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累成狗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什麼體驗?
1.
公司里有個剛畢業的年輕妹子淺淺,特別積極努力正能量,每天下班後的課餘時間都用來學習,周末也泡在圖書館裡充電。
但是淺淺不開心。一起畢業的同班同學都已經開始談戀愛,她們經常出去逛街,看畫展,蹦極,唱K,喝酒,玩年輕人喜歡玩的東西。
淺淺跟她們去過一次酒吧,那些同學在人群里都特別放得開,見到什麼人都能聊得來。可是淺淺卻很拘謹,有點不知所措。
這讓她覺得很難過,開始懷疑自己努力的意義。
淺淺來跟我抱怨,「我每天這麼辛苦地學習,別人卻可以整天吃喝玩樂,廣交朋友,還被男朋友寵上天。相比之下,我是不是特別失敗?」
我問,「你不願意和他們一樣,去吃喝玩樂交男友嗎?」
淺淺想想,說:「我真心羨慕她們的自在。可我現在想要多學一點東西,變得更優秀,這樣以後升職加薪會快些。」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累,不是工作本身累。而是因為,他們明明走在這一條路上,卻羨慕另一條路上的風景。
這種自我懷疑一旦產生,就會覺得心力交瘁,因為你一邊懸樑刺股,一邊在慚鳧企鶴,還得說服自己發奮圖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精力被分散到四面八方、內耗過多的時候,你不可能不累啊?外在能投入生產的能量自然就少了。
「一定要優秀」的心越強,你會越排斥體驗到暫時不優秀的自己。
這就像是心裡挂念的是吳亦凡,卻只能跟吳京睡在一起,多難受。
你越是討厭不優秀的自己,你就越需要花精力來排斥自己,你就越來越累。做起事來就越來越力不從心,就會做得更差。然後更排斥自己,進入死循環。
你體內就有兩股氣流在抵抗。一個說:我就是發生了。一個說:不準這樣啊。世界上最艱難的戰鬥也莫過如此。拚命排斥,卻擺脫不了。
這種無休止的內耗讓你精疲力竭,讓你鬱鬱寡歡。
2.
淺淺問,「我承認,內耗讓我越來越不快樂,難道我就不應該追求更優秀了嗎?」
當然不是。追求優秀成績和好的事業是很棒的。讓人痛苦的不是追求本身,而是對追求的執著。如果你的追求超出了能力、不符合情境,你的挫敗是必然的。
當沒有體驗到優秀的時候,你怎麼對自己就很重要了。你能允許自己有時候就是不好嗎?你能允許自己有時候做錯表現差嗎?你能允許自己有時候不完美嗎?
淺淺說,「應該能吧。」
「那麼,這次你能允許嗎自己不完美不優秀嗎?」
健康的狀態的是,優秀了的時候享受,糟糕的時候接受。有精力的時候努力,沒精力的時候休整。
接受A和D交替存在,才是一個常態。更多時候,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經意間D就發生了。如果一定會發生,為什麼不是這次呢?
想「優秀」是可以的,可是暫時「不優秀」也別難為自己。「好」了更好,暫時「不好」也是沒關係的。你在意「優秀」很好,但是你別討厭「不優秀」啊。
當你允許的時候,你就不再排斥自己了,不再跟自己較勁了。內耗降低,對外的精力就最大化了,反而是越做越好的。
這就像是打麻將:贏了當然更好,不贏也是可以的啊,這時候你就發現,撇開手氣的因素,你其實是能發揮得更好的。
因為你的精力投放給了外在的戰鬥,而不是給「我一定要贏」的想法消耗掉了。
輕鬆快樂打麻將,反而會比「每局都一定要贏」的心打得好。
如果真的某局麻將打輸了。反思下哪裡有失誤、下次改進就好了,別太折磨自己了。畢竟人腦不是電腦,不可能每局都贏。
這就像是哪天突然摔了一跤受傷了,你還要罵自己不該受傷嗎?傷著了就是傷著了,沒法重來啊。
但是如果你有一個「這麼大個人還摔著自己,真是愚蠢」的信念,你開始罵自己笨蛋,那就大可不必了。
人生如此多艱,糟糕在所難免。別人還沒來拆,別自己先拆起來了。受傷了,自己還得撒把鹽,嫌棄自己一頓。何必呢?原諒自己這次弄糟了就好了。
糟糕後,還嫌棄自己。就是內耗。
糟糕後,原諒自己並安慰自己,你就是積攢正能量了。
吸引力法則說,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鳴。我們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腦電波是有頻率的,它們的振動會影響其他的東西。
無論你的注意力,或者能量集中在哪個方面,也無論這種注意力或者能量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你都在吸引著它們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你會選擇什麼呢?
3.
