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跟海底撈比服務嗎?
1
最近在想服務的事情,剛好看完《吃大魚》這本書,讀到幾句相關的話,拿出來討論討論。
說起服務,想起早些年一位開民宿的朋友,那會兒做得早,民宿的硬體還屬於比較差那種。有天他就特神情憂傷地對我傾述,說最近來了一個真性情的客人,問了一個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老闆,你看你們家各方面條件都算是比較差的,是什麼支撐你把服務做得那麼好的哇?
言歸正傳,這個時代,消費者在考量產品的時候,他們的思維不再像過去那樣局限於特定的行業里。企業之間跨界合作早已屢見不鮮,同樣的,消費者本身在看待產品時,他們的思維也是跨界的。
在某些方面,消費者並不想看見不同類別的產品之間有太大區別。從各方面考慮,他們倒是希望不同行業能提供同樣良好的服務水平。在某個行業得到了良好的服務,他們就會期待在任何包含服務內容的行業中都能得到類似的服務。
——摘自《吃大魚》
比如說就算在我們住宿這個行業,當我們在討論服務的時候,總會提到:海底撈不錯,值得我們學習。雖然一個是住宿行業,一個是餐飲行業,卻絲毫不影響人們跨區對比。
事實上,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行業,只要涉及到服務的領域,海底撈總會出現在大家的腦海里。就好像是,大家已經把海底撈跟服務這兩個辭彙對等起來了。這就是海底撈的厲害之處。
在任何情況下,最有影響力的品牌都具有一種情感色彩,這種角色的價值超越了它們作為傳統商品類別的作用。
——摘自《吃大魚》
再比如,在幾乎所有的領域,只要涉及到設計,幾乎都能見到蘋果的設計理念對這個世界的影響。
這導出了一個話題,我們的定位趨勢有縱向垂直化的一面,但消費者對我們的評判標準,卻是放在了一個更加橫向的檯面上,是跨界的。
這就使得,如果我們的目光看得太窄,就未免狹隘。比如說你是做民宿的,你的目光就盯在民宿這個類別里,從來都只從民宿這個類別里找標杆,就可能進入一個坑。
大一點的範圍內來說,民宿屬於住宿行業,我們的參考範圍應該把酒店也納進來,有好多民宿人不恥於酒店那一套標準化的東西,覺得我是民宿,就必須和酒店樣樣不一樣,何必呢?
再大一點範圍,民宿屬於服務業,涉及到服務的領域,只要有好的案例,都值得學習。
2
現如今,就民宿本身來說,涉及的範圍也越來越廣,餐飲,零售,娛樂等等,很多人覺得,民宿的餐飲和零售這些只是作為民宿的配套,既然是配套,標準就不需要那麼高,其實不是。
消費者不會因為他體驗的糟糕餐飲體驗來自民宿,就擺擺手罷了罷了。相反,消費者會將他的糟糕經歷牢記在心,並隨時跟別人說,你知道嗎,我去過那麼多餐廳里,就那家民宿的餐食,太不像話了!
而同樣的,如果你提供的用餐體驗是一級棒,消費者同樣會時不時將你掛在嘴邊(還記得上篇文章提到的山海觀的sky-dining餐廳嗎),人們會在任何談論食物的場合回味:你知道嗎?我上次吃的那家民宿,簡直出乎意料!
▲圖片來自公眾號「Amoy山海觀」,僅做案例分析用,侵刪
你看,消費者不會在乎,也不去想你是屬於哪個行業,哪個商品類別的。人們會因為你做得好記住你,也會因為你做得不好而記住你,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應的好和壞的口碑傳播。
這其實是可以激發我們想像力的點。如果你將民宿的業務分解,再給分解的每一部分找尋最好的靈感,不管這些靈感是來自住宿行業,還是其他的任何行業,只要能讓人得到更好的體驗,那就值得嘗試。
為什麼我們一直說在民宿這個行業里,感受到不同的體驗更為重要,就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體驗到的你家的民宿,可能這輩子就這麼一回,這個角度來說,難道不值得給他們來點不一樣的經歷么?
▲日本星野集團旗下的品牌虹夕諾雅
3
同時,為了建立令人難忘的水平,你或許需要點「過度」的服務。有一部分人,覺得海底撈的服務有些過了。但是海底撈可不會因為這部分人的意見,就隨意改變他們的服務宗旨。
這不僅是戰略,更是文化。這種「過度」標準的制定,不僅是在向大眾宣誓,更是塑造員工自豪感和企業文化的強大武器。
消費者心目中的標誌性品牌背後不止包含大量的設計成分,而且往往是過度設計的,它們提供的產品性能不光是良好,而且往往是過好。
它的另一個價值,是在公司內部建立高度自信和信念,並且讓公司外的人感受到。性能過度意味著公司對產品的高度關注,繼而表明公司在不遺餘力地兌現品牌承諾,最終它能讓公司有自信成為燈塔式品牌。——摘自《吃大魚》
因此,不凡給你的民宿來點「過度」的服務體驗,來點儀式化,來點意想不到。只要不「過分」就好。
就像很早就認識的一個民宿主人(還是強調,你看到的那些網紅民宿未必是最盈利的,最賺錢的那一批更多都是默默無聞的),在冬天的時候,客人進店,兩件事:熱毛巾一件,熱茶一杯。有些人覺得,真的每個人都需要熱毛巾嗎?會不會太刻意了?會不會導致部分客人反感?
當然不會。我見過好多人把「沒有服務就是最好的服務」掛在嘴邊,都是狗屁,只有在你真正進入高級別的服務水準的時候,這句話才有探討的意義。「過猶不及」這句話,如果來自一個永遠都處於「不及」的人之口,那把它當做笑話就好。
為什麼要去嘲諷別人呢,我的解釋是——他們的產品和管理匹配不上這樣的服務,即想做而做不到,因而嘲諷。
你可以想像一下,比如說給客人遞熱毛巾這件事,如果來自一個不懂得微笑和言辭的服務人員之手,將是怎樣的一件尬事。
大致以上,期待聽到你們的見解。
推薦閱讀:
※精講 | 民宿平台少俠一小時教你打通獲客渠道任督二脈
※民宿,不是一場單打獨鬥的戰役!
※提升民宿品質的四個關鍵詞!
※日本「民宿」成中國投資者新寵?
※民宿差評營銷攻略:為「脫單」,先「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