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你同個問題30遍,你選擇回答嗎?假如客戶問呢?

編者按:與只講平台、價格戰、返點度相比,堅持把服務流程標準化,堅持把金融服務專業化,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藉助風險評估做KYC?依託財富金字塔對資產健診?給客戶多元視角、全球配資?真的有必要嗎?

本文建議閱讀時間:6.5min

文 | 陰險的小胖紙

01

「你是理財經理啊?那就是賣理財的咯!」

「嗯,為您做資產方面的規劃,讓您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獲得更高的綜合收益。」

「那你們可會做分析了?每天看看圖表、新聞,然後侃侃而談、頭頭是道的可以說上半天,對吧?」

「謝謝您的肯定,您說的是我們投研團隊的同事,我們並非直接從事這部分工作, 但會將他們的成果彙報給您,以便您及時了解市場資訊,為您提供決策依據。」

「哦,那你們是不是動不動就跟別人談幾個億的合作,一會這有個項目,一會那有個項目的,還老是接觸上市公司的老總對吧。」

「您見多識廣,您說的是我們項目部的同事,為您尋找市場里健康、收益可觀的資產,您見到的產品就是投向這些優質項目的。」 「那你們做什麼?」

「我們主要為您解析項目的投資價值,以便您能了解到投資標的的真實情況,對項目是否安全,收益來源是否可靠作出判斷,協助您做好最科學的資產配置方案,降低您的風險,提高您的收益。」

「哦,所以還是賣理財的嘛?銀行賣理財不是都有機器人了嗎?對哦,你們還不是銀行,所以你們該不會是靠騙吧?」

「……」

「呵呵,我開個玩笑。所以你認識很多有錢人咯,你能給你們公司帶去多少錢?你們公司安全嗎?哎,你是小員工,可能也不清楚內幕信息吧。」

「……」

有時候,多希望這只是個段子。到三方公司後,曾遇到體制內跳槽出來的小師妹,在她說起客戶千萬資產跟說二、三十萬一樣自然的時候,心裡苦笑,並善意提醒,在沒有把握建立深度信任之前,不要太張揚。

因為心裡明白,沒有真正進入市場之前,她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段子。

而只有經歷了才會知道,以前管盤裡面50萬以內的客戶,如今也都是手心裡的寶。 02

明明每天都在解決客戶心中願意或不願意挑明的那些質疑:

你們公司靠譜嗎?你們真的了解公司的情況嗎?

安全哇,會不會圈錢跑路啊?

為什麼同樣的產品,這家收益會比那家高一兩個點?

為什麼別的理財經理給我返點還不錯,你卻不可以?

就算解決完,說實話自己內心仍然是存疑的。

與只講平台、價格戰、返點度相比,堅持把服務流程標準化,堅持把金融服務專業化,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藉助風險評估做KYC?依託財富金字塔對資產健診?給客戶多元視角、全球配資?真的有必要嗎?

幾年來,微妙的落差感一直存在,天平的兩端的確難免搖晃。

為什麼?你看產品同質化尚未被打破的市場里,爭搶客戶,有些人是不需要對產品知識融會貫通的,有些拼的是誰的返點更加高。

資源型人才的大量引進就能快速解決客源開拓的問題,貌似壓根兒就沒必要研究渠道培育的方法、運營體制的建立。

再看用活動和路演堆砌起來的奢華,有些實則只是營造出高大上的氛圍,而有些則是業務團隊講故事的能力,又或者是投資群體對故事的理解力。

畸形的情境到處都是:

一款保險產品,還是有人能像賣白菜一樣的把它賣給了客戶,厚厚一本合同寫了啥反正是沒整明白,這棵白菜的使用與那顆白菜的使用到底有什麼不同,反正也不重要。

客戶們抱著白菜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以為下鍋煮熟了就能吃,沒想到飯點到了,白菜卻遲遲熟不了。

白菜也不是一般的白菜,自帶封印,必要的咒語才能解開,依靠洪荒之力去撕逼也是無效,不賠就是不賠。

對上當受騙的謾罵的確能引發感同身受、弱勢群體等的種種意識,但同時偏見如果根深蒂固,脫離了這層防護家庭財務也就被封印在了無槓桿、無保障的高風險下,或搖搖欲墜,或轟然崩塌。

一款理財產品,要貨比三家,好像看來看去也無非是幾個百分點的變動,掐指一算,上下也沒差幾個錢。

本金量不大的一般依靠期限的靈活性來掌握主導權,啥也別安利,反正一兩個月錢就又能回到手裡才是王道,又見本金我就安心。

本金量大比較講究,一定要挑大平台,品牌有保證,面子上還要過得去,只有VVIP才能享受到加息待遇對吧?

