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有威,三官考校

昨夜秋雷,一掃陰霾,今日爽利,風光明媚。到了正日子反倒清閑不少啦。把文章改了改,發出來,也是慶賀中元吧。^_^。

三官主題其實算得上道教中的一個母命題,但世人好高騖遠,見名不見實,因為神學變化,三官神職後並不高,就不太重視,其實土地,山川,天地自然之神靈是和我們生存的基礎,和我們息息相關。不管在人為的神系中怎麼排,在自然序列中天地水三官之德都是離我們最近的。以忠恕之道來論,其實越是貼近我們的,越應該仔細面對的。

這是上下兩篇的。明天或者後天再有一篇。把一些缺失的部分補足,對照著看,就清晰了。^_^

總論

三官者,天地水三官。是遠古祭祀中祭天地山川四瀆的神學演化。魏晉之間,三元信仰又以不同的方式興盛,上到三清三皇三天三一,三元三會,下到三魂三界種種都是東周以來的某種思潮的餘韻,或者反映了某種自然變化的真實。易為六爻其實和這個道理一樣。但其實八索之學最早並非如此。以三分之,以兩偶之,就是反應這個問題的一種表達。可算源流上古了。

後來三元和三官信仰結合在一起了,逐漸形成比較成熟的神道設教體系。這是和曆法氣變結合的神道設教的手法。是一種記述性的緯學,是一種把乾貨隱藏在記問之學中的神道手法,是為了傳承以及使用方便之事,先輩智者行仁之事。以信代仁,盼著徒裔們,踐行不輟,終有行而知之。後來教法衰敗,一切都是分崩離析的狀態,在道門修鍊也多開始混淆。此事就純粹流為信仰了。但其實問題不大,深入進去就會發現實質其中道理所在。。^_^

原來所謂中元祭祀是在七夕,這是三會日中的地會日,後來二七者,十四晚上,人為的定在申月之望日以為地元之日。所以早期是三會之日為主的,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初五為天地水三會之日。然後才出現以月望為準是一種盛代興的三元之法。這其實也是符合天時變遷的作法。一樣制禮有道。不可荒廢的。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伴隨著直觀觀測能力的減弱,很難以變歷行事,不得已才以定歷的吧。否則,會造成很多問題,那不如統一成一種固定日子的方式,同時紀念和我們密切相關的天地水三官。這是一種為了人事而變的辦法,有利有弊,那麼其實弊端在後期慢慢就顯現出來,或者說我們所處時代的問題就是這個弊端的延續。

一,為啥從遠古先民就要祭祀天地水?而後來神道設教,又把三官單獨列出來?

這得從三官的根本意義來考察。先要拋除神學上的意義,天地水是啥?是我們所在的大環境,涵蓋現實中與我們生存密切相關的主要的大環境就是天地水。這是直觀,直接,密切,也是最現實的表達。那麼像我們華夏這種「環境發生學」不離環境的學問體系,必然極為重視環境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如何和環境長期互動的問題。所以泛言之,天地水是我們在這個現實世界中的生存的基本自然環境。祭祀,禮敬,酬謝甚至補益三者,就是在氣學視角下,補益回報生存之本,與環境長期共存共生的一種方式,是根深蒂固,長生所需之必然。只要做的合理,環境不壞,我們就不壞。所謂天人合一也。我們是徹頭徹尾的環境友好型文明。^_^。

人是離不開天地水的。其餘的factors都是包含在其中的。而這個環境的範疇是有形質之後的氣,主要這個世界內部的事情。但道教神學後來將之放大,未必所有細節全是對的,但也無所謂,大體沒有任何問題。而金風火,雷澤或在天,或在地,或在水。總之,先民最直觀的觀察就是我們生活在天地水之間,這三者之間加上萬物生化,人類萬象構成的就是就是所謂陽界啦。^_^。

