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德國戰列艦裝甲板做原料,被喻為「北宅神刀」的戰術折刀有多牛?

1933年,德國納粹黨上台後重整軍備,包括為海軍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該級二號艦(Schlachtschiff Tirpitz)於1936年11月開工建造,以帝國海軍之父提爾皮茨海軍元帥命名,即為「提爾皮茨」號。該艦1939年4月下水,1941年2月入役。不過,該艦從未參加過任何艦隊戰鬥,而是長期駐守在挪威,用以威脅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到蘇聯的海上運輸線。丘吉爾稱之為「野獸」(Beast),挪威人稱之為「北方的孤獨女王」(Lonely Queen of the North)。

▲戰列艦「提爾皮茨」

從1942年1月到1944年11月,盟軍不斷以飛機、潛艇對「女王」進行持續打擊,直到最後研製出的「高腳廚」(Tallboy)炸彈將「女王」擊沉。然而「提爾皮茨」號的沉沒正是本文的緣起。

1948年至1957年間,一家挪威公司(Einar Hovding)以120000挪威克朗買下了「女王」的遺骨,將其就地拆解後作為廢鋼鐵出售。

▲戰術折刀「提爾皮茨」

德國的索林根(Solingen)是眾多刀劍名廠的集聚之地,自古以來就以生產各種軍用和民用刀劍聞名國內、歐洲甚至是全世界。眾多廠家中有一家老字號名為「B?ker」,英文寫作「Boker」,中文譯作「博克」。該公司創立於1869年,至今已近150年的歷史,其產品和營銷策略非常國際化。博克的一個代表系列就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戰術折刀,近年來出品的有「歐洲戰鬥機」(Euro Fighter)、「豹一」(Leopard I)、「提爾皮茨」(Tirpitz)。其中,「提爾皮茨」(Tirpitz)價格最為高昂。

所謂「提爾皮茨」(Tirpitz)戰術折刀,是由打撈出水的戰列艦「提爾皮茨」(Tirpitz)的裝甲板作為原料,博克公司利用這些寶貴的原料,採用300層花紋鋼(所謂「大馬士革」)鍛造技術,鍛造出獨特的「大金字塔」圖案。由於戰艦裝甲的超強硬度和精細先進的加工工藝,該戰術折刀的刀刃可以達到HRC61的高硬度。手柄由高強度的鎂鋁合金AlMgSi1所制(與硅複合而成,比普通鋁合金有更高的工藝標準),上面鑲嵌有德國的胡桃木裝飾,胡桃木上刻有「提爾皮茨」戰列艦的艦徽。刀身長9.9厘米,全重167克。刀身根部有單手打開鍵,可以作為單手刀使用。博克官方宣傳稱該刀「是集歷史、人文、現代技術於一體的絕無僅有之作。」

▲大金字塔花紋鋼刀身

中國的一些軍事愛好者,稱戰列艦「提爾皮茨」為「北宅女神」,從而稱該戰術折刀為「北宅神刀」,總體評價比較高,認為是難得的好物。

那麼,德國本國的買家是怎麼看待這款作品的呢?首先,該刀沒有上述「歐洲戰鬥機」(Euro Fighter)和「豹一」(Leopard I)的銷路好,這個當然和售價高有關;其次,對於該刀的評價不一,正面的觀點認為,該刀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立意新穎,做工精緻、外觀美觀,包裝精美,對於收藏家而言肯定是不二之選。負面的觀點認為,刀身部分的材質、鍛造、工藝無懈可擊,問題出在刀柄上,合金刀柄輕佻且過於現代、觀感類似於塑料,胡桃木上的艦徽看上去是機械雕刻。總之,刀柄的設計和製作不能反映出厚重的歷史,與刀身不能很好的匹配。

▲「提爾皮茨」的刀柄和艦徽

▲「提爾皮茨」關節部分

讓我們仔細審視這一作品,那刀柄上的艦徽,不正是北歐海盜的戰船在正昂首前進么?「北方的孤獨女王」被當時的德國海軍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她就像古時維京女王,身披重甲,手持無比鋒利的寶劍,卻在在北國冰冷的海灣不停承受敵人的遠程攻擊,但沒有能像一個真正的武士般與敵人刀劍相接,最後寡不敵眾,鬱鬱而終。300層花紋鋼的刀身,如果說曾經是「女王」的軀體的話,那這軀體現在被打造成數千把小小的不足10厘米的利刃,就如同高僧火化後的舍利子一般。「女王」生前所服務的主人是不義的納粹政權,在孤寂中迎來了自己生命的終點。今天,女王的軀體又獲得了新的生命,化整為零,成為喜歡歷史、工藝和冷兵器的收藏家們的珍藏,這不能不說是女王的幸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承志,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長短棍的運用
請問大家如何看待組建中國隊參加世界全甲格鬥賽事BOTN,以及如何使國內全甲格鬥玩家互相支持減少內耗?
不只是耍帥,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什麼用?
職業格鬥選手的身體素質訓練是什麼樣的?與力量舉和健身相比在訓練內容、強度、頻率、時長的區別在哪?

TAG:折刀 | 冷兵器 | 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