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日」該唱啥?
2017年6月7日,CCTV戲曲頻道《空中劇院》欄目播出了《非遺戲曲劇種名家演唱會》,本來這台節目是2015年11月10日,由文化部非遺司、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延遲到現在才播,自然是為了迎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每年6月第2個星期六)。
演唱會上,有來自14個劇種的19個演員演唱了17個節目。既有觀眾熟悉的崑曲、越劇、秦腔、川劇,也有相對小眾的閩劇、揚劇,還有不屬於漢族戲曲系統的藏戲,參與者既有中年演員,也有滿頭白髮的耄耋老人。
節目單如下:
這台晚會以傳統劇目為主,即便是歷史很短的越劇和黃梅戲也搬出了《紅樓夢》、《盤妻索妻》、《天仙配》等「祖宗戲」,評劇則演出了幾乎與劇種同齡的《楊三姐告狀》。這些傳統劇目讓人盡情領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尤其是崑曲名家汪世瑜的《西園記》、蔡正仁的《琴挑》、川劇名家曉艇的《問病逼宮》,大氣沉穩,古色古香,不負「非遺」之名。
川劇《問病逼宮》不過,我有個疑問,李政成的《縣長與老闆》、歐凱明的《刑場上的婚禮》、李梅的《大樹西遷》、李樹建的《程嬰救孤》和陳智林的《易膽大》,攙在這裡算什麼呢?這不是「現代戲演唱會」、「新編劇目演唱會」,這是「非遺演唱會」啊!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指「來自某一文化群體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根據,由某一群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並被認為是符合群體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特性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他方式口頭相傳。「
滿足」非遺「要有三個條件:一是以傳統為依據;二是能夠表現某一群體的文化和社會特點;三是通過模仿等形式口頭相傳。顯然,這三個條件以上五個節目都不符合。這五個劇目完全是新創劇目,沒有任何傳統依據;風格十分雷同,基本擺脫不了新編戲」言詞空洞、唱腔無味「的毛病,也就不可能表現各自的劇種特色;更不可能被人模仿和傳唱。
《縣長與老闆》、《刑場上的婚禮》、《大樹西遷》是主旋律頌歌,唱詞是政治用詞的堆砌,唱腔則是清一色的大吼大叫,毫無戲曲韻味;《程嬰救孤》繼續著李樹建的狗血風,他辛辛苦苦「以淚洗面」了十幾分鐘,還不如加唱的一小段《大登殿》醒脾。《易膽大》與後邊同劇種的《問病逼宮》一比,審美品位判若雲泥。
這幾段戲時間都很長,《縣長與老闆》唱了8分鐘,《大樹西遷》唱了10分鐘,《程嬰救孤》唱了12分鐘,而「國寶」汪世瑜的《西樓記》只有6分鐘,蔡正仁的《琴挑》僅2分鐘。戲好不好,真的不在於台上多站幾分鐘。有這幾分鐘,唱唱自己劇種的骨子老戲不好嗎?
整台晚會的觀感是分裂的,傳統戲,無論是哪個劇種,音樂和唱腔上都給人一種沉隱、舒緩的美感,最令人驚喜的是川劇名家曉艇先生,他滿頭白髮,襯著一條火紅的圍巾,乾淨漂亮,一段胡琴戲《問病逼宮》,且唱且作,表情豐富極了,不但活畫出楊廣的好色,猥瑣中還帶有點幽默可愛;而新編戲則讓人覺得急躁、虛假,李梅的《大樹西遷》聽不出板式、聽不出聲腔,從頭到尾飆高腔、越飆越高,最後一句乾脆吊起來不放下,聽得人很不舒服。
http://tv.cctv.com/2017/06/07/VIDEXRV0MBtUB2z2RF3Ja33P170607.shtml李梅《大樹西遷》聯合國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 是希望人類在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不要忘記祖先留下來的美好的精神遺產。但這樣一部好經,卻被我們的和尚念歪了。「非遺」已經成了地方部門政績的搖錢樹,傳承人的選擇唯名氣和獎項論,而不看他們繼承了多少遺產;管理部門撥款到手便撒手不管,圖個虛名。甚至有人以權謀私,把用來搶救傳承的資金,花在自己毫無藝術價值的私房戲上。這次活動的主辦方文化部非遺司、中國戲曲學院都是國內最高的專業部門,他們不專業、敷衍的態度暴露出了我國「非遺」保護現狀的冰山一角。
《現代漢語詞典》「遺產」一詞的解釋是:「死者留下的財產或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或物質財富。」敬告一些從業者,哪怕你們成了遺產,你們那些戲也不會成為遺產。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蘆笛說戲
推薦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什麼作用?
※7個月後,我們跪著看陳道明那次的發飆
※筷子能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