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備忘錄

如果你問一個大廠人,老家特產是什麼?

估計他會翻翻眼,然後告訴你,沒啥,也就盛產南化、揚子、南鋼、華能這些工業巨頭吧。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長江北面密集的煙囪叢林,曾經代表了南京城市榮耀的半壁江山。它傲嬌、雄壯、獨立成國。

以至於有些大廠人,小時候到了揚子六村的麒麟轉盤,以為那就是城市的盡頭

從化工之父范旭東在這裡建立起最早的化工基地開始,兩三代人蓋起一座又一座廠房,又建起配套龐大的生活區,家屬樓、學校、醫院、商場、公園……大廠自成一套生態系統,也就此生長出一份獨家記憶。

大廠人,是聽南化的「拉位子(whistle的音譯)」聲長大的。尖銳的汽笛聲,一度是大廠永恆的時刻表。一天之中,拉位子響起的時間,基本就代表這些意思:1、再不走就要遲到了;2、中午快吃飯了;3、午覺該醒了;4、爸媽要下班了,該關電視寫作業了……

伴隨著悠長的「拉位子」,大廠上下班路上場面極其壯觀,穿著不同廠服的職工們,匯成浩蕩的自行車大軍,叮叮的車鈴聲響個不停。

熱氣騰騰的年代,南鋼鍋爐的火熱紅光和煙囪的龐大煙雲,映紅半邊天。大廠,承載了無數熱情與榮耀。

大廠的孩子,從幼兒園到中學,所讀的學校都帶廠名前綴。揚子一幼、二幼,南化三小、四小、五小……大廠人的朋友圈就是一張蜘蛛網,一個片區的人兜兜轉轉,大抵都在少年時有過交集。

這朋友圈裡,走出了南化六小的熊黛林南化二小的丁薇,成為大廠最大牌的代言人。

大廠的職工福利,曾是南京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熱到爆炸的夏天,各廠都有自製的冰棒和汽水,廠區行政科一排水龍頭,汽水憑票嘩啦啦隨便打,家家都用暖水瓶裝,特魔幻。氮肥廠的汽水、南化的赤豆和芝麻雪糕、南磷的橘子冰棒的味道,永遠留在舌尖。

除了喝不完的汽水,大廠孩子的暑假記憶,還有從午間看到天黑的電視劇。南化、南鋼、揚子,都有自己的閉路電視。尤其是揚子,能收到香港翡翠台,港台連續劇一播就是一下午。

到了濕冷的冬天,揚子石化會集中供暖,每年從十一月底到次年三月中結束。這四個月內,揚子石化站到了鄙視鏈的最頂端。

現在的大廠年輕人,節假日看電影都往幸福藍海、沃美或橫店鑽。但往前推一二十年,大廠人的觀影記憶大多遺落在自己廠區的電影院。

氮肥廠禮堂、機安廠禮堂、磷肥廠禮堂,還有當時頗為高大上的揚子影劇院。一到放暑假,學校老師會發一沓電影票,每家電影院門口都會有四個字「冷氣開放」,大概就是記憶里最好的夏天。

前年,揚子影劇院改造,那個復古感十足的樓化為廢墟。如今舊址上,崛起了揚子智慧谷嶄新的大樓。城市要書寫新的故事,那些過時的建築,只能在與它有關的記憶中流浪。

除去這些,大廠人光靠一個南鋼體育館,也能在全南京刷出存在感。大廠的孩子,從小都是先知道的CBA再看的NBA,先認識胡衛東再了解的喬丹和公牛隊。

一到CBA聯賽期間,南鋼體育館圍得水泄不通。雖然主場設施陳舊,但看台上吶喊聲浪此起彼伏,胡衛東的三分,胡雪峰的助攻搶斷,強大到讓所有對手顫抖。

然而,05年巔峰之後,南鋼漸漸歸於沒落。兩年前,南鋼隊更名江蘇肯帝亞,很多人感到心酸。叫了十多年的隊名,一時不知如何改口

陽光明媚的周末,太子山公園看過猴,平頂山公園撈過魚,白天鵝和二宮大森林裡溜過冰,八化建的澡堂子里喝過水……就連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那個泡澡池子的水:好喝!

在大廠人心裡,大廠不是廠,大廠曾是全世界。而十村轉盤就是世界的中心。

拐角樓商場買刮刮樂,中過兩條毛巾;春秋商場買過第一個變形金剛;南浦商廈門口的炸串很多人從孩子吃成了孩子爸;金年華商場直到第一次進市區才知道是翻版的太平商場。

拆舊建新的浪潮來得迅猛。忘記了具體哪一天,轉盤變成了紅綠燈,春秋商場變成了蘇果,拐角樓變成了現代眼業。

還好,在大廠人的心理位置中,這些消失的地標,到今日始終清晰閃亮。

十村通往西廠門的那條大馬路,參天的法國梧桐里,藏著大廠最美的四季變化。

曾經,西廠門商場一到夜裡,燈火通明彙集了全大廠的人氣。旁邊的小巷裡,一家挨一家的小吃部、理髮店、棋牌室、裁縫店,承載著童年對繁華的最初認知。

十村商圈越發喧囂了,但西廠門卻彷彿住進被時光遺忘的幽暗之城,日漸破敗蕭條。

就像西廠門一樣,曾經鼎盛一時的工業文明,也早已由盛轉衰。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大廠人,越來越多地選擇出走,去南京市區或者更遠的地方。

以前「去南京」,大廠人從鹽十線擠到鼓揚鹽葛線。如今S8拉近也縮短了回大廠的距離和時間;D2賓士在江北快速路,不用再被路況叵測的南京長江大橋所支配。

因此,每周回一次大廠,是眾多離開大廠定居南京市區人的「周常」。

時代也彷彿奔跑在快速路上,大廠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唯一沒變的,只有那些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

在大廠吃貨眼裡,八化建=麻辣串。八化建麻辣燙最早時,就叫麻辣串,燙好後拿手上邊走邊吃,一串5毛錢。

現在用碗裝,但依然保持燙好菜後,放蒜汁及辣醬拌一拌,再加一勺底湯的獨特方式。蘿蔔圓、鴨血、藕片……吃完再吃市區的麻辣燙,怎麼都不對味。

西廠門的小腸面,名聲在外。但大廠人,還是更愛廣財的牛肉拉麵。因為靠近揚子和揚巴,很多人不想吃工作餐時就溜來這裡,飯點總是人滿為患。

紅燒牛肉麵,加兩勺牛肉鹵子,擺就一個字。泡饃、烤羊排、蘭州本地口味烤花捲,都是百吃不厭的的味道。

還有揚村的周宏星,幾乎壟斷了大廠的「鴨市場」。每到節假日,隊伍能甩出幾十米。周宏星的鴨子,皮烤得沒那麼脆,但是肉質細嫩,鹵子和辣油搭配,也足夠特別。

「延綿的長江燈火點點,大廠雖老,可有些傳承還在」。大廠不是廠,它是許多童年和青春開始的地方。

圖片/屋頂的蝸牛&網路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京的城市市容總是被吐槽很「土」?
作為北京人是不是挺辛苦以及有點不幸的?
有哪些城市的機場位於市中心?
你的絨毛不能將我安慰
大連有哪些新奇的、小眾的、好吃好玩的室內去處?(沒必要大連特色)?

TAG:南京生活 | 情怀 | 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