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行走山水間的夜間影院,點亮了那一代人
燈亮起,幕布上展開了一個世界。
兒時最期待的便是每周的露天電影。在那個電視不普及的年代,電影還是很吸引人的。記得那時候,早早搬把自家的板凳,選個恰好的位置,和著輕爽怡人的風,聽著悅耳的蟬鳴鳥叫,任電影中的畫面在眼前一幀幀閃過,與鄰里鄉親一同浸入電影情節之中。在場的男女老少,或喜或悲,或笑或哭,一樣的電影,不一樣的感受。兒時看的是一種氛圍,現在回憶起來,更覺得是一種年代感。每個年代都有它的獨特印跡。
如今隨著科技發展,放映機重量因改良而變得輕巧,更便於攜帶放映,但露天電影已然淡出了生活,餘下的僅有鄉愁般的懷念。有這麼一個人,不止於懷念。他將這種懷念落到了實處,用最原始最質樸的方式,將一個個精彩的小世界投射到幕布上,讓露天電影在八都的各個村鎮間行走著。
十幾年前,因鄰居一句「村裡好幾年沒放電影了」,便成立了電影放映隊。當時隊里人不多,就兩三個,雷明祥是唯一固定的人員。幾十年如一日,他的足跡遍布八都鎮。
少數的流動人員里,有一個則是雷明祥的妻子雷美鳳,「一個人怎麼放?放映補貼又養不了家,要自己掏了四五萬塊錢去買數字機,我到現在還想不明白。我更多的是擔心他的安全,有些村莊偏僻,有手機也沒信號,一個人摸黑,我心裡總是不踏實。」儘管嘴上說著不明白,但只要有空,丈夫去放映電影時雷美鳳總要陪同著,用行動默默支持他。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國大地,在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電影也張開了翅膀飛入了各個鄉村。那時候看露天電影是不用錢的,看電影的費用由單位或者個人承擔。猶記得,每當聽到哪裡有放電影的消息,十里八鄉的人們成群結隊趕來觀看,其中不乏走了十多公里而來的村民。而現在,打開電腦掏出手機輕鬆一按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精彩電影,現在的孩子很難體會到當年我們看電影的興奮之情。
如果說現在去迪士尼遊玩是孩子的狂歡,那麼以前看露天電影是我們那輩人的狂歡。物以稀為貴,那時的我們倍加珍惜每次有電影看的機會。電影放映隊的人一進村,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像逢年過節一樣興奮。電影還沒開始,電影屏幕前已經坐著密密麻麻的人。那時候,電影的放映設備都靠肩挑手提。電影放映人的一根扁擔,挑著的不僅僅是放映設備,亦是村民們勞作一天閑暇鬆快。
電影技術越來越發達了,各種影城遍布城市中心。人們可以選擇去萬達影院,可以選擇去橫店,也可以選擇去人民影院。只是很難再見兒時的露天電影。有時候就想帶著孩子去看場露天電影,告訴他我們童年的模樣。
因為各種機緣,再次遇見了雷明祥。他依舊抱著放映設備,穿行在八都鎮的25個村子裡。每個月,堅持一個村至少放映一部電影,把電影送到老百姓家門口。一個人放電影,幾個人看,但只要還有一個觀眾,雷明祥就堅持把電影放映完。也許很多人認為雷明祥太過於偏執了,但我總覺得人總得堅持些什麼,比如小愛一直堅持挖掘寧德人文歷史。歷史不該被遺忘,歲月不該被埋藏。無論外界喧囂浮躁,內心守住一方凈土才為好。
板凳排開,熒幕拉起,電影開場。 漆黑的夜晚,打開的電影放映燈,就像一隻夜空中發亮的螢火蟲。不論颳風下雨,每個夜晚這束光總會在八都鎮的某個村莊亮起。而你,有多少年沒看過露天電影了?還記得那時和露天電影有關的故事么?不妨留言和小愛說說,共憶那段泛黃歲月。願你的好故事不被埋藏!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寧德電視台·《多彩畲族》丨圖片來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