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佛法

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概念,而佛家和禪宗等傳統文化主張要忘我,無我,這兩種心理概念或策略不矛盾嗎?

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意識,講要維護自尊,建立自我;而佛教和禪宗等傳統文化講要忘我、無我,去我執。你如何理解,這是兩種不同的心理策略嗎?還是不同的文化?美國的勵志片很多都強調自我,令人激動, 但在中國過分明面的自我卻被排斥。不過心理學現在是世界各地都接受的主流,而也佛教在世界各地也頗為盛行。什麼時候該強調自我,什麼時候該無我?兩者可以調和相容嗎?

~;~ ~;~ ~;~ ~;~ ~;~ ~;~

很久以前回答了這個問題,然後有人@我,聲稱我這篇文章會害了學佛人,我又一次仔細審查了我的文章,發現原來寫得不錯嘛,特意整理出來。

另外某人聲稱「教內與教外以皈依別」,還警告我不要破了皈依戒,那麼我就強調一下三皈依:

皈依了你自己內心的良知,這在佛法叫做皈依佛,你知道了什麼事能做,這在佛法叫皈依法,你找到了榜樣,在佛法叫皈依僧。

這是我個人的解釋。

在《六祖壇經》中三皈依為「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

「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皈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

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正是皈依「良知」;皈依正,「念念無邪見」正是皈依了「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皈依凈,事實上是皈依了「覺」和「正」之後產生的結果。

換句話說,「皈依」的意思不是皈依任何人,也不是皈依任何教派,而是皈依你自己內心的良知良能,皈依「覺」。這就是所謂的依法不依人,依義語不依不義語。

《金剛經》說:修一切善法,皆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說「法」無差別,無高下,只要能夠成就你的「良知良能」的法,就是佛法。

以下原文:

想要明白這個問題,你首先得知道人在什麼時候會「有我」,什麼時候「無我」。

當一個人感覺到很多負面的情緒和體驗的時候,就會有「我」產生,比方說,「我」會感覺到痛苦、失望、難過、肢體的疼痛……等等,而當一個人感覺到喜悅的時候,是沒有「我」產生的,你開心的時候,不會覺得「我」在開心,你只是會感覺到開心,你幸福的時候不會覺得「我」在幸福,而只是感覺到幸福,所以「我」的產生其實是有條件的,當一個人止觀的功夫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會明白原來「我」從來沒有真實存在過,「我」就是過去的記憶、經驗、體驗、感受、情緒的混合體。

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孩子第一次產生記憶的時候,是他第一次經歷了痛苦,或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我的很多個案,尤其是八零後的個案,經常會說:「我在小學以前幾乎沒有什麼記憶」,其實是因為在初中以前,他的生活非常幸福,沒有什麼痛苦衝擊他的心靈,於是「我」不存在,記憶也就不存在。我見過一個記憶力發生最晚的個案,他說他在初中之前都沒有什麼記憶,而他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彼得潘綜合症患者,他有著幸福的童年,被父母一直寵愛著,直到初中,開始經歷了學習壓力,然後才開始有了記憶。

但是,什麼時候有「我」,什麼時候沒有「我」,對於一般人來說不會有非常明確的體驗,沒有止觀的功夫,是無法意識到,也觀察不到的,因為「無我」的瞬間非常短暫,轉瞬即逝,但是即便如此,每個人,每一天都會無數次地經歷這個時刻,這個時刻是人類真正在休息的時刻,當然因為現代人比較焦慮,這個時間就會更短,出現的頻率也會低一點。

講到這裡,你可以知道,其實佛教中的「無我」並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體驗,一個事實真相。

如果你把它理解為一個概念,那麼其實就是在物化這個「無我」,而物化的「無我」其實是斷見,釋迦牟尼佛說斷常二見是兩種邪見。

因為當你物化這個「無我」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也不存在,但是「無我」並不是什麼也不存在,而是沒有「我」的概念,比方說你在全神貫注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有「我」,但是你仍舊能夠做事,仍舊有所體驗,有所感覺;比方說當你感覺到很開心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有「我」的存在,但是你仍舊能夠感受到開心,能夠看到周圍的一切,仍舊能夠笑,能夠叫,能夠很快樂,之所以在喜悅的時候沒有感覺到「我」,其實是因為「我」與喜悅、快樂、幸福等等為一體,我就是快樂,這不是「忘我」,不是把「我」忘記,而是沒有意識到有一個「我」與快樂分離,而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其實是心與痛苦分離的狀態,因為心在抗拒痛苦,拒絕痛苦,心想要逃離痛苦,於是「我」就被意識到,「我」就存在了

