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象

我剛剛在北京過了一個長達7周的罪惡的暑假(說它是罪惡的,因為博士生大概是不配擁有暑假這種東西的,而且這個暑假著實很長)。而我在暑假即將結束的時候難免有很多想法。

當然,在出國之後,北京一直都是我腦海中重要的標的物。這個暑假身在台北的時候,腦子裡總是會飄過「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歌詞,但是想到這首歌的時候,我的腦子裡揮之不去的卻也是北京,而並不只是台北。北京,作為承載了我人生前30年幾乎全部記憶的城市、作為一個充滿了政治性符號的城市、作為一個一直在劇烈變化的城市,很難免的會成為我出國以來一切經驗的起點、一切認識的根基。但反過來說,在我不斷的產生對於美國(或者其他地方)的新認識之時,我也在潛意識之中不斷調整了我對於北京的記憶和看法。

最近半年以來我對於北京看法的改變,其實是很好地體現了認識論是如何改變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的。在這段時間裡,我對於北京的知識並沒有發生什麼本質的變化,但是我所親身經歷的美國顯然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對我而言)它變得更危險、更極端、它和我的未來都更加不確定。這時,我難免會更看重北京的安全和可預知性,以及其他相伴而來的優點。

當然,並不是我所有的認識的改變都來自於我的改變的認識論。作為很多人眼中的事實,北京近些年的變化顯然是很快的。比如最近幾年快速興起的移動服務和公交系統。我最近幾次回來都感受到了這些服務的便捷。而我此刻身在亮馬橋附近的一個星巴克里。雖然我依然認為北京的生活性是比不上台北的,但是北京也有著越來越多的可以讓人安靜的坐著的地方,這是我幾年前完全看不到的。

關於北京在這個層面的改變,我的想法是矛盾的。一方面,我確實是一個喜歡大城市的便捷的人。尤其在夏天,我很喜歡在商場里待著,吹冷氣,有免費的wifi可以用,甚至於可以不用在車站和商場之間走太遠。北京,在這個意義上,正在越來越多的滿足我的期待。不過另一方面,北京也因此正在變得越來越現代化,越來越不是我所熟悉的它的樣子,而人口的增加,也在其他很多方面,讓北京變得更不方便和更不宜居(比如越來越擠的交通、越來越貴的各種東西、以及對於環境的破壞)。

我的這個想法並不是來自於認識論的改變,但卻仍然是認識論的:我從小就有對於小國寡民的嚮往。之前幾次在歐洲的旅行讓我意識到小國寡民的問題(比如很貴的生活成本),但是這在本質上仍然沒有改變我對於在這種狀態下國家和個人更平衡的關係的嚮往。而這個認識論的立場,或許在過去半年裡隨著美國發生的種種而重新浮上了水面,而在回國之後,我也聽到、看到了很多個人性在國內的環境里依然是多麼難以生存。這件事,永遠都是北京越來越光鮮的外表下骯髒的一幕。

自從去了美國,很多人都在問我怎麼看中國和美國。我其實一直都在懷疑中國和美國是不是一個合理的比較對象——自然,我們是可以比較兩個國家的,而且這兩個國家的比較顯然比「中國和外國」的比較要合理的多——但是其實作為一個個體的我所看到的差別,卻在絕大多數意義上都是不同城市的差別,而不那麼是不同國家的差別。就像一個中國人和一個美國人(或不管哪裡人)的差別,我也覺不會第一下就歸結於兩國人的差別,而是兩個個人的差別。我想,這就是這篇認識論文檔裡面我要下的最後一個結論吧。

推薦閱讀:

在十一學校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如何看待八達嶺老虎咬人事件受傷女子認為母親行為是「見義勇為」?
看不懂東方宮蘭州拉麵的經營?
北京哪些餐廳的米飯比較好吃?
TalkBox 來北京做產品宣講,你最想給他們提的問題是什麼?

TAG:北京 | 知识论Epistem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