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名為靖國的幽靈

無論是外交關係和民間往來,中國與日本之間總繞不開一道滿目瘡痍的壁障,雖然近年來社會大環境對此寬容了不少,但隨著安倍晉三二次上台執政後的一系列「減分」行為,使中日關係在這幾年再次跌破冰點。在「政冷經熱」的時代背景下,日本的一舉一動對於普通的中國老百姓而言無疑是極為敏感的存在。

我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這道壁障被跨越的一天,雖然我樂觀地認為隨著世代的更迭,仇恨終究會在和平鴿的羽翼下逐漸冰消融解,但我也不認為這就是一個可以無視的問題——

一個幽靈,一個軍國主義的幽靈,在東亞徘徊。

靖國神社並不是罪惡的淵藪,但卻是我們這個時代集所有矛盾於一體的惡意的化身。東亞三國無論從歷史淵源還是現實交往來說都稱的上是表兄弟,除了一些陳年舊賬,並沒有什麼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中國的市場、日本的創新、韓國的技術,單拿出來都是世界頂尖,如果能抱團取暖,將會是多麼強悍的存在。

我憎惡這個幽靈,不僅是因為歷史的傷疤,更是因為它在這個本該互利共贏的和平年代裡仍陰魂不散地撕裂著互通有無的良好環境。僅僅因為一撮賊心不死的右翼分子,就生生阻斷了無數和平與交流的橋樑,實在是不可饒恕之事。

大概沒有幾個中國人會在日本旅遊的時候把這顆臭名昭著的毒瘤放進行程,或者出於對右翼的恐懼而不敢涉足於此。但是我去了,因為要真正了解日本,這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檻,所以我毫不猶豫地跨入了這座神社的大門——身為中國人,我希望去直面這股惡意,而作為喜歡日本文化的人,我也有必要去正視她的一切。

如果你是個叫囂「中日必有一戰」的鍵盤俠,就沒必要往下看了,反正你要是能拍胸脯說全面戰爭爆發的時候自己敢扛著槍上戰場,我就沒啥意見。但是對於普通的對日本抱有複雜感情的中國人,我希望能用我的視角,帶大家去了解這個地方的真實面貌,去解答內心的那團怒與惑。

1.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麼?

靖國神社坐落東京都千代田區,佔地9.3萬平方米,位於東京市區的繁華地帶,也是東京市內比較大的一座神社,旁邊就是樂迷們非常熟悉的武道館。

「靖國」中的「靖」字在漢語中意為安靜、平定,靖國即使國家安定。北宋末年有「靖康之難」,明初有「靖難之役」,二戰前有「綏靖政策」,靖這個字在詞義上雖屬褒義,但卻總被動蕩和齷齪如影相隨,實在是有些造化弄人。

在國人的認知中,對靖國神社的印象應該是供奉甲級戰犯的招魂所,但要說明的一點是,靖國神社首先是一座神社,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祭祀各種神靈的宗教場所,和佛教的寺廟等同,它的基本職能是供普通民眾祭拜祈福,因供奉神明的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功效」。

靖國神社供奉著240多萬名幕末以來「為國捐軀」的「英靈」,來源多達16個,最早的戊辰戰爭及明治維新僅有7751名,其餘大多都是二戰時期的陣亡者。除了靖國神社外,日本各地還有大大小小的52個靖國神社旗下的「護國神社」,它們是日本神社體系中的一個「異類」,都是近代以來為了紀念以來本地區在戰爭中殉國的「英靈」所創建的供官方祭祀和民眾祈願的宗教場所,性質相當于于我們的烈士紀念碑和忠烈祠,並由稱為「宮司」的最高負責人管理,目前的宮司是漿糊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的曾孫德川康久。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靖國神社的基本背景(以下摘自官方導遊手冊):

