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之虎(一)
前言
44年的春季,匈牙利軍隊便做好了從德國人手裡接收一批虎式的準備。這些虎式有的來自波蘭薩諾克(Sanok)的維修廠,其他的則是由509營移交來的。至於車組人員的訓練大多都交給了當時留在科雷馬(Kolomea)的503營來進行。
訓練中使用的虎式來自503營的貝克裝甲團/米特梅爾戰鬥群(Regiment B?ke/Kampfgruppe Mittermeier),而更進一步的訓練則是在44年夏於匈牙利的倫貝格(Lemberg)由509營來進行培訓。
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匈牙利人受訓的照片都被證實了是來自503營培訓時期的,那時訓練時使用的虎式的型號有來自被薩諾克廠修好的早期型虎式,以及一些中期型和後期型。
一
在44年初,東部戰線就被無情推到了喀爾巴阡山(Carpatians)的東北部,已經對匈牙利的邊境造成了威脅,因此匈牙利的最高領導人被嚇哭了,趕緊動員匈牙利第二裝甲師開始行動。這個單位里最強的部分是匈牙利第三裝甲團,裝備有75mm 41M L/25 的突朗 41M (41M Turán )和40mm 41M L/51 的突朗 40M(40M Turán)。
原本這個師是計劃放在匈牙利邊境的,但是德國人在44年的3月19日無情佔有了這個國家,德國人對匈牙利皇家護衛軍的控制力日益變強,因此在3月29日,第二裝甲師受命去填上德國北部和烏克蘭南部之間的缺口。這個裝甲師被劃歸到匈牙利第1集團軍名下,駐紮在喀爾巴阡山外的加利西亞(Galícia)。
在4月5日到11日之間, 第二裝甲師被運到了他們預定的集結地——一個靠近斯特雷伊(Stryj)的地方。從這地方開始,第二裝甲師就得靠自己長途行軍跑上250~300公里到博列霍夫-達利納防線(Bolechow-Dolina)去。而時值融雪之際,道路泥濘難行,當他們終於到達博列霍夫-達利納之後不久,便馬上接到了任務,因為德國人根本沒有在這裡部署兵力,在這條防線上,長達60~70公里的地段里,可以說是一個人都沒有!
第二裝甲師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便是拿下斯坦尼斯勞-達地拉登(Stanislau - Delatyn)公路,並確保比斯特里查河(Bistrice)的橋頭堡,而為此他們將要更加地深入,將戰線向前推進。
在4月19日,第二裝甲師成功地完成了這項任務,他們拿下了納迪維爾納(Nadworna),並在比斯特里查河東部又建了2個橋頭堡。這是 突朗 的首次作戰,儘管他們成功打掉了2輛T-34,這次戰鬥也使匈牙利人認識到了 突朗 在裝甲和火力上都不算好。在1500~2000米的距離上,T-34便能擊穿 突朗,而突朗 41M卻只能在600米的距離上打穿T-34,至於突朗 40M,則要把距離拉到400米才能打穿T-34。
二
作戰的第二階段在喀爾巴阡山脈森林的東部展開,意圖是奪取科雷馬(Kolomea)。然而泥濘的森林地形阻礙了匈軍車輛的腳步,突朗坦克由於其窄小的履帶而遭遇了同樣的問題。
為了維持補給,匈牙利人不得不將突朗坦克投入到各種牽引車輛,運輸物資的工作中,突朗坦克的可動率也因此而惡化了。
這次自44年4月20日發起的失敗進攻在斯洛波達的列斯納( Sloboda Lesna) 以西2公里處破產,蘇維埃擊碎了匈牙利人的攻勢。飽受重創的匈牙利第二裝甲師在5月4日從前線撤出,這支隊伍終於獲得了自作戰開始以來的第一次休整,而前線的一切作戰計劃也暫時停止了。
第二裝甲師的指揮官對這支隊伍的表現十分滿意,而北烏克蘭集團軍的指揮官莫德爾將軍也承認,是匈牙利的行動讓俄國人停下了腳步,他認為匈牙利的裝甲部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如果他們能拿到更好的戰車,這支隊伍就能發揮出更多的作用。
因此莫爾德下令加強匈牙利第二裝甲師的實力,並用德國的戰車補充了它之前的損失,這些戰車之前曾為德國部隊效力,這一舉措讓匈牙利第二裝甲師的實力更進一步。
三
匈牙利第三裝甲團在納迪維爾納(Nadworna)接收了一批德軍戰車,包括12輛四號,10倆三突以及10輛虎式。這些車輛無一不是「問題兒童」,與之配套的只有最重要的工具,大修要用的車間設備與備用零件?不存在的。
至於匈牙利人是在作戰期間短暫地接受這些戰車亦或是永久接收?這個問題也許永遠沒有答案,因為沒有任何關於這些的書面證明。但無論如何,這些車輛仍保留著原先的德國塗裝,炮塔編號及國家標識。
被接收的虎式原先隸屬國防軍503重裝甲營,經歷了德涅斯特河與博格河( Bug and Dnester rivers) 沿線的戰鬥。
推薦閱讀:
※若德國生產了五萬輛虎式坦克,他們能不能贏得二戰?(不考慮後勤問題)
※對魏特曼的採訪
※匈牙利之虎(二)
※送往繁星 (一) —— 科勒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