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面料中的「軟雕塑」

  面料再造是一項創意性強的面料設計,它的設計原理是以「三大構成」和「基礎圖案」為基礎,準確地說是將立體構成的概念實施於材料的二度創造,是「三大構成」的學以致用,也是各種藝術門類知識的沉澱和發揮。面料再造在形式美法則和現代設計基礎「三大構成」的導航下,能使設計師在創作中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從服裝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服飾藝術單純地在造型結構上進行突破和創新已力不從心。因此服裝材料的開發和創新變得越來越重要,現代服裝設計趨勢是以材質為構思創作源,比拼材料的創意設計,通過材料來表現其設計特色的時代。而服裝面料的再設計無疑又為服裝設計增加了新的亮點。

  服裝面料處理方法 一般所採用的方法是:堆積、抽褶、層疊、凹凸、褶襇、褶皺等,多數是在服裝局部設計中採用這些表現方法,也有用於整塊面料的。具體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面料形態的增型處理:一般是用單一的或兩種以上的材質在現有面料的基礎上進行黏合、熱壓、車縫、補、掛、綉等工藝手段形成的立體的、多層次的設計效果。如:點綴各種珠子、亮片、貼花、盤綉、絨綉、刺繡、納縫、金屬鉚釘、透疊等多種材料的組合。

  面料形態的減型處理:按設計構思對現有的面料進行破壞,如:鏤空、燒花、爛花、抽絲、剪切、磨砂等,形成錯落有致、亦實亦虛的效果。 面料形態的鉤編處理:各種各樣的纖維和鉤編技巧,如以不同質感的線、繩、皮條、帶、裝飾花邊,用鉤織或編結等手段,組合成各種極富創意的作品,形成凸凹、交錯、連續、對比的視覺效果。

  面料形態的綜合處理:在進行服裝面料再造設計時往往採用多種加工手段,如:剪切和疊加、繡花和鏤空等同時運用的情況,靈活地運用綜合設計的表現方法會使面料的表情更豐富,創造出別有洞天的肌理和視覺效果。

  服裝面料再造方法 :從平面化走向立體化:對一些平面材質進行處理再造,用摺疊、編織、抽縮、皺褶、堆積折襇等手法,形成凹與凸的肌理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觸摸感覺;把不同的纖維材質通過編、織、鉤、結等手段,構成韻律的空間層次,展現變化無窮的立體肌理效果,使平面的材質形成浮雕和立體感。

  從具象走向抽象:提取、變形抽象、裝飾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再靈活運用重複分割、漸變、迴轉、造疊、重合等多種構成手法,把抽象圖形通過有規則或無序的排列組合,運用在面料材質上,演繹出疏鬆的空間感或規則整齊或零亂交錯的節奏韻律感。

  從單純走向組合:多種面料的組合,也是服裝面料再造中一種很重要的表現思路與形式,把不同質感的材質重合、透疊,也能產生別樣的視覺效果,在豐富華麗的材質上,籠罩一層輕柔透明的薄紗,帶給人一種朦朧嫵媚、別具風格的美感。

  從手工走向現代:現代服裝面料再造在製作上利用新型科技的手段層出不窮。在製作表現手法和面料後期整理工藝技術方面,從傳統的手工藝印染、刺繡等拓展到使用大機器印染、電腦織機、電腦刺繡、電腦噴印、數碼印花等現代科技手段。

  從有序走向無序:在服裝面料再造過程中,設計師已不僅是被動從事操作,而是將製作的過程轉為創造性活動,對面料進行反常程序的改造,吸收和創造一些新的製作方法,在無序中展現自己獨特的表現語言。

  從單一走向多元:材質的選用,從原始單一的棉、麻、絲等向多樣化新型材質拓展,如模擬化纖、改良纖維、功能性纖維、抗紫外線纖維、大量合成纖維、有機化學纖維、金屬、玻璃等人造纖維被廣泛使用。

  從單軌走向多軌:服裝面料再造的改造製作手段,從比較狹窄的編結、織綉、滾邊等傳統工藝手段,拓展到鑲飾、環結、覆蓋、重疊、纏繞、色裹、粘貼、絎縫、摺疊、堆積、鑽孔、壓花、飾邊、拼接、鏤空等多種處理方法和工藝,形成各種效果。

  從傳統走向現代:傳統的材質改造一般在衣襟、胸前、後背、袖口等部位,在平面材質上用綉、補、挑等方法,製作一些紋樣圖案,從而表示出不同的層次變化。現在,個性化的表現手法就更為豐富,如在毛皮上打孔,在局部地方精緻地裝飾珠串、流蘇、仿金屬片、塑料等,形成特殊的形式美感。

  來源:網路

  編輯:布聯網

  海量精品面料批發採購,盡在現貨面料交易平台——布聯網_一個只交易現貨面料的平台


推薦閱讀:

什麼是重磅真絲?重磅真絲有什麼特點?
傳統生意可以在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上做怎樣的創新?
號稱一件永遠不會髒的白襯衫(超級防水、防生活污漬、透氣性、耐久性)靠譜嗎?
關於灰色T恤布料紡織和染色問題?

TAG:服装设计 | 服装面料 | 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