那麼人從受生起,就受到天地水三種力量的影響,或者說是由天地水三種環境之氣來組成的。這是最直白的沒用之言。但也是無比真實,你有一樣東西不是這個天地水三個環境提供的嗎?我們從生起,在這個世界中受的先天之氣中有三官的力量。所以所謂先天後天之氣,其實是需要細緻分辨的,我們的學問遠比大家想像中的精微深奧多了。不過這與本文無關,暫且不論。

二,天地水還是天地人?談三官四界。

其實一直以來,這種對應都有道教神學一個問題,那就是三元中地和水,誰代表三才中的人呢?在人身中三元神到底是天地水,還是天地人呢?^_^。所以最遲在宋代前後,在詮釋靈寶度人經前後,出現了天地水陽四界的說法,也就是人界為陽界,到了明朝寧王《天道至道玉冊》明確給出了這點,自此很多法式,都是號稱通稟四界的。^_^。這其實這是一種人為認識上的變革,或者矮化,最早期不需要這樣的。但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所謂人界和地界水界的關係。水界並不是簡單代表水族之地的。^_^

到了明末清初,又有了火官與三官相配的說法。更似為了對應四界中陽界這個神學範疇的努力在。是道教傳承衰落後的一種補償性神學構造哈。這些不影響本文討論主旨,姑且按下不表。

天地水是環境,三者環境的諸多因素嵌套疊加造就了人界的自然基礎。人(陽)界其實是三者力量耦合出來的自然世界基礎再加上人和萬物特性構造出來的複合之世界。我們可以用個數學公式來表達,大家可以在試試留言哈。^_^

所以在體內三元,其實是三魂,但具體是天地人還是天地水,根本不要緊,那就是名稱,等到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也就真的明白是什麼,而為什麼異名了。但為了保持道教神道設教的連貫性,我們一般沿用天地水三元。民間一般都用天地人,這個真的沒所謂哈。我們一般為後學能夠連續於經典,所以多用前者。但口頭上也兼用後者,有時會給大家造成誤解。

三,恩生於害,害生於恩。談三官考校的原因。

  1. 自新其德,不重則不威。

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在這個環境中。生於斯,長於斯,故於斯。那麼天地水之氣一直從受生到亡故乃至之後,都不斷的影響著我們。從某種角度講,我們能活下來,全靠三官之氣的支撐。那麼三官之氣之純粹是其之所以為天地水的原因。自新其德,以盡其職。恰恰是長生之本。人同天地,共尊此道。這是三代官學中重要概念,恰恰是由天道自然引申到人際群生的。盡職就是保生之德。舊法故事裡面有寫過的。^_^

泛泛講,我們在生活中,各種行為造成不敬氣,不守根,不敬環境等等諸多行止,這些行動產生不敬不誠之氣,就是玷污其德,把天地水之氣弄髒的一種行為。所以在我們的視角下,從頭到尾都承認人為三才之一對自然界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壓根不是什麼宿命論。但這種行為稱為背其德,那麼多了就會影響自然。而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發生自我的代謝,自新其德,把玷污他們的髒東西祛除。連帶著就是傷害到發生玷污的源頭-----人(個體)。這就是天災人禍在自然語境下的來源之一。但其實還有其自身調整的問題,那麼就是躺槍了。^_^。今人其實也講大自然的報復,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云云,而我們先祖不但明白這點,而且還具體的研究細化,然後給出各種應對的辦法。要說對自然的詮釋,對自然的溝通理解,古今差距太遠了。我們有時真的應該保存一些不同的視角才對。

但其實這個標準對於不同人是不一樣,登山走的越高,標準約嚴格。因為登山以修身,修身以德,那麼德要約接近自然標準。所謂近天,所以對常人和登山者,不同等級的登山者,這個標準的範圍就是不斷減少的,也就是為啥戒律隨著修行會越來越嚴格。德重則威重。與人與天皆同此理。

