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前岐馬燈舞——春風得意馬蹄疾
前岐地處閩浙交界,福鼎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境內人文環境資源豐富,存留有福東、歧陽古街,媽祖宮、晏宮等宮廟終年香火繚繞,遠近聞名。前岐民間留存著一種馬燈舞,屬於民間傳統表演藝術項目,也是一項典型的民間活動,歷史悠久,其製作精美,表演編排獨特,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今天是[i ·非遺]第二十二期,小愛帶你了解福鼎前岐馬燈舞。
福鼎民間保留著一種馬燈舞,稱竹馬(福鼎前岐馬燈),又稱前歧打馬燈,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表演者披上馬的道具邊歌邊舞,馬燈分為馬頭馬身兩部分,由竹篾紮成,外麵包上紗布,布噴上各色油漆作為馬的顏色;馬頭的紗布上畫眼,嘴、鼻,在馬身上畫上馬鞍、皮帶;而馬的鬃毛和尾巴現在改為塑料絲帶做成;馬頭和馬身裡面都點有蠟燭,如今改用電燈替代,演出時電燈忽明忽暗,極似馬兒眨眼,更加形象。演出時馬頭和馬身分別綁在演員的前腹和後腰,就像是人在騎馬的樣子,馬燈也由此得名。
馬燈表演者以女青年為主,她們身上綁著馬頭和馬身,走著馬步,列成方陣,揮舞著刀槍,在鑼鼓中邊走邊舞。馬燈表演按陣圖進行,在場景表演時,馬燈與管弦樂器吹打,民歌傳唱以及曲藝表演結合起來,構成了舞美,聲美,戲曲相融匯的絕妙視聽效果。在表演中,通常由負責牽馬的兩個技藝嫻熟的小孩帶隊變陣,並以鑼鼓為指揮信號,以此有效地調節場上的演出秩序。
馬燈舞蹈的整個場景是一種古戰場的模擬,反映的是戰場戰鬥的過程,並以戰馬為原型創造了,富有審美特徵的舞蹈形式,共有12場。
第一場為「內外城」:將士們騎著戰馬巡邏在場內外,並禦敵於城外;第二場是「交雲操」:千軍萬馬統一指揮,形如一體;第三場「卷花心」:馬隊層層防衛,壁壘森嚴;第四場「五個螺」:戰馬螺旋運動,纏敵於死地,聚而殲之;第五場是小節目「跑馬」戰爭間歇,將士們以樂觀的精神進行跑馬遊戲;第六場「蝴蝶操」:場上戰馬奔騰不息,猶如蝴蝶穿花;第七場「梅花操」:馬隊陣形千變萬化,形如梅花朵朵;第八場又是小節目,穿插進行祝賀吉祥或宣傳政策等活動;第九場是「頓營」:連日賓士作戰勞累,將士們宿營養精蓄銳;第十場「棋盤操」:勇士們騎著戰馬,人人各司其責;第十一場吹奏「錢棍曲」,寄託人們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財源茂盛的美好心愿;最後一場則是「洗馬」,象徵著勝利後的喜悅和祥和,謳歌太平盛世。
這十二個場景,每個場景相對獨立,而又前後相承,融會貫通。其表演技藝嫻熟,渾然一體。作為馬戲,前岐馬燈在表演上十分注重展現古戰場上馬奮勇拼殺,進退自如的豪情,激勵人們積極向上、奮勇爭先。在表演時與民歌、曲藝、管弦樂配合,時而金鞍群馬巡邏緊;時而鐵騎突出刀槍鳴;時而戰鼓摧征馬蹄奮;時而草色青青放馬行。有緊張的強度,是「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的戰時豪邁;有迫切的渴望,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登科後的喜悅;更有英雄壯志的展現,是「馬鳴風嘯嘯」的壯懷激烈。近年來,由於規模的壯大,馬燈表演場面更加壯觀,所到之處,異常熱鬧。
前岐的馬燈與媽祖文化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據說在清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七日(1749),乾隆帝頒發了一道聖旨:每年春秋兩季要對媽祖天后娘娘舉行宮祭,春季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即傳說媽祖的出生日,而秋季則在農曆九月初九日即媽祖的升天日。祭祀時,媽祖天后宮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香氣繚繞。儀司和頭人們正虔誠地祭拜。宮裡宮外都是彩幟,伴隨著鑼鼓聲響,人們舉行媽祖巡境,轎夫抬著媽祖金身上路,隨後跟著儀仗隊、彩旗隊,鼓樂隊,浩浩蕩蕩進發。在整個慶典儀式中,還伴隨有各種戲劇、曲藝、雜耍、游佛、對歌、煙花等活動。在如此眾多的民俗文化浸染下,前岐馬燈孕育而生,為天后宮祭典儀式錦上添花。
馬燈精彩的表演,吸引鄰近鄉村和外鄉鎮甚至其它地區的群眾來觀看。許多人為了目睹前岐馬燈的風采,千里迢迢地趕到前岐。有的還派頭人來請去打馬燈。因為馬燈與媽祖天后娘娘存在這種淵源關係,民間認為,馬燈是吉祥物,在春節期間打馬燈,給一年都會帶來平安、吉祥,過上一個豐收年。所以前岐馬燈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民間文化底蘊,這是它長久以來長興不衰,並發展到今天鼎盛時期的根本原因。但其間興衰更替起落,缺乏記載,具體情況不詳。解放前,馬燈處於最低谷。直到1956年,馬燈在新中國重新獲得生機。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寧德非物質文化遺產》丨文獻參考
網路丨圖片來源
推薦閱讀:
※一位非遺學研究者的歷史足印|苑利專訪(一)
※對於一種很可能失傳的手藝或絕活,有什麼辦法能夠繼續原滋原味保留下去?
※雲岡石窟即將變身「大雲岡」,大同人都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