靖國神是根據明治天皇的聖旨,於1869年(明治2年)6月29日建於東京九段,原稱東京招魂社,1879年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神社本來是為紀念為國捐軀者而創設,現在祭祀著246萬6千多名在戊辰戰爭、西南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和二次大戰中為國捐軀的戰死者的靈位。它們不分身份、級別和男女,一律平等地為視為靖國的英靈受到祭祀……自從靖國神社成為紀念戰死者的中央機構以來,每年都有五百萬人前來參拜。

現在,靖國神社每年都會舉行一系列的「祭典」和「行事」,這也是日本神社的傳統儀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春季大祭和秋季大祭,此外8月15日作為戰敗日也經常被右翼政治家作為施展演技的舞台,也是每年被中韓媒體盯的最緊的日子。基本上這天日本首相不去參拜,這一年的中日關係就不會鬧僵。

這裡面的關鍵詞是「為紀念為國捐軀者而創設」。靖國神社在創立之初就是一座為了「慰霊顕彰」(慰靈顯彰)而專門修建的神社,本身就是供民眾告慰死者「御靈」和祈禱守護家庭的場所,同樣性質的神社分布在日本的各個都道府縣,從緬懷逝者的角度來說其實並無不妥。

但參拜靖國神社之所以會鬧成一個國際問題,一是因為本殿中供奉了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14名甲級戰犯的靈位,二是因為日本首相以官方身份從國家層面高調地搞團體參拜。這就跟你自個兒在家吃狗肉誰也管不著,但是非要大張旗鼓的搞什麼玉林狗肉節去戳愛狗人士的G點,還口口聲聲說這是傳統你管不著一個道理。同樣一件事,做人低調點就沒那麼多口水仗,但總有一群人就是喜歡搞事。

2.靖國神社長什麼樣?

到東京的第一個上午是周末的晴天,逛完東京大學後我就去了靖國神社。在去之前,我很好奇這個藏污納垢的「招魂所」長什麼樣,是不是想像中那樣充斥著陰鬱與暴戾,但實際情況卻有些出乎意料。

神社從入口到本殿有很長的一段路,首先就是由日本大書法家吉田晚稼寫的的高達10米「靖國神社」的石碑:

穿過25米高的「第一鳥居」:

往裡走,是幕末軍事家大村益次郎的銅像,此人作為創建日本近代軍制的改革家,既是靖國神社的創始人,也是這支守護天皇的「英靈」部隊的「閻王爺」:

再經過第二鳥居:

穿過昭和時期的最大木造建築「神門」與中門鳥居,終於望見了作為神社心臟的拜殿。

周日的上午,三三兩兩的日本人穿梭在深秋的小路中,來到拜殿參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坐在石凳上看著人來人往,這份尋常不過的寧靜讓人無法想像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

位於神社正中的是供人參拜的拜殿,拜殿之後是最神聖的本殿。拜殿的周圍是出售祈福之物的授予所和寫御朱印的朱印所。

以及掛滿著「繪馬」與「みくじ」(神籤)的地方,寫著的都是元氣滿滿、願事成就等再平凡不過的願望。

總體來說,僅從環境而言,靖國神社與普通的神社並沒有太多區別,只有看到不時路過的穿著軍裝的職員,才能讓人意識到這是一個深處塗滿血與火的地方。

3.軍事博物館「游就館」

除了通常的參拜設施,神社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築「游就館」,這是靖國神社有別於其他神社的最大特徵。

游就館中的「游就」取自於《荀子·勸學篇》中的「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意為和高潔之人交往學習。這是一座展示明治時期以來歷史進程、「武人精神」、各類戰爭物品、包括戰死者遺書與遺物的軍事博物館。

游就館的正面:

廣場的周圍放置著與戰爭相關的許多銅像,包括戰艦:

火炮:

在東京審判中唯一提出被告團全體無罪意見書的帕爾博士像,以及向一個人艱苦奮鬥哺育子女的戰爭寡婦表示敬意和感謝的「母親像」:

還有軍犬和軍馬:

走近游就館的大廳,映入眼帘的是幾座巨大的二戰時期軍備復原品:

其中有著名的零式戰鬥機,以及九六式榴彈炮和一截火車頭:

