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的榜樣!有哪些途徑可以幫助我們父母完善健全人格?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每個人的做人處事方式,都在暴露出他的「人格」。
曾經的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也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數,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即使一個人讀了名校,獲得了高含金量的學歷,找到了體會的工作,取得了某種世俗成功或看上去贏得別人尊重……這些也不足以說明一個人具備完善的、健全的人格。
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會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欠缺的人格。
對於「健全人格模式」也是沒有具體標準的,關鍵在於是否可以把握自己做事的尺度和處理問題的態度。而且,我們還需要讓自己融入社會中去,向別人學習,讓周圍人身上的健全來補充我們自己的殘缺。這種向著健全人格去完善的過程,會貫穿於我們一生,甚至會沿襲到下一代。
一個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成長,如果沒有完成人格的塑造,這個孩子長大後進入婚姻生活,也是會帶著這種欠缺的人格,和丈夫、孩子相處,以及教育孩子,許多問題也會不知不覺的冒出來。
曾有家長在微信文章後面的留言中說,對於成人要如何做出改變?我想說的是,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改變,都應該是自己有意識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而這恰恰是許多人所忽略的。
於每個人而言,人生的過程,也是人格修鍊的過程;而我們的教育,也不是某個方面的教育,應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
健全人格的完善,就是培養有利於德行、創造性、幸福感成長與發展的積極人格特質,而健全的思維也非常重要。
比如:有健康的體魄、愉快樂觀的情緒體驗和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有良好、穩定、協調的人際關係,有獨立的自我意識,有責任感和創造力,努力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等等。
下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途徑可以幫助我們父母完善健全人格,做好孩子的榜樣!
1、父母擁有革新自己的意識
健全的人格,首先要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也要能常常反省自己。認識自己、革新自己,改掉自身的毛病和習氣,剋制物慾、私慾,排解各類煩惱,成就自己,達到人格的圓滿和完善,待人處事的圓滿。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許多毛病,也是需要反思和觀照自己;當家長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教育自己;當家長想要孩子改變,也是需要改變自己,不斷的完善自己的人格。養育孩子,無疑就是父母們完成健全人格的一場修鍊!
2、父母擁有美好思維
好思維,好人生,父母的意識思維會影響孩子,所以父母需要有一個好思維。
我們要假定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學會把人生困頓、挫折、苦難當做寶藏,轉化為成長的台階。新加坡勵志講師黃繼志先生認為,想活得開心快樂,要用信念來塑造積極心態。凡事他都能從「開心」、「成長「、「感恩」裡面找到事情的正面動機。比如,這件事使我開心,所以我感恩,我感恩,這就是成長了;這件事使我成長,所以我感恩,我感恩,這就是開心了;這件事使我感恩,所以我開心,我開心,這就是成長了……這種知足並感恩的美好思維,確實能夠幫助塑造樂觀的積極心態。
黃繼志先生的開心法寶還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們永遠能找到更好的辦法去做同樣的事情」。他用了「我們」這個詞而不是「我」,鼓勵我們要學會運用集體的和他人的力量。
3、給孩子一個樂觀從容的榜樣
人性不能扭曲,長期遭受迫害,人格的心理屬性變異(心理疾病),會導致人格缺陷。把心門打開,保有樂觀開朗,擁有從容感恩的心態,把光明請進來,照破黑暗,讓內心的情緒平和流淌,寧靜能生智慧!
據心理學家表示,人的情緒是具有傳染性的,父母的樂觀或悲觀對孩子的人格都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因為「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所以,幫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父母在孩子面前須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4、健康的體魄必不可少
人格健全,不僅是知識層面的,更是身心上的健全,身心相互影響,身體在影響情緒,所以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運動,還可以在生活注意飲食清淡,減少心中雜念和慾望,以此來調整身心健康。
5、美好家庭生活從好習慣開始
不要小看生活中細節之處的好習慣,它能夠幫助我們提升生活質量,增進幸福感。在雜亂無章的空間中生活會產生壓力,居住處適宜很有必要。物我不二,保持物理空間的有序同時也可以幫助保持心理空間的有序。
居家的整理,可以本著這樣的簡單原則:對於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不買、不收;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遠離物質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執著,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當你把屋子整理的井井有條時,你同時也把自己的種種事情和過去都整理好了。這也是屬於革新自己的一部分。
6、教孩子做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人
美國塔夫斯大學教授理查德?勒納爾的「5C」理論廣為流傳,他提出,在青少年身上有五個閃光點,分別是能力(competence)、自信(connection)、聯繫(connection)、品格(character)和關懷(caring),但勒納爾又說:「其實用一個『C』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奉獻(contribution)。」
也由此可見,「奉獻」是我們發展人格健全必不可少的,也可以換句話來說,就是「奉獻」精神將會幫助我們發展能力、自信、品格等等。
「奉獻」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以小見大,可以從身邊做起,尊重父母,孝養父母,甘願為家人付出;觸及別人的生命,長養慈悲心,關懷和幫助他人,多存善心,樂於做善事,這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當然,父母想孩子擁有這樣的美好品質,必須自己去實踐,成為孩子的榜樣;而想獲得智慧和幸福,原則規律也很簡單,關鍵在於是否有一顆謙卑誠懇的心,在生活中踏實的做到,讓待人處事圓滿!人格越傾向健全,越容易獲得人生的幸福!
推薦閱讀:
※驀然回首才想起家裡的父母
※為什麼厭惡體罰的孩子長大成為父母了依然會體罰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14歲左右)培養正確的性觀念,戀愛觀和愛情觀呢?
※跟父母相處特別壓抑,好想能離他們多遠就多遠,我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