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謙是一種過時的套路
P1
最近我單位里搞了一個類似「最佳員工」的評選活動,我們兩個小同事獲獎。他們寫好獲獎感言給我看,兩個人寫得完全是兩種風格。頭一種充滿自謙之語,諸如「我有點不成熟的經驗」、「我做的還很不夠」之類的,另一種完全沒有這種話,直接講起自己的成績來。
按說頭一種應該會得到大家的青睞,其實不然。這種自謙的話聽得太多太膩了,而且往往不合時宜。對於這種類型的活動,因為你有優點、有成績才選你出來,你卻要說自己沒經驗、不到位,不就是說主辦方看走了眼么?好在這種話沒人較真,大家都自動屏蔽了。
大家時間都很寶貴,還是直奔主題好啊。
P2
孩子的爺爺跟孩子說,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前,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一點,先打一個預防針。比如先說「我有點不成熟的意見」,因為你有言在先,果真別人覺得你的意見不成熟,也不會過多計較,畢竟當事人已經承認自己「不成熟」了嘛。老爺子大概也希望通過這麼教育,培養出孩子的謙謙君子之風。
自謙之語,其實是一種「讓步」的智慧。自我推薦也好,發表意見也罷,先唱個低調,讓別人沒有了抓小辮子的興味,才能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說的重點上來。說白了,這也是一種經濟思維。通過避免一些對細枝末節的爭論,降低了整體的成本。
P3
但是有時候,這種自謙並不適用。比方我就看到孩子的爺爺教孩子,上課回答老師的提問,也要先說「老師,我可能說得不對,我覺得如何如何」。其實回答問題的目的就是得到老師的反饋,先打個前站就有些迂腐了。
孩子聽了爺爺話,一開始他很不願意,覺得這種話「說不出口」,但是受到爺爺的再三鼓勵,他還是這麼幹了一回。下課以後,他被同學說「裝」,還有人說他「不懂還要出風頭」。
我跟老爺子說,這種說話方式,孩子長大自己會摸索。畢竟環境造就人,這麼說有用他就會這麼說,沒用甚至有副作用,他就不會這麼說。
P4
老爺子感嘆,現在的人說話都太直,不知道謙遜,不會拐彎。他去參加組織活動,表達了自己的一點想法,先說了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成熟,結果還是被小青年當面駁斥。回家以後他就生悶氣。
我跟他說,你這種說話方式,對聽眾要求太高。人家必須得從非常積極的角度去理解你的話。這等於你一開口就在給人家提要求。但凡討論,大大方方亮出你的觀點,把氣場拿出來,該爭就爭。現在的人,不拒絕爭論,但就不喜歡套路多。您老這套路,太多了。
P5
我小時候,長輩總是教導我謙虛。特別是在語言上,不能明目張胆地表揚自己,不能完全暴露自己的意見和企圖心。講究說話一定要有讓步的智慧、迴旋的餘地。
問題是,我這麼說,別人不吃這一套。積極的人,聽你的話聽本質,自動過濾那些虛頭八腦的東西;消極的人,不管你說什麼話,他都要從裡面挑些毛病。你自謙一下,反倒勾起了他抓你把柄的慾望。
所以我跟孩子說,表揚自己也好,表達觀點也罷,大大方方亮出自己的觀點,不要遮遮掩掩。別人的不同意見,你覺得有用就採納,沒用就不搭理。我們從經濟的角度看,直接快速得到外界的反饋,不斷修正自己,才是屬於互聯網時代的謙虛精神。
老爺子聽了我的話,不由自主地搖頭反對說:「說話不能太直接!」
「爸,你怎麼沒說你這個意見『不太成熟』?」
=END=
本素材由 不掩飾當大作家二哥的企圖的 >大江健次郎<提供
歡迎關注愛童言微信公眾號,id: arhats500,所有喜歡理性探討育兒話題的知乎家長都在這裡啦!
推薦閱讀:
※目前很多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會為了孩子的姓氏問題而爭執么?如果有這樣的現象發生該如何處理呢?
※五歲半的孩子特別容易生氣,很小氣,表現很明顯,如何教育?
※「女人要什麼人權?生孩子就好了啊!」 直男癌的世界我不想懂
※寶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過程——吃好第一頓飯
※「比較心態」下的孩子,容易陷入的一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