展櫃里還有不少軍用器材的零部件:

玄關大廳里還有一處小咖啡店和紀念品店,裡面賣的東西也帶有很濃厚的軍事風格:

大廳里的展示屏每天輪流播放著三部宣揚「靖國史觀」的電影:《我們沒有忘記——感謝、祈禱和自豪》、《支那事變前線總攻擊》以及《特攻櫻花》:

由於正式的展示館是買票進入,所以我沒有進去。

整個靖國神社的內景就是大致如此。

-----------------------------------------------------------分割線---------------------------------------------------------------

關於歷史,我無需贅述,每個中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聽過太多太多國破山河在的悲愴往事。戰後七十年時間裡中日關係起起伏伏,從1985中曾根康弘作為首相首次參拜以來,靖國神社就成為了一個攪亂東亞局勢的漩渦,每次的首相參拜都會掀起一陣輿論界的腥風血雨。那麼:

  • 靖國神社對於日本人意味著什麼?

在游就館外圍的某個角落,矗立著這樣一座雕像:

這是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隊」的勇士像,旁邊的碑文是這樣的:

大意是:

在戰局惡化的太平洋戰爭末期,5843名軍人「敢然」突入敵陣後「散華」(戰死),為今天日本的和平與繁榮奠定了基礎,這種「至純崇高」的殉國精神理應為國民敬仰追悼、流傳後世。

落款是「特攻隊戰沒者慰靈平和祈願協會」。

看到這塊碑文,我心中不憤怒,只有一股噁心。

「神風特攻隊」這個反人類的戰術誕生於太平洋戰爭後期,舊日本帝國海軍在資源雄厚的美帝面前每況愈下,於是高層決定採用「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自殺式襲擊戰術試圖強行換掉美軍的戰艦。據統計,在特攻中送死的769名敢死隊員中有658人是正值青春年華的飛行預備隊員,他們在軍部「七生報國」的洗腦蠱惑下狂熱地踏上這條孤注一擲的不歸路,最後絕大部分人葬身魚腹,少數的倖存者則被精神上的噩夢纏繞一生。

從行為而言,他們是戰爭幫凶,但是從個人情感角度來講,我又不得不對這群戰爭的犧牲品感覺深深的痛心與惋惜。放到現在,他們應該是穿著校服參加著社團活動和學院祭的爛漫少年,但是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裡,卻要為所謂的「榮譽」毫無意義地去送死。而有些人對葬送無數年輕生命的行為不但毫無愧疚之心,居然還被打著「平和祈願」的名義為這種反人類的「犧牲美學」立著牌坊唱著讚歌,美其名曰可歌可泣的「聖戰」,著實令人作嘔。

同時我還看到,雕像的檯子上還擺著不少「貢品」:

走近了一看,是用塑料盒包著一沓沓彩紙,前面貼著一張白紙,寫著幾行字:

大意是向英靈表示感謝,向神明和祖先祈禱現在的「平和、平安、安全」。

看到這些,我突然湧上一股無力感:也許他們的某個親人就是被綁在那座瘋狂的絞盤上所絞殺的一員,我雖然有怒氣毀掉那塊石碑,但卻無力抹去這些平凡的印記。

對於靖國神社的意義,導遊手冊最後是這樣寫的:

如果日本人向你說明,該神社是日本人對為保護祖國而陣亡者表示感謝和尊敬的地方,作為外國人的你和自己國家同樣的設施作一比較就會容易理解。 靖國神社和其他國家的陣亡烈士紀念機構不同是在於該神社祭祀著為保護祖國而因公殉職的戰死者的靈位,這可能會導致誤會……凡是熱愛自己祖國文化的人大概都可以理解這樣的不同,也不可以理解對日本和日本人來說建設靖國神社來紀念為祖國喪失寶貴生命的死者,並對他們表示感謝和尊敬的重要性。 如今,許多人不分宗教、思想和民族,都前往參拜靖國神社。這一事實說明了該神社是個對為祖國捐軀的陣亡者表示尊敬的地方,同時也說明了該神社具有公共的性質。

