年長,他與音樂的關係也變得越發深厚起來。他意識到自己無法同時既作曲又彈鋼琴,而且彈琴的收入更高。他想要「專註於我已經成為的那個人,並且加強而不是削弱相關的能力。」他的母親對此感到很高興,「於是我給她寫了一封信,告訴她我再也不想與她說話了,然後一年多都沒有聯繫她。」如今的尼可拉斯主要演奏他母親不喜歡的現當代曲目。甚至過了二十五年之後他依然這樣說:「簡直就好像一對夫妻當中的一方犯下了偷情的罪過,另一方則一直沒能忘記信任的喪失。當我彈奏十九世紀的音樂時,她就說:『哦,哦,挺好的。哦,你真喜歡這種音樂啊!你還真喜歡啊?!』。有一次她來我家做客,我播放了一張肖邦的CD,結果她說:『你怎麼還喜歡肖邦呢?』她簡直就像是在盤問我的性取向。『哦,我知道你喜歡男生,不管你依然也還喜歡女生是吧?』她總是希望我的所作所為能夠指向她,滋養她。」

尼可拉斯最終決定重返舞台。這是一個混雜著叛逆與默許的決定。「我最終回歸了她原本期望我不要離開的領域。不過到了此時作出決定的人是我,」他這樣說道。「我在十六歲的時候如此猛烈且突如其來地違背了她的期望,這一點十分有力地幫助我認清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

畢生搞音樂需要極大的意志力。鋼琴家魯道夫.塞爾金曾經擔任過科蒂斯音樂學院的院長,這座學校算得上是全世界最有威望的音樂學府。當時有一位學生曾經對他說,「我還下不定決心,究竟時成為一名鋼琴家,還是去報考醫學院。」塞爾金說,「我建議你還是去當大夫吧。」學生抗議道:「您還沒聽過我的演奏呢。」塞爾金說,「會問這種問題的人肯定當不了鋼琴家。」但是對某人成為音樂家的決定提出質疑的確非常重要。就算是大提琴家馬友友這樣歷久彌新的天才在度過了少年神童時期之後也考慮過從事其他職業。「似乎我的人生道路早已被註定了,我很想獲得另外的選擇。」他這樣寫道。他很感激自己的父母明白事理,懂得「在健康的音樂聲音浮現之前,早期的肢體天資必須與成熟的情感成長結合起來。」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的後人,歌手色麗絲.馬勒也很感激自己沒有被強行推進音樂行業。「假如我確實是被強行推進來的,那麼我現在的成就或許會更高,」她這樣告訴我,「但是那樣的話我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多麼需要音樂。因為沒人逼我,我才能確信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反之,在經歷了神童式的起步階段之後決定追尋音樂之外的人生同樣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維達.卡普林斯基說過,「神童長大成人之後很難將職業與自身區分開來。他們無法想像自己還能幹別的,哪怕他們真心不想成為音樂家。」 許多傑出的音樂家都根本不想幹這一行。鋼琴神童黃范茶湄這樣告訴我:「小時候你能看到成功,卻摸不到成功。大了以後你向著你一直都想摸一摸的東西遊過去,然後才意識到那個東西其實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美好。海面上風高浪急,一切都比看上去更難一點。從遠處看上去很美的東西湊近了再看其實非常粗糙,還略微有些破舊。但是這時候你已經游得太遠了,只能繼續游下去。」

推薦閱讀:

30,加百列
25,謝莉與約書亞
26,康拉德
22,培養神童的風險

TAG:神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