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我這麼看。
「全面屏」的概念已經出現了很久了,事實上,三星的Galaxy系列從曲面屏設計開始就在不斷地增加屏佔比,而小米Mix,三星S8系列以及LG G6等最近發布的高屏佔比手機把這個概念變得更加耳熟能詳,最近夏普也發布了其全面屏AQUOS手機的新款——AQUOS S2,越來越多的泄露信息顯示,新款的iPhone也會有全面屏的設計。
圖:泄露的新iPhone示意圖
全面屏的優勢很明顯。從上手的第一刻起,全面屏就給你帶來視覺上的絕對驚艷(可以類比多數人第一眼看到Dell XPS系列筆電超窄邊框屏幕的反應)。觀看視頻或者圖片時,更大的尺寸帶來的震撼也是不言而喻的。更大的屏佔比還可以再次突破手機的屏幕大小極限(在保持手機絕對大小的前提下),或者將同樣尺寸屏幕的手機做得更小更便攜。觀看視頻或者圖片時,更大的尺寸帶來的震撼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觀察市面上的手機的設計,似乎廠商更願意做大屏幕討好眼球的事情,小屏旗艦越來越沒人做。
但是現在來看,全面屏似乎並不是那麼值得這麼激進的去追尋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講呢?
1.實現全面屏的代價
採用全面屏的手機基本上都是兩種思路:
- 要麼保全完整的屏幕犧牲各種感測器:如小米Mix漏音的聽筒以及前置攝像頭的倒置,三星S8被迫把萬年的正面指紋識別放到了機身背後尷尬的位置;
- 要麼保全正面的感測器犧牲屏幕的完整性:手機額頭上的感測器對於手機各種功能的實現可謂十分重要,不想全部推倒重新來就只能割裂屏幕尷尬的布局感測器。
這兩種思路都是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的,而帶來的好處似乎僅僅是觀感上的一時震撼。
2.功能
Galaxy系列的曲面三星琢磨了好久也沒琢磨出多少真正使用的功能,全面屏手機們到現在為止似乎也沒有太多什麼真正功能上的提升。LG G6的屏幕很高,在相機界面左側拿出了一小條用來展示相冊中最新拍攝的圖片的縮略圖;AQUOS S2在遊戲界面加入了幾個快捷按鈕。
3.適配
不同的廠商的全面屏實現方式不同,也讓適配成了問題。智能手機曾經大一統的16:9的屏幕比例和屈指可數的屏幕解析度(主流1080p和2k的標準解析度)使得軟體的按鍵布局、操作邏輯可以在不同手機甚至不同系統之間保持統一或相似,而全面屏的手機則不同:各自的屏幕解析度都不同,屏幕高度相差甚遠。
屏幕變高在如今信息流/卡片設計語言的如今似乎能使屏幕容納更多的信息,但是由於拇指的活動範圍有限,從屏幕頂端實現的功能都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而各異的屏幕解析度以及異形屏的存在使得軟體界面的布置幾乎需要為每個機型單獨適配;而對於其他軟體,比如不常更新的Android平台工具性軟體來說這簡直就是適配的噩夢。
主流平台的視頻也大多都是16:9的比例,各異的屏幕比例在視頻播放這一高頻使用場景下反而拉了後腿:多出的屏幕面積如何是好?要不就盲目的裁切,要不就只能浪費不予使用,用戶觀看視頻時的焦點都在屏幕上,多出的空白空間你說放啥好?放啥似乎都顯得多餘。難不成放個廣告條開了會員才能去除?
5.維護與維修
不用多說,維修自然更難也更貴了。似乎貼膜難度又更上一層樓,還更容易摔碎。
所以,全面屏,你怎麼看?Tony反正不是很看好。無論如何,歡迎你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文章觀點為作者觀點;儘管我們認真創作,但還可能會有疏漏或錯誤,如您發現還請您指正,您的支持讓我們變得更好!n
推薦閱讀:
※Nexus 7 第二代的 1920x1200 解析度屏幕表現如何?
※Nexus 10 使用了什麼樣的屏幕,是否比 iPad 4 的更加細膩?
※手機屏幕是否需要由手機廠商來「調校」?
※IPS 屏幕的平板和手機(比如 iPad、Nexus 10) 的價格為什麼比 IPS 顯示器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