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每天要吃三頓飯?

Chong:#腦洞#人的三餐時間為何這樣規定?

歷史上主要出現過兩餐制和三餐制這兩種餐制,中國古代採用兩餐制的時候,人們會在辰時(上午7到9點)和申時(下午3到5點)各進一餐,分別稱為朝食和晡食。

生產力水平是決定人一天吃幾頓的重要原因,兩餐制是一種比較適合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的飲食制度。在農業是支柱產業的的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常見的生活方式。所以,選擇在天亮之後的辰時和天還未黑之前的申時吃飯是比較合理的。

而白天由於要在田間幹活,方便起見,中午也就不吃飯了。不過農忙時期,由於勞動量的增加,人們會在兩餐之間加一頓不算正餐的點心。

因此,古代並沒有午餐的概念,這一點可以從方言中得到驗證。例如,粵語中的「食晏」一詞,在古代指的就是下午的那頓飯。再如,在崇明方言中,午飯被稱為點心,也表明其一開始並不是作為正式的一餐出現的。

沒有光照條件,外加長期的宵禁,也是採取兩餐制的重要原因。吃飯是為了提供人活動所需能量,沒有夜生活的日子,只吃兩頓也足夠了。

在那時,多餐不僅僅是為了滿足食慾,更是一種地位象徵。在普通人的經濟能力一般只能負擔得起一日兩餐的時候,皇帝、貴族往往在正餐之外還會有各種加餐。

當南方迅速富裕起來之後,也從兩餐制變為了三餐制。根據《清稗類鈔》中關於食俗的記載:「我國人日食之次數,南方普遍日三次,北方普遍日兩次。」

至於兩餐制到底何時轉變為三餐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三餐制從春秋戰國時就有了,也有持漢唐說的,最晚的則認為直到元代才有三餐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兩餐制發展為三餐制是一個漸進、並行、範圍逐漸擴大的過程

從只有官方的午餐記載,到小說、詩詞中也開始出現午餐的身影,例如白居易的詩:「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都反映了三餐制在不斷擴大。

兩餐制、三餐制還會根據農閑農忙而出現時期性的變化。農忙的時候加餐,吃三頓,農閑的時候則只吃兩頓。

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制定固定的工作、休息時間就有了實際的需求。吃幾頓、什麼時候吃都要跟著大部分人的習慣來。八小時工作制確定後,絕大多數人都過著八點上班、五點下班的生活,於是,在上班之前、午休和下班之後吃飯也就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不過到了現在,隨著人們工作時間變得更有彈性(主要是加班),或者出於減肥、健身等原因,也不一定會選擇按點吃飯了。在吃飯這件事上,人們變得越來越自由,一日兩餐或者餓了就吃都能成為你的選擇,這也讓深夜食堂的存在成為可能。

參考資料:

1.《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研究》,楊竣淇,《藝術科技》,2016年4月

2.《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傳統》,於世謙,《復旦學報》,2002年9月

3.《中國人一日三餐「史考」》,倪方六,北京晚報,2015年3月20日

4.《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日三餐的?》,維舟,澎湃新聞,2015年7月14日

出品丨視知TV 作者丨猛猛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知識看得見。

推薦閱讀:

天天上班趕時間,早飯都不怎麼吃了,午飯湊合著吃,晚飯吃好多!感覺這樣很不健康。一日三餐要怎麼調節呢?
兩個人吃,有什麼家常食譜呢?

TAG:一日三餐 | 美食 | 中国古代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