雖然有開脫與粉飾的痕迹,但從情理而言,確實也難以反駁。

從普通人的角度而言,我無法從道德和情理上去指責這些為悼念先人、禱告祈願而前來參拜的芸芸眾生,因為緬懷逝者是生而為人最起碼的本分所在。就像我們每年都要去人民英雄紀念碑進獻花籃一樣,作為戰犯固然可惡,但在妻兒的眼裡,他們的生命並沒有高低貴賤、是非對錯之分。就算是東條英機的後代來祭拜自己的親人,那也是人之常情,你不允許他們在神社拜,他們也會在家裡拜,在心裡拜。數典忘祖,才是老百姓最唾棄的忘本行為。

同時,儘管靖國神社將戰死者被供奉看做是榮耀,但死者家屬卻並不都「買賬」,將擅自供奉自己親人為由抗議甚至將靖國神社告上法庭的家屬不在少數。更微妙的是,除了東條英機的孫女之外,甲級戰犯的家屬曾經都同意遺族會「分祀」自己家人的建議,這一切都讓靖國神社對於普通日本人的意義變得既單純又複雜。

根據官方的統計,靖國神社供奉著幕末以來250萬戰死者的靈位,每年有500萬人前來參拜。坐在神社一隅的石凳上看著絡繹不絕的人來到拜殿前二拜二拍一拜,望著「願事成就」的祈願繪馬掛滿整面牆——他們有些是告慰自己在戰爭中失去的親人,但更多的則是來神社祈求家庭安康的普通百姓。面對此情此景,我不禁有些惘然。

這是一個沾染著「原罪」的罪愆之地,同時也是一片再平凡不過的神鴉社鼓。這樣一個地方對於普通的日本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為什麼參拜靖國神社會鬧成國際問題?

日本有那麼多類似的「護國神社」,但只有靖國神社成為矛盾的策源地,是因為它對14名臭名昭著的甲級戰犯進行了「合祀」,沒有這些人的靈位,靖國神社也不至於鬧出這麼大動靜。

另外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除了自行到拜殿前進行簡單的「略式」參拜外,在日本一些較大的神社還有一種「正式參拜」。需要事先向神社提交個人或團體參拜申請,繳納一定的「玉串料」(參拜金),然後在指定日期穿著正裝,由神職人員帶領前往殿內進行一系列儀式。

在靖國神社的官網就可以申請這種「昇殿參拝」:

無疑,這種正式參拜比起在拜殿前許個願更為莊嚴肅穆,日本的首相和高官搞的就是這種正式參拜。

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私人和代表國家的參拜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行為。說到底,你安倍私底下自己去參拜甲級戰犯,天天琢磨怎麼實現外祖父岸信介的宏圖霸業誰都管不著,哪個地方沒幾個中二人士,隔壁老王還天天叫囂要統一世界呢,我管得著嗎。但是你以首相身份、代表政府來群體的、正式的參拜這些惡名昭彰的戰犯,無論你覺得他們是為國捐軀也好,自己是在慰靈顯彰也罷,這都代表一種國家和政府層面的政治行為,當然要負起外交和國際責任。

這種頻繁的「拜鬼」主要引發了兩方面的惡劣後果:

一是傷害中日韓之間的人民感情。這話聽著很官話,其實說白了就是沒事找事。中日關係不像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那種死敵宿怨、步履維艱的關係,雖然有舊恨,但是沒有新仇,七十多年過去了,雖然日本沒有像德國那樣徹底反省歷史,但是兩國關係一直還算不錯,上世紀建交之後還有一段「蜜月期」,民間的文化交流往來也很頻繁,充分說明了歷史問題不是什麼水火不容的根本矛盾,經濟的合作與共贏才是大勢所趨。但是這一小撮右翼分子偏要搞事,不斷的揭人傷疤、撩人怒火,著對民間誤解的加深難辭其咎。

