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古本合校
以道差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弗發,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
其事好長。
註:
1、本章在帛書《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經》中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一句在楚簡《老子》中是沒有的。在通行本《道德經》中的「大軍之後,必有凶年」一句在帛書《老子》及楚簡《老子》中都是沒有的。從中可以看出《道德經》的演變痕迹,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新的內容被後人逐漸添加了進去,這往往會造成了對老子思想的扭曲。後加的這兩句話都是強調戰爭對生存環境的破壞,與本章「果而不強」的主旨並不吻合,老子本章是反對「以兵強於天下」,並沒有說不能用兵,故本合校版將這兩句刪去。
2、本章在帛書《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經》中的最後一句「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在楚簡《老子》中是沒有的,並且其與第五十五章在帛書《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經》中的最後一句重複。根據文意推斷,此句應為錯簡重出,不應出現在本章之中,故本合校版將此句刪去。
古本注釋
差:選擇。讀chāi。
發:張揚。
古本釋義
用道選出來的君主,不想用兵力強橫地對待天下。
良善之人只想實現結果而已,不用選取強橫的方式。
實現結果而不張揚,實現結果而不驕傲,實現結果而不自誇,這叫做實現結果而不強橫。
那個事就能又好又長久。
真經解讀
上一章講的是去甚、去大、去諸,本章老子接著講「不強」。既不能大又不能強,可叫人如何是好?難道只能一直弱小下去被人欺負嗎?其實老子並不是崇尚弱小,而是反對過分執著於強大。其大即太,是極大之意,其強是強橫之意,故此老子所反對的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強大。
以道差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
一國之君不論是如何登位的,總有其登位的理由,其或因有道而成為被選中的人,或無道而強佔君位,道即是衡量君主或領袖層次高低的準繩。有道之君是不會以武力強橫地征服天下的,因為他懂得知剛守柔的道理,希望天下萬民復歸嬰兒。只有無道昏君才會一味地以兵強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良善之人行事只需要以合理的方法實現目標即可,不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們不會使用強暴、蠻橫的方式來強迫別人屈服,因為他們明白以德服人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途徑。
果而弗發,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長。
實現目標而不張揚,實現目標而不驕傲,實現目標而不自誇,這些都是實現目標而不強橫的表現形式。本句與第二十二章中的「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是前後呼應的,「不自伐」與「弗發」是同義詞。既然「不自伐」和「弗矜」可以「有功」且「能長」,那麼「果而不強」自然也會「其事好長」了。
本章評述
「其事好長」即事情能夠良好且長久之意,也就是持續健康發展的意思。有道的領導人實現發展目標不會使用強橫的手段,這就是「果而不強」之道,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持續健康發展。否則為達自私的目的,不顧他人利益,強取、強求、強人所難,一定會被眾人所厭棄,終致群起而攻之,怎麼可能持續?也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為何明英宗被俘後還能安全回來再次稱帝?
※大家怎麼看待《曉松奇談》和陳丹青的《局部》。大家都喜歡哪個?
※封神中逼死哪吒的東海龍王為什麼到了西遊就成了縮頭龜了?
※【明史】論太監與太監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