淺淺低頭呢喃,「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有事沒事就想和別人比。」
小時候父母和周圍的人很喜歡拿我和別人比較,「為什麼別人常考第一,你從來都考不好?」
長大後,即便父母不再比較,自己也會深陷其中。同學畢業了開始工作,比較誰的公司比較牛,誰的薪水比較高,誰找的男朋友更優秀……
就像身邊不少職業女性偶爾會抱怨地鐵太擠、薪水太少、工作太累,想著不用上班該有多好。
而家庭主婦又會羨慕職業女性,害怕自己變成了像《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一樣,除了照看孩子之外,一事無成,最終還被丈夫拋棄。
其實,每個人擅長的領域、想要的東西都不一樣。有人喜歡安穩、有人喜歡冒險的人生。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別人的生活規劃不見得適合你。
雖然我覺得像唐晶那樣,為熱愛的事投入熱情和努力是很有幸福感的事,但我也並不覺得所有人都應該過這樣的生活。
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天賦和使命,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攀比,不是你死我活、魚死網破,而是「比翼雙飛」。
攀比本身沒有錯,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比不過別人就自卑,比別人更好就自傲,這就不合適了。
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
我們需要對事歷練本領,做得不如別人就加把勁奮進,這是內心的尊嚴和莊重;不爭,是因為我們每人都有獨特的發揮空間,可以互補,而不需要斗得兩敗俱傷。
曾經,羽毛球壇上最耀眼的賽事,莫過於林丹和李宗偉兩位大神的較量。兩人一生相剋,卻也彼此促進。
林丹說:「很多時候,我們之間的交手已經超出了勝負本身,反而更享受每一個球的過程。」
真正的比,是雙方都能體驗到生命、事業本身的樂趣,「比翼雙飛」,又何來累可言?
你可以比,當然也可以不比。
楊絳先生就曾說過:「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比不比、累不累都是自己的事。你行你上,跟我無關。這才是楊先生活出百年精彩的奧秘。
為別人的目光而活,即使家財萬貫也筋疲力盡;為自己的生命而活,再累也甘之如飴。
4.
我對淺淺說,同時也是對自己說的,「與其想太多,不如咱們先努力專註把手頭的事做好。」
專註的同時,適當把節奏慢下來,多給自己一些時間。
有人採訪日本陶瓷藝術家安田裕康:「燒出好陶瓷的秘訣是什麼?"
他回答,「時間是最重要的創作密碼。讓時間過去,最好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會出來了。」
一般登窯燒制周期為3-4天,但他堅持燒到14天。這兩周的時間火不能停,他要和前來幫工的工匠不眠不休地看護,每隔20分鐘就要添柴。
這樣燒出來的器皿才能讓陶土在火焰里更加充分的發生變化,盛水更清、放酒更醇。
燒陶瓷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活兒,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實都一樣。
我們都會有遇到困難和低谷的時候,不要逼自己太緊,讓自己慢慢來。不妨讓自己偶爾放空。
《悠長假期》里的木村拓哉,事業一直不怎麼順利,也等不到上場演奏的機會。但是木村有一套讓自己慢下來的「悠長假期」理論:
「全力以赴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也不要著急,給自己一點時間。」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有一段話,「有些事情沒有確定到來的先後順序,急切也好,不安也好,都不如平靜的等待。」
如果最終能得到心心念念的東西,花時間等等,又何妨。
5.
紀伯倫《先知》里說,「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從田野上度過的四時。你要靜守,度過你心裡凄涼的冬日。」
很多時候,你明明知道「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對的,但仍禁不住在潛意識裡去和別人比較。讓自己的心靈蒙了塵,落了灰。
從生活到事業、從家庭到社交,你將眼光聚焦在別人的身上,而不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而莫名其妙地羨慕嫉妒恨,甚至失去了自信和喪失了自我。
如此惡性循環,既不利於你提升身心健康、也不利於提高生活質量。
如果你可以專註在自己身上,活在當下,停止比較,接納自己,不再排斥自己。那恭喜你,內耗就會慢慢離你而去。
你依然可以追求優秀。只是當體驗到不優秀的時候你不再排斥自己,不再消耗自己。你可以安心自在得和暫時不優秀的自己在一起,然後繼續努力。
內耗缺席的時候,你的優秀,就會自然發生。
許多時候,人們只注意光彩奪目的珍珠的美麗,誰會去注意那蚌的漫長痛苦的經歷?
很多人抱怨命運不公,抱怨生活坎坷,抱怨懷才不遇,然而,如果你就是那個含珠的蚌,總能迎來生命輝煌的一天。
正如秦泉《活在當下》里所說,數數自己擁有的幸福,停一停腳步,就不會錯過精彩。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的明日。
願你活在今天的方格中,永不言敗!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虛榮心和攀比心,如何做到面對別人的炫耀不去嫉妒?
※攀比 勢利 和 應對
TAG: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