二是破壞了一系列政治協定。眾所周知,二戰之後美國以戰後重建的形式接管了日本,到現在日美同盟依舊是日本核心的外交支柱。而著名的東京審判拋開正不正義不談,其結果有很濃厚的政治妥協和和平協定色彩,戰後日本被迫實行政教分離,在戰爭中負有重要責任、但又無法被審判的天皇基本成為了「吉祥物」一般的存在。在「握手言和」後,對於靖國神社的參拜在政治上就已經是默認的禁忌,所以新世紀後,日本首相接二連三的「拜鬼」相當於是對當初大家達成的一系列協定的一種挑釁與破壞,根本上是對東京審判所確立的戰後秩序的挑戰,對此不僅中韓從原則上必須厲聲譴責,就連美國爸爸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還要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裕仁天皇在戰後也參拜過不少次靖國神社,但1978年之後再也沒有天皇去正式參拜過。而1978年也正是14名甲級戰犯的靈位被遷入靖國神社開始「合祀」的年份。同時2006年曾曝出過裕仁天皇死前對合祀甲級戰犯不滿的消息,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作為日本國家象徵的天皇對此的態度。

說實話,國家間的政治關係遠比作為老百姓的愛恨情仇複雜的多,其實大部分時候政治跟普通人的吃喝拉撒一點關係都沒有。管你兩邊的政治家再怎麼你來我往,該看的日劇我還是要看,想去的東京我還是要去。只是因為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想來也是很憋屈的一件事。

  • 我怎樣理解靖國神社背後的中日關係?

喬治·奧威爾的《1984》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則是他的另一部反烏托邦作品《動物農場》。

這是一部讓我對政治產生強烈不信任感的小說,它講述了一群動物趕走了農場主,在農場里建立了動物自己的「共和國」,但卻在智商較高的豬的統治下,從革命到集權的一輪惡性循環。其中最讓我細思恐極的不是豬的政治手腕,而是動物們的無知與盲從。這本書也告訴我,真正能打破這個死循環的不是奢望統治者的開明,而是要依賴普羅大眾的覺醒。

很多人憂慮未來會不會爆發新一輪的戰爭,但如果要說現在與七十年前有什麼根本不同的話,那就是普通民眾的教育程度與認知能力都得到了質的提高。20世紀上半葉,極端民族主義的盛行與大眾傳媒的有限讓一些野心家能夠輕而易舉地煽動整個民族的情緒,德國與日本都是被狂熱分子把持著推進深淵的戰爭策源地。就日本而言,為天皇「七生報國」不僅是軍人不容置喙的鐵律,更讓不少日本平民成為戰爭無謂的犧牲品。

在(塞班)島的北段,美國人面臨另一項不同但卻同樣艱巨的任務。哪裡聚集著好幾千日本平民,正在進行集體自殺,不願投降。翻譯和被俘的日本人通過廣播向人群喊話,請求他們不要跳崖自殺。那裡有個懸崖,高100多英尺。他們廣播說,現在仗已經打完了,等待他們的是安全和食物。他們廣播了已經投降的日本人的姓名。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把孩子扔下去,像自己跟著往下跳,母親們則背著孩子跳入驚濤駭浪中……大約2/3的平民——2.2萬人,毫無必要地死去。 ——約翰·托蘭《日本帝國衰亡史》

之所以有這種可怕的「愚昧」,官方的宣傳蠱惑是最大的原因。二戰期間,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閉塞,而以《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為主的絕大部分主流媒體又喪失了新聞界的道德底線,淪為「軍國主義的附庸」,以至於戰後很多日本人表示自己「被騙了」——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雙重身份最大的警醒就是,有極端思想並不可怕,民眾的無知與盲從才是最可怕的事。