那麼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可以這樣講,三官大帝總領天地水三種大環境下的各種氣息。而這些氣息都有各自的功用,養育群生,所以都有一定標準。但這個標準又是因地制宜的,針對不同對象的。而人在各種行動中對出離這些標準時候,就會產生反動,自然的反動,在人情角度看來,就是懲罰。民不畏威而大威至。有德才有威,三官之德養育群生,那麼自然對群生有相應威。一旦背離其德,就會嘗其威。

所以人間之禮法,往往是從天道自然中引申出來,就是再不斷努力適應人的情況時,加工造作導致了變形太多吧。大到比如祭祀規矩,小到比如行止禮貌,便溺吐口水之類,無一處不是有其自然根源的。剝離開來就是天地自然之道。

學儒學禮學戒,無非要明此理,以行進知,以學進德吧。

氣學深奧精微難明,所以有時也是大儒高道將它們化作看似僵化的禮法戒律。先要後學以此為行止,以信代仁,行而知之後,逐漸明白其中根本。然後靈活應用。由方而圓,由比而周,自此上升。

以上就是神明查過的自然根本。下一篇寫另外的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了。環境系統自帶保持環境平衡的標準,但人為了一己之私,破壞違背這個標準,就會有反動出現。那麼在氣學視角下,泛泛講,環境之氣就是三官之氣。也一樣有其標準。應在人身種種,就是使其健康福德之事。但人背離其標準,就會破壞自然身上本應如此的標準。因為人說到底依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樣受到自然法則的約束。身上的三官之氣無一不受自然同調製約。那麼兩者的差就是自然的負擔,所謂惡氣也,這種惡氣就會引動種種消除它們的自然機制,小到生病,針對個人,大到天災,針對一群人。那麼如果在自然機制介入之前,自行消減,就不會產生巨大的惡果。那麼和環境伴生長存。還是有希望的。這就是先輩道人們最樸素簡單的邏輯。

其實是在當時是有效的。所以才有東漢三官手書,先悔過再賜符水之事。其中順序原因,下篇都會涉及到。

2.考校必有標準

天地水三官恰恰是自有標準而和組成我們的根源。和我們密切相關。所以才能以自然的機制考校之。

後來死後地獄之說興起,三官就演變成冥考之神,但其實人活著死著,無時無刻不在這個過程中,所以與其死後如何,不如現在做好,就能改善現在遇到的問題。最後才慢慢演變成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神職。但其實,天官可以解天厄,禳解不順天氣之罪之惡,地官也可以賜福厚德之人,水官一樣可以解除不順水德之惡,而賜福於人。我們往往為了對應,簡化成三對三的神學說法啦。^_^。但想要達成這點,前提是你要首過自新,否則完全沒有可能。髒水不倒,哪有赦罪解厄賜福呢?

這篇名字其實想叫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的。沒有啥是白來的。天道好還。不守禮以對之,一切看似的所得其實都會化作害處。所以在這條路上走,學的越多,需要的德行越大,關鍵在行動上,學而不行必敗,很多好道的朋友都是毀在這上面了,就貪圖好奇心被滿足,但不曾真正的實行。而專註力分散到各處,分散到各個領域,所以氣雜德薄。那麼一旦遇到某事,德行自然虧敗不足。事則難成。一生看似有才,其實無一事成,蹉跎半生,只剩造作情緒,老而頑固,僵化就死。從小沒正經開蒙過,其實影響之深廣,遠非簡單知識能夠涵蓋的。性情習慣決定命運。這些恰恰是從小培養的,長大了要改,需要很努力了。學之以序,學之以專位列三足之一,必有深刻的內涵。

這是為啥提倡反哺輸出的原因,也是為啥大乘思想在道教中也成為後世的主流的原因。也是不能陰私不化的原因。這一切都有內在邏輯。當然我們也認為大乘是一種極端化宗教表達,不符合學之以序的原則,但它的基本精神和儒家的仁,道家的慈是一致的,就實行辦法有一步登天,腦補太多等等諸多值得商榷之處。當然這也不是所有的教法都這樣解決問題的,但這種畢竟是比較適合今人的。