所以在佛教修行中不斷地強調「去我執」,去掉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去掉一個人感覺到痛苦的時候所產生的抗拒,以及因抗拒而產生的「我」,「去我執」實際上是讓你在痛苦的時候只是單純地痛苦,就象在快樂的時候只是單純地在快樂一樣,只有感受,而沒有一個附加在上面的「抗拒」,也沒有「我」,沒有「我」跟痛苦的分離,這時候才能力觀察到原來痛苦有它自己的成住壞空,有它自己的生滅,而且雖然能觀察,但是沒有一個觀察者,也沒有一個被觀察的對象,這時才知道痛苦並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我」不能控制痛苦,痛苦是因緣合和產生的,而一切因緣合和的事物終將分散,這就是無常,並且知道「我」與痛苦是一不是二。

在修行中禪宗有「見性」的說法,對於「見性」和「未見性」的人來說,其區別僅僅是有沒有意識到,當你在喜悅、快樂的時候,意識到:「咦,這是無我的狀態,我與快樂融為一體,我就是快樂本身,並沒有獨立存在」,在痛苦的時刻意識到:「我就是痛苦本身,並沒有獨立於痛苦而存在」,此時觀察者與被觀察的對象是合二為一的,當你意識到「我」從來沒有獨立的存在,沒有一個物質的,不變的實體存在,這就是見性。

此處強調一下,見性並不意味著成佛,也並不意味著擁有神通,僅僅意味著你意識到「我」沒有實體,但是卻能見能知,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這裡面就蘊含著喜悅,但這只是瞬間的感覺而已,這個感覺也會消失。

所以即便你常常處於見性的狀態,也不會一直都覺得喜悅,因為那喜悅也一樣會消失——因「見性」而產生的喜悅,也是因緣合和的結果,也有它的「成住壞空」,然後就會看到這個世界人心的真實狀態,那時只會有悲傷,悲傷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人類的混沌無知,顛倒迷或,此時不會有喜悅,你的心是如此的悲傷,如此的無力,這才是真正的溫柔,正所謂「上善若水」,這悲傷無力的溫柔如水一樣,以這溫柔出發來應對世間,就是慈悲就是「利萬物而不爭」,因此慈悲中是有溫柔也有智慧,慈悲必須是由「無我」的體驗發出的。

而心理學中的「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整體存在狀態的認知,這個整體的狀態包括「有我」時的狀態,和「無我」時的狀態,也就是說心理學中的「自我意識」「自我概念」,是對自己整體狀態的認識,是抽象出來的。

這個比佛法中的「我」還抽象,至少佛法中的「我」的存在是以痛苦為基石的,是當「我」想要擺脫痛苦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得到,而「自我概念」「自我意識」是人思維出來的,所以它是「概念」是「意識」,但在佛法中,無論是有「我」還是「無我」,都不是概念,也不是意識,而是體驗。

所以心理學所強調的「自我概念」跟佛教中的「我」是兩碼事,跟我們的生活體驗是兩碼事,如果一個人不去思維「自我概念」,它是不存在的,雖然它包括了你的身體、特質、生活、工作……等等,只有當這個人開始評價,開始意識到有「我」在整個過程中的時候,它才存在。

但是佛法中無論「我」包括了什麼,都是「我」的整體,而這個整體就會有不同的狀態,有的時候是有「我」的狀態,有的時候是「無我」的狀態,這是你能夠體驗到的。

換句話說,心理學中的「自我」和佛教中的「我」「無我」是對於人類個體解釋的維度不同,心理學中的「自我」更抽象,更概括,而佛教中的「我」「無我」更具體,更細微,沒有誰強誰弱的問題,只是維度不同,說法不一樣,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開始回顧自己的人生,然後說:「我是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這時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自我」,而當一個人感受到痛苦,喜樂的時候,並意識到「我」是否存在時,就是佛教中所謂的「有我」或「無我」,感覺到存在就是「有我」,感覺到不存在,但是又有意識,這就是「無我」。