七十年後的今年,社會的教育水平和傳媒環境都有了極大的進步,拋開對戰爭的反省與道歉不談,普通民眾的反戰觀念已經與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這幾年日本民眾針對安倍內閣大規模的反戰集會越來越多,2015年蓋普洛國際聯盟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1%的日本人「願意為國而戰」,在64個國家中倒數第一。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人對戰爭與和平都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的確,現在右翼在日本的生存土壤依然存在,而我認為能扼殺極端思想生存空間的根本方法不是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而是靠普通民眾自我意識的崛起與對抗。當沒有人會認同的時候,惡魔的妄語也只能風乾在無人理睬的角落。

中國人從媒體上聽到最多不外乎對安倍晉三與石原慎太郎這批右翼分子的猛批,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我們現在所掌握的「史實」,很多都是來源於一批有良知的日本知識分子近半個世紀的努力與功勞。感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這幾個人:井上清,中國現在伸張釣魚島主權的有力證據幾乎都來源於這位東大教授的發現整理;本多勝一,重新挖掘「南京大屠殺」真相的《朝日新聞》記者;洞富雄,研究和揭露侵華日軍在南京罪行早稻田大學教授;常石敬一,讓戰爭結束後被美國包庇的「731部隊」時隔四十餘年曝光於天下的學者;森村誠一,出版《惡魔的饗宴》幫助常石敬一揭露細菌武器罪行的小說家;家永三郎,投入半生時間與精力於「教科書訴訟」致力於向年輕人揭露戰爭罪惡的「帝師」。如果沒有這些秉承良知與右翼做殊死搏鬥的「日奸」學者的貢獻,中日雙方半個多世紀以來對於戰爭的認知之路會坎坷的多。

最後想說的

這個世界上,人與人的想法與觀念總會會有分歧與錯位。你喜歡狗不吃狗肉,但總有人喜歡吃狗肉,你覺得靖國神社裡供奉的是戰犯,但總有人覺得他們無罪甚至是英雄。你不可能要求每個與自己意見相悖的人都能接受自己的想法,我們在互相交流中能夠秉承的一點原則就是,在雙方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尊重對方的感情,不去觸及底線,不去傷害他人,這也是我所一直信奉的和平共處之道。

你吃狗肉我管不著,但請不要在愛狗人士面前大快朵頤還嚷嚷狗肉真他媽好吃;你緬懷祖先可以,但不能扛著他們的靈位在受害者面前振臂高呼這是我大日本帝國的英雄。這是人與人相處、國與國相交不能逾越的底線,越過這條界限,抱歉,友盡。

對於中日邦交來說,靖國神社是一條虛線,官方參拜是一條實線。虛線可以忍,實線不能越,這是大國之間心照不宣的遊戲規則。

然而,我們普通人可以愛憎分明,但作為政治家,一言一行不僅關係到國家關係,更和自身的政治前途息息相關。特別是在日本這種靠選票吃飯的議會制國家,政治家在江湖上混不可能不看選民和黨內的臉色行事。安倍晉三第一次出任首相時向中國伸出了不少橄欖枝,但是第二次上台後就改頭換面,這幾年不斷在美國、中韓、民眾、右翼等勢力間走鋼絲,充分說明了政策只是權力的遊戲中的砝碼,天平哪邊歪了就往哪邊放。當然,還與個人野心相關。

對於靖國神社與歷史恩怨,我已經寫了很多,關於這塊沾染著原罪的土地,政客、媒體和民眾每年仍在吵的不可開交,孰是孰非短期內難有定論,但正如中國的高層所言,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是非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對於未來的中日關係,我還是有信心的,隨著赴日游的不斷升溫,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會摒棄某種偏見。我討厭政治家的虛偽、權術與演技,國家關係的好壞都是政客搞出來的,普通民眾之間哪有什麼矛盾可言?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

說了這麼多,無論你怎樣看待日本,我想有一點是肯定的:

絕對不能再有戰爭了。


推薦閱讀:

日本壽司分為哪幾種?
日區 App store 有哪些應用值得推薦?
抗日戰爭日本為什麼沒在東北發現石油?
關原之戰站隊的地域問題?
不要再買版權了,讓我們看點自己想看的不好嗎?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