越是貼近自然真實的學問,越是如此。因為不容敗壞的真實就是不離之道在天道下的反動。其力精微宏大,遠超所謂因果的範疇。或者所謂的因果是這個現象的不完全觀測下模糊性表述,就像輪迴一樣。還是有些似是而非的。對於大眾真的難以強求,但對於像要登山的人,卻不能如此。我寫的大都是給要登山的人,所以受眾不同的。

四,兼談北帝法

三官北帝是如何化身為冥考之神的道理,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從這個角度來講,死後算賬不是假的。^_^。因為三官北帝德行施予越大,其道越精,其德越深,受眾所受其德越多者,如道士等類,那就越不得出離敗壞玷污其德。這是為啥北帝法極嚴的根本原因,任何出離之道的都很難真正接觸到北帝法的。為啥真正拜斗和尚尼姑都要禁絕不能見壇的原因就在這裡。不是宗教性的原因,而是自然氣息上兩者有相悖之處。他們貿然衝撞,倒霉的肯定是他們。這並不是小氣,很多時候愛護之情就在這些看似貶低的規矩里。無非明理而守禮,但事實就是事實。不守其根的出離之道和鬥法帝法皆不相容的。後來大雜燴之流怎麼可能引動北帝之真?而若無極高的戒律要求,又怎麼去考邪破惡?自己沒有這個標準,是沒法考較任何人的。人天皆同此理,所以正己才是一切的根本。

道教神系並非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無厘頭。很多東西古人不用多講,因為一直生活在那個文化背景下,一聽就明白,但今人遠離那個文明底蘊已經很遠了,多是瞎猜,又不肯踏實學習基礎,那麼就是根基不牢,也根本就是說說看而已。

至於受考三官,或者權過三官,大體是咋回事,大家結合上篇的三人為侶,俱歸北海一起看,也就不言自明了?我大約都講了,就是沒有掰開揉碎講咋太陰鍊形和屍解罷了。^_^。漢鬼考讀書組的朋友們仔細想想就大概能推測出來了,這部分就不寫出來了,忌諱太多。或許我們私下可以再做討論吧。

最後,首過自新之法

大家結合下篇看,再回來看這部分就明白了。

大家若是首過自新,其實能去正經三官殿最好,若是去不了,也不必勉強。我們就生活在天地水之間。那麼就在三元之節,秋分之時在靜室向北跪地自陳就好了。具體啥格式,其實也不是特別講究,按照自己心意來講就好了,真的認為自己錯了,真心悔改不用別人教,自己就能講出來。這種其實辭情懇切,更容易比那些虛文傳達。文質彬彬固然最好,但若是文質之間,以質為首,尤其我們這個並不算宗教性的。道理已經講清楚了,這就是氣學視角下,以誠敬公倒髒水和與大環境互動之法。最後加上一句,「如有不恭,禮數不周,恭乞三官贖小兆之罪。」言必由衷,心中積分敬意,幾分誠意,自然能表達出來,不事虛文浮詞。而且若是發誓不再過犯,可別再犯,不然累積下去並不好。這種方法適合那些明理求實,不務虛文的登山者的。若是願意用已有懺文的,麻煩要清楚自己具體犯過那些,具體對應什麼。那麼就要有比較多的宗教內涵了。這兩種各自看個人的情況吧。


推薦閱讀: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日本倭寇」「韓國棒子」「印度阿三」「俄羅斯老毛子」這些稱謂的由來?
「外公外婆」這個稱呼是否有性別歧視的成分?孩子是否可以叫母親的父母「爺爺奶奶」?這麼做是否矯枉過正?
「拍兩下手然後出個熊」的遊戲是誰發明的?學名叫什麼?

TAG:中元节 | 道教 | 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