「無我」不是徹底的消失、不存在,而是雖然「不存在」但能說,能笑,能感受,能做事,所以在談「無我」時必須要談到的就是空明不二,有空也有明,有存在也有不存在,不二。

心理學強調自我概念,是說要優化這個人的整體,使他在工作、生活、身體、人際關係等等各各方面都獲得成長,獲得優化,而當一個人獲得成長,獲得優化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幸福,喜悅,前面說過,當一個人感覺到快樂、幸福、喜悅、專註的時候,是不會意識到有一個「我」存在的,只有感覺到負面情緒、感受、經驗、記憶等等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有「我」,所以強調自我概念,自我成長,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你能夠更長時間更高頻率地處於快樂、幸福、喜悅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是「無我」的。

於是在心理上自我發展越好的人,在修行上越是會快速進步,因為自我發展越好的人,負面的情緒越少,越平穩,內心越寧靜,越是很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越是成熟,越是有原則,越是與人有清晰的邊界,然後越是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人」與「我」的關係,所以強調自我概念,其實是一個人修行的基礎,是一個人證得無我的基礎。

因為強調自我概念,不是僅僅強調就完了,而是要不斷地進行優化,讓自我在各個方面都獲得成長,獲得喜悅,是為了修正「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語、行為、關係、等等,是為了提升對自己的整體評價和感受,而不是把它當成概念,說說就OK,否則也不必強調它,它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釋迦牟尼佛說過,人生遇到佛法,就象一隻盲龜在大海中遇到一隻木板。為什麼會這樣困難呢?我們現代人,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遇到佛法不是一件很容易很輕鬆的事情嗎?這其實是因為學佛必須是要有基礎的,而這個基礎就是此人需處於「人道」。也只有處於「人道」才能夠學佛,其他五道是不能學佛的。

佛法中有「六道」輪迴的說法,這「六道」輪迴,其實就是人類的六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只不過受限於語言和文化的發展,釋迦牟尼佛用當時在印度頗為盛行的婆羅門教的「六道」來解讀人類心裡的六種不同狀態。

事實上,當一個人喜悅的時候就是處於天道,處於天道的心會沉迷於喜樂,就是心和喜樂無法分離,這時無法認清心的本質,導致因喜樂而迷失;

當一個人嫉妒的時候,處於修羅道,心由於急於擺脫嫉妒,而生出抗拒,因抗拒而產生「我」,導致心因抗拒而無法認清嫉妒與心實為一體,這也是迷失;

當一個人貪婪的時候,處於餓鬼道,心被貪慾所控制,極力向外擴張,搜尋,攫取,而無法認清心的本質,這就是心處於餓鬼道的狀態;

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處於地獄道,心因為急於擺脫痛苦,而掙扎著與痛苦分離,但無法認清痛苦就是「我」,就是心,這時因為痛苦而執著,迷失;

當一個處於愚痴的狀態時,就是畜牲道,在畜牲道的眾生只顧眼前,沒有智慧,沒有觀察的能力,執著於身就是「我」,於是也無法認清心的本質;

只有當一個人的心處於人道的時候,才有機會依靠修行來認清心的本質,認清什麼是「我」,因為處於「人道」的心有反省能力,能夠學習和修正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被貪慾和喜樂控制,也能夠看到自己試圖抗拒和逃離恐懼、嫉妒等情緒,這才是「人道」能夠學佛的基礎。所以佛法中處於人道的我,就是心理學上自我發展良好的人——具備學習和反省的能力。

自我發展良好,並不是自我感覺良好,這是兩碼事,自我發展良好,是基於一個人對自己誠實的認知,認知自己哪裡好,哪裡不好,哪裡是需要修正,哪裡是需要保留,基於對自己行言舉止、人際關係,社會地位等等各各方面的認識。

而自我感覺好,是剎那間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會變化的,而且當一個人執著於「感覺良好」的時候,就會迷失,此時處於心的狀態處於天道,甚至於陷於「自戀」,自我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情況變化時就「自戀」的感覺被打破,痛苦立即呈現在眼前,所以《佛說入胎經》中有記載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阿難陀而讓阿難陀經歷由「天道」會直接墮入「地獄道」的故事,這其實正是我們現代人最常經歷的心理變化過程——前一秒還自我感覺良好,陷在自戀狀態里,後一秒就怒火中燒發動戰爭……