嗯,靠譜!蓋章!以為尊享貴賓禮遇,然後樂呵呵的就打高爾夫去了。回頭再瞅瞅呢?本金飛去哪個洞了都很難說,這時候期待朱迪警官拿著蘿蔔筆錄音嗎?

03

同業畸形競爭,怎麼破?先暫且放放。

有句話說的好: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做人格局必須得大。

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兩三年里,銀行體系零售轉型的這場戰略部署是有目共睹的。

在對一線業務隊伍進行轉型培訓與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很多同仁開了很長的會去論證:金融轉型的一大方嚮應該是零售,去找尋怎樣的方式推廣顧問式營銷更有效,什麼樣的土壤能讓其持續生長,why?

因為,不論是經濟發展帶來了中產階級的崛起,還是財富積累的程度引發了消費升級。

在市場中已經發生的客觀變化是:個體家庭擁有了更強的消費能力,各類消費需求也開始逐步影響供應方的生產決策。

也就是說,消費者被動接受市場提供的產品的模式幾近尾聲,而今,消費者有權利決定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生產錢的金融產品也一樣。

你說畸形競爭未來能持久嗎?

咱最好別再任性了。城堡只有一座,真的不是人人都能做個小公舉,但每個人都值得溫柔相待不是么?

如果真的誰都是高手,華爾街和陸家嘴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年輕貌美的每天早出晚歸、操碎了心是要做啥?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可真真是不拿鐵湯勺吃飯的小主兒,富貴人家的小孩幹嘛要在國內外長久地錘鍊自己?

04

客戶持續質疑,怎麼辦?也暫且放放。

我們得先摸清, 金融的虛並不是大家覺得不安全,害怕不知道哪個環節錢就被騙走了。金融的虛更像是我們說不清楚客戶想要的是什麼,也道不明白金融能給客戶帶來的到底是什麼。

建立信任確實是艱難的,但如果希望客戶獲得有效信息、做出理智判斷的動機不端正,很難真的堅持去多次進行溝通,並擁有客戶視角設身處地;

利用專業積累去幫助投資者儘可能削弱信息不對稱也確實是辛苦的,有大量的資訊需要涉獵,有太多的產品種類需要學習,才能習得較好的敏銳度和精準的判斷能力。

沒有長遠視角的認知,沒有對自我高標準的要求,的確艱難。

但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我們不需要用適度包裝的說辭和行頭來讓我們看上去像那麼回事,而是我們說的行業選擇、項目過篩、產品設計等理念和邏輯,客戶都能共鳴或是挑刺,最終建立長久協同的合作關係,那我們談的財富管理至少是很有意義的東西。

一支成熟的理財規劃師隊伍依託平台卻不依賴平台,因為有客戶、懂市場、善溝通、精協調,客觀獨立的對接供需雙方,整合需求協助平台打破產品同質化,形成核心競爭力,同時又讓不同類型的客戶找到市場中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和方案,金融零售的方向也就真的順利轉軌了。

若是要問沒有客戶、望眼欲穿、懷才不遇的苦楚與焦慮該怎麼破?只能說,想見boss的心萬分理解,但練級這事也別耽誤。

堅持初心,安心修鍊。

有關客戶,最後再分享個小故事:有一天,一對父女坐在公園休息,小朋友問父親:「爸爸,樹上會動的那個是什麼呀?」

父親會心一笑說:「傻孩子,那是小麻雀。」

小朋友很開心,因為知道了一種新動物,但過了不久她又好奇地問:「爸爸,樹上會動的那個是什麼呀?」

父親仍然耐心地回答:「那是小麻雀。」

小朋友又笑了,玩了一會兒再次問了同樣的問題,父親則仍然耐心地的回答著。本以為這樣終了,但問答如此反覆一直持續,直到十幾二十遍……

那麼,如果故事中的小朋友換成自己的客戶,你是否會有如此的耐心

本文原創於所有理財師都關注的微信公眾號「麥策家」

麥策金融聯合採購現已全新上線。

原文鏈接:孩子問你同個問題30遍,你選擇回答嗎?假如客戶問呢?

推薦閱讀:

掙錢厲害,不代表賺錢厲害
中國的第366行,我用20年越理越精你卻越混越迷糊?
我真的後悔領你進「理財」這個行業,如果可以選擇,寧願我們不曾相識
改天,是哪天?
從研究員到獨立理財師,她活的比樊勝美更美

TAG:客户 | 金融 | 理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