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i·寧德] 回溯兩宋,尋朱熹印跡,看閩東朱子門人

早在朱熹入閩之前,理學在閩東已經很有基礎。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古田人太學生邵清就曾前往關中,跟隨哲學家張載學習《易經》,返回古田後在館崎築房讀書,家裡藏書達千餘卷,人稱「八行」先生。邵清之後,其子邵整、從孫邵景之,憑藉家學的有利條件,以師友相事,教授生徒百餘人,並和同鄉學者蘇大璋一起探討理學道理,弘揚朱熹學說。

宋慶元二年(1196年)十二月,御史沈繼祖羅織朱熹十條大罪,朱子學說被指斥為「偽學」,於是朱熹被罷職,其弟子蔡元定被押道州管制,即史上的「慶元黨禁」。隔年春末,受古田門人林用中等人的邀請,朱熹取道延平到古田杉陽藍田書院講學。在講學期間,他的足跡遍布寧德,對閩東文化教育事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閩東籍門人,同時也奠定了理學在閩東的儒學正統文化地位。

藍田書院·愛寧德原創明信片書院系列

尋·朱子印跡

在藍田書院講學期間,還曾到其門人黃干、林用中等人主持的古田螺峰、溪山、擢秀興賢等書院輔導。