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糖尿病患者,怎能不了解糖化血紅蛋白?

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都是反映血糖控制情況的指標。

但血糖容易受飲食、活動、藥物的影響而波動,且測一次血糖只能反映當時這一時間點的血糖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這就減少了醫生僅僅受一個血糖值指引的誤導,只有當醫生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時,才能對患者制定治療方案。

因此,糖友千萬別忽視了對糖化血紅蛋白的測量。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有一種化學物質,它攜帶氧氣,隨著血液循環將氧氣供給人體各部的組織細胞。

血糖是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是糖在人體內存在、運輸的形式。當血中葡萄糖水平過高時,糖就會大量和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糖化血紅蛋白」,這一過程稱為「糖化」。

血紅蛋白在人體的數量是一定的,當它和糖結合形成過多的糖化血紅蛋白時,和氧氣的結合就會減少。換句話說,就是紅細胞運輸氧的量減少了,人體各組織就容易缺氧,產生各種併發症。

測血糖與測糖化血紅蛋白的區別?

血糖測試結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它不受偶爾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響,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干擾不大。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標準。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還可了解或估計可能發生併發症的情況。

只測糖化血紅蛋白,行不行?

不行。糖化血紅蛋白絕對不能替代每天監測的瞬時血糖,兩者各有側重,降糖應兩者結合。

因為血紅蛋白與糖結合2周後就成為不可逆的反應,因此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在一個時期內是穩定的。它僅僅表示近2~3個月血糖的平均值,卻不能反映每天的血糖波動情況。

比如說,如果某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較大,經常發生低血糖,繼而又發生高血糖,由於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應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紅蛋白完全有可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在這種情況下,它的數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變化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即使病人的血糖被控制到正常了,糖化血紅蛋白的量也不會很快下降,約2個月後才可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此外,糖化血紅蛋白還受紅細胞的影響,在合併影響紅細胞質和量的疾病(如腎臟疾病、溶血性貧血等)時,所測得的糖化血紅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

所以,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配合測量,才能最大程度的監測健康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的參考數據

目前我國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標準定為6.5%以下。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強血糖控制,多注意飲食結構及運動,並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併發症發生髮展的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併發症,並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

因此,糖尿病人要重視糖化血紅蛋白的測量。

當血糖控制未達到目標或治療方案調整後,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當血糖控制達到目標後,也應每年至少檢查2次糖化血紅蛋白。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是腎的問題還是胰島素的問題(O_O)?
【敷料前言】阻礙糖尿病足潰瘍癒合的因素
糖尿病人可以吃地瓜嗎?
糖尿病腎病的預防

TAG:糖尿病 | 健康 | 血红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