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眾吃的瓜
我們現今吃到的西瓜是怎麼來的?2015年的一篇論文裡面綜合了各種線索和證據,為我們勾畫了一副完整的時間表。
最早的考古證據來自於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墓葬。在其中出現了西瓜的壁畫和西瓜籽。因此西瓜的祖先很可能是分布在東北非的一種野西瓜。野西瓜的橙色瓜瓤又硬又苦,但是可以儲藏起來,等需要的時候把果肉砸爛取其中的水。古埃及人或許是因為這個才開始培育西瓜的。壁畫中的西瓜是較長的橢球形,被放在盤子上生吃的。由此推斷,埃及人已經經過長期培育去掉了苦味,把圓形的野西瓜變成了長西瓜,肉質也沒那麼硬了。
不過,當時的西瓜可能是不甜的——《民數記》里記載,逃離埃及的以色列人懷念埃及的五種食物:蛇瓜、西瓜、大蔥、洋蔥和蒜。因此當時的西瓜或許是像黃瓜一樣作蔬菜吃的,而不是現在的甜西瓜。直到公元2世紀的希臘,古羅馬阿特納奧斯在《歡宴的智者》中提到了甜的大西瓜。在米書拿口傳律法中關於什一稅的部分里,是將西瓜和無花果、葡萄、石榴等水果放在一起的。這時的西瓜已經是甜西瓜了。
而紅色的瓤則是又經過長時間培育才出現的。由於紅瓤的基因和控制糖分的基因離得很近,因此隨著人們把西瓜培育得越來越甜,瓤也從黃色逐漸向紅色過渡。在14世紀義大利的《健康全書》中,已經可以看到西瓜紅色的瓤了。但直到17世紀,油畫中的西瓜仍然看起來個個都是歪瓜裂棗,不是充滿了大量白筋,就是瓜瓤中空,黑籽繁多。如今流行的優良食用西瓜品種歷史則更短,又甜又沒籽的無籽西瓜甚至到了21世紀才開始廣泛種植。西瓜這種夏天的恩物,經過了數千年的選擇培育,才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樣子。
PS:關於西瓜傳入中國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比較明確的引種時期要到五代。在那之前提到的瓜則需要發動大家來找茬的精神來判斷到底是西瓜還是蜜瓜還是別的什麼甚至把幾種瓜混為一談。比如……
《禮記》: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為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齕之。
劉楨《瓜賦》:厥初作苦,終然允甘。應時湫熟,含蘭吐芳。藍皮蜜理,素肌丹瓤。
陸機《瓜賦》:或攄文以抱綠,或披素而懷丹。
葛洪《神仙傳》:有青登瓜,大如三斗魁,玄表丹里,呈素含紅。
相對而言,劉楨和葛洪的描述非常接近於紅瓤的西瓜,而陸機看起來就把兩種瓜混為一談了。具體能不能找到更多的證據來證明或反證當時存在西瓜,恐怕需要等之後新的考古發現了。
私心八卦的PS:劉楨的描述可以說各種細緻了,從生長狀態(當然這部分可能是隨便編的)到味道到形態都寫到了。這可能和這篇瓜賦是在他和曹植一起吃瓜時曹植讓他寫的有關係,「不能輸!得認真寫!」。順便他和寫《歡宴的智者》的阿特納奧斯是同時代人,也就是公元2世紀,東西方都出現了「西瓜是甜的」的文獻描述。
PSPS:附贈幾個歪西瓜給大家欣賞
Giovanni Stanchi 1645~1672
Melons and Morning Glories, Raphaelle Peale, 1813
Still Life With Fruit , Giuseppe Recco, 1634~1695
Still-Life with Fruit and Flowers, Giuseppe Recco, 1634~1695
Fruit and Shell, Giovanni Battista Ruoppolo1629~1693
cite: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12189/
如果你喜歡這個系列的漫畫,點個贊吧!歡迎把它推薦給你的朋友,也歡迎關注公眾號TILcomic~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