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寫在前面】馮大榮老師每周五會在中心給同學們講解《大學》。老師結合自己的修心體驗,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這修身之學。我們將老師的話記錄下來,彙編成「大學之道」這一板塊推送給大家,希望「大學之道」能真正根植在你我的心中。
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從大學剛開始教的時候,必讓學習修心的人了解這樣一個道理,凡天下之事,都要根據其已經明白的道理,愈發去窮究它們,以求達到一種極致。
這裡說要根據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窮究。這裡說的已知的道理一定是真理,否則你所有窮究的方向都是錯的。這些已知的道理可能是聖人的語言、定律,也可能是自己修道後的真實體會。
有人可能有疑惑,難道聖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這個問題過去我也會懷疑,但是現在不懷疑了。因為聖人是內心完全明明德的人,他的心是常道,他的教誨是他內心的外溢,他的任何語言都是真理,這是千真萬確的。作為儒家來講,這些已知之理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等;如果是佛家弟子,他們的已知之理就要從《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佛經中汲取;而作為道家修行人,已知之理就需要從《道德經》、《莊子》等中獲得。當然現代人也可以把心理學的定律作為已知之理,因為這些定律也是真理。另一方面就是自我修心的體會,這個也很重要,但一定是真實的體會,不能是虛幻的。比如修心中你看到的任何現象,如光明的、偉大的以及醜陋的等等都是虛幻的,你就不能根據這些歪理來窮究事物,這隻能讓自己走進死胡同。如果你修心後,你發現過去自己所有的魯莽都是自己的內心衝突造就的,按照這個道理,你就可以窮究得出,天下人也同自己一樣,他們在做出種種不合理的舉動時,他們也是心不由己,你就可以選擇寬恕別人。
修心一定要專一。一些人因為貪多,今天修儒家,明天修佛家,過幾天又修道家,似乎他懂了很多,最後什麼也沒有修成。之所以儒釋道不可以同時修,這不是自我封閉。因為各家的方法是有些不同的,同時修容易修亂。這就如同給山頂上送水,你今天計劃造一台水泵把水給泵上去。明天又開始自己擔水上山,走到一半的路程覺得太累又放棄了。過了幾天又準備開渠引水,把水從其它地方引到山頂,最終的結果是山頂上的人可能始終等不到你送來的水。
有意思的是,一個人用一種方法修,這是最穩妥的方法。一旦你明明德了,最後無論哪位聖人的語言你都能聽得懂,他的方法也很容易理解。
很多的時候,一個人之所以不停地更換各種方法,其實還是內心沒有感悟,也可以說他沒有真正地懂修心的道理。一個人一旦懂了修心的原理,自然就會一直用這種方法,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
怎麼才能「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呢?
首先,要確認自己的已知之理。 比如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這段話的意思是,有德的人必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根據這個已知之理,我們就可以窮究萬事萬物的道理。有德的人因為內心明德了,所以他的語言自然都是善的,而沒有修心明德的人,雖然說了善良的話,或者是偽善,或者僅僅這件事上是善的,所以這樣的人稱不上是有德之人。所以我們知道要讓自己善千萬不能僅僅學習善良的語言,而是要實實在在的修心,這就是一種「益窮」的方法。
再比如《大學》後面的文字中說:「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曾子的話就成為已知之理。運用這個已知之理,所有的情緒都會讓自己內心不得其正,如果再「益窮之」的話,那就是所有的情緒都會偏離明德,所以要修心明明德就需要告別自己的情緒,這也是「益窮」。
再比如,你看見直率的人就想和他做朋友,然後就經常給他發微信,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只是自己的交友方式呢?別人會不會不喜歡經常發微信聊天呢?這就是修心以後得出的已知之理,通過這個已知之理,你就可能繼續「窮其理」,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別人未必喜歡,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也不一定大家都欣賞。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很淺顯的道理嗎」。是的,這是很淺顯的道理,但是要真正讓這些淺顯的道理成為自己內心的感悟其實並不簡單。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看上去很淺顯的道理上。所以修心不能僅僅滿足於打坐的形式,更不能滿足於背誦聖人的話,修心一定要用自己知道的道理,窮究自己遇到的萬事萬物。
推薦閱讀:
TAG: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