所以真的「自我發展良好」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能夠冷靜地看待自我,因此強調自我發展,會看到自己優劣,也看到劣勢,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具備反省能力,也具備修正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才處於佛教中「人道」的心理狀態,才具備了基本的聽經聞法的基礎。

所以我常說,學佛的基礎必須是心理健康,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要先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必得到健康或接近健康水平,才能夠學佛,才具備修行的基礎。而心理健康的基礎就是有良好自我發展——有原則,有界線,有自尊,有自信,有自省能力,有健康的人際關係等等,而這樣的人必然在社會生活中會獲得良好的社會職業的發展,也必然會努力經營好家庭。

所以無論是佛學還是心理學,都要求一個人要擁有健康的自我發展,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自我發展的終極即是自我實現,而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獨立、自信,擁有智慧,不會被困境所限制,不會被痛苦所困擾,能夠關愛自己,也同樣能夠關愛他人,能夠包容自己,也同樣能夠包容他人,能夠正確的認識人與我的關係……等等。

以孔子的話來說,這其實叫「從心所欲,不逾矩」,以佛法來說,這其實叫「無餘涅槃」,即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會被困住,不會被捆縛,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從這一點上看,儒、釋、道都與現代心理學是殊途同歸,並且是相互輔助。

有人說佛教主張「看淡人生遭遇」,認為佛法對匡扶人心算是「比較釜底抽薪」,但這其實只是幻覺,佛教從來沒有這樣的主張,相反,佛教主張的是在境遇中學習,也就是說要重視每一個人生遭遇,從每一個人生遭遇中修行,去成長,去認清「我」的本來面目,去修正自己。

「看淡人生遭遇」其實是暴力,是真正的自我欺騙,因為人類根本無法看淡自己的遭遇,人類只能看淡別人的人生遭遇,強迫自己「看淡人生」只會導致麻木不仁,麻木不仁不是修行,是暴力產生的結果。

修行是要讓一個人的心變得更為敏銳,而人類只有看重痛苦,才能藉由痛苦體會到心的柔軟,才能訓練心靈的敏銳。另外,「自我感覺良好」並不是發展自我導致的,是而是自我欺騙導致的,一個擁有健康的自我的人,不會迷失在感覺良好中,因為他他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他知道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他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境遇,也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也因為誠實而更機警,更敏銳。

學佛的人非常容易把佛法高看一頭,把心理學貶低一下,把儒家、道家、把一切宗教學問都貶低一下,把哲學也貶低一下,甚至在佛教徒中也一樣互相貶低——南傳的看不起學大乘的,大乘的看不起學藏傳的,禪宗的覺得其他所有門派都不行,就我能見性成佛……

但這一切都不佛法,佛教徒沒有學會釋迦牟尼佛的謙和,誠實,卻帶著自己的傲慢在學佛,這哪裡是在學佛?明明是侮辱佛法。我遇到這種人常說:行啊你,比釋迦牟尼佛還傲慢呢?

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似乎心理學有不究竟的地方,但其實真正不究竟的是人心,你以一個不究竟的心來看佛法,佛法一樣是不究竟的,而你之所以還願意說佛法是究竟的,不過是迷信而已,你自己並沒有證得,並不知道佛法是否真的是究竟的,不過是人云亦云而已,所以才看世間其他一切學問、宗教、哲學等等都是不究竟的,但其實如果你是佛教徒,你需要反省的是到底是人家不究竟,還是你的眼看不到究竟?

其實以我個人淺見,很多國外的心理學家都是非常牛的修行人,他們所講的理論,他們所證得的結果,所談及的方面,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有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相似的,我們需要知道,佛是在世間成的,而在世間成的佛,以一個凡夫的眼是看不見的,因為凡夫的眼前往往有著恐懼、帶著傲慢和偏見。


推薦閱讀:

95後 00後基於什麼心理喜歡看彈幕的網站?
孩子被父母恨是怎樣的體驗?
溥儀買門票進 紫禁城 的時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博士讀得不開心,如何是好?
喜歡穿藏青色、深藍色衣服鞋子的人是什麼樣心理?

TAG:心理 | 佛法 | 禅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