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瓦匠 最後1個也將消失了嗎
青瓦是一種通俗叫法,是建土房的必須品,青瓦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房子是否住得舒適、舒心。因此,千百年來,瓦匠在農村是很走俏的職業。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住房習慣的改變,如今的農民建房更多的使用了鋼筋混凝土作材料,屋頂也不再需要用青瓦遮蓋,所以現在新建房屋基本不需要使用青瓦了。
之所以還有人在做青瓦,大多也只是為以往修建的土牆房在修補屋頂、需要添加青瓦時提供一些瓦片。
[ 傳統瓦坯製作工藝 ]
製作工藝流程:踩泥→上泥胚→瓦胚加工、整形→卸胚→瓦胚晾曬→裝窯→燒制→出窯
坯泥製作是第一關。打磚瓦的泥土是用一種粘性很強的黃泥巴。首先挖一個料坑,這個料坑是直徑約十米左右的圓坑。先把地表面不能用的沙土和腐泥土挑走,然後把坑挖一米深。
能用的粘土留下,不夠的再從其他地方取土倒進坑內。料坑要用水泡兩三天,然後趕兩頭水牛進去、牽著水牛在坑內轉圈用水牛踩、直到把粘土踩勻,粘土要像和餃子面一樣可以擀餃皮了才行。
這種坯泥用鋤頭是挖不起來的,只能用一種專門切割坯泥的弓子的工具來進行切割。這種弓子選用的是彈性忒好的小樹做弓把,用細鋼絲做弓弦。
用弓子把坑裡的坯泥切割下來,背到工棚里碼在坯泥檯子上。碼泥時要把泥打緊,不能有縫隙,外邊表面用板子拍打平整,用潮濕的草帘子蓋著,防止水分過早流失。
做瓦坯是一個轉盤上放一個桶瓦模具。有一點像老式木製水桶用多塊木條鑲起來的,只不過沒有桶底。
製作瓦坯時,是用鋼絲弓在泥坯料上切割一塊厚約1cm寬有30cm長60多cm的泥坯料,並把它包在瓦模具上把接頭處的泥壓緊粘牢,去掉多餘的泥料然後用左手轉動模具盤,右手用一個弧形工具上下不停地打壓坯泥,並抹平坯泥,還要不時的沾點水磨光表面。
用一根帶釘子的標杆在轉動盤時,把超過瓦長度的泥坯料劃齊。因為模具桶有三條凸起的木棱條,把瓦坯分成了三塊瓦坯,鬆開模具就能將瓦坯提起來。
離開工作台把瓦坯輕輕地放在平整好的平地上,鬆開扣卡,瓦坯就放在平地上了。
瓦坯要用一個鐵針趁瓦坯還沒有完全乾透時,順著瓦坯裡面的三條棱印都劃一下,等瓦坯干透了,雙手從外面輕輕地一拍、瓦桶就散開成了三片瓦坯。
若不小心力氣大點瓦坯倒在地上就打碎了,白費了功夫。
瓦坯風乾後要搬到旁邊的場地上碼起來,進一步風乾等待進磚窯燒制。這時千萬不要遇上老天下雨,雨一淋,磚坯、瓦坯泡軟了又成了一堆泥。為了防雨常用草帘子或塑料布蓋好。所以一般在旱季少雨季打造瓦坯。
燒制瓦窯是古老圓形窯。就是抗日戰爭故事片中,日本鬼子被八路軍堵在破窯里被擊斃的那種磚窯。風乾後的瓦坯要碼在磚窯里。一般先把瓦坯一層一層的堆碼,而且層與層之間、行與行之間都要留煙火道。
最上面留一個井口大的煙口,周圍用泥土封死。在過去沒有煤,都是用柴燃窯。由於要用大量的木柴,要進山上砍伐大樹,把大樹砍倒並劈成一塊一塊一米長的木柴、碼成一丈長一人多高的柴垜子。
手工制瓦在我國歷史悠久,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已經被機器代替。圖片中的師傅都快二十年沒有做過瓦了。
本圖片是師傅為了留下一個永久的記憶而專門進行的一次場景再現,為了儘力還原真實性。
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這種傳統的製作磚瓦的工藝幾乎都看不到了。傳統的瓦片在新建住房上已經用的很少,目前傳統的瓦片主要用在老房子的維修上,需求量也越來越小了。
現在仍然在青瓦製作一線的瓦匠們,年齡都在已在60歲左右甚至年過七旬,他們都沒有帶徒弟,而他們的子女,要麼外出打工,要麼不願意學習青瓦製作技藝而從事其它職業,瓦匠作為一種傳統技藝、作為時代的產物,淡出人們視線已為時不遠了。
傳承千年的制瓦工藝即將面臨失傳,農村也逐漸用水泥、砂漿澆灌房屋的樓板,代替了傳統的桶瓦和青磚。小巢不禁感嘆這種傳承千年的傳統工藝也該進歷史博物館了。
歡迎粉我,有粉必回。
更多關於匠人的系列文章,請關注wx公眾號:寶慶故事會
---END---
來源:最陶瓷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展現出『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
※「基本款」書盒也有講究
※工匠精神
※傳統的手工工藝離我到底有多遠?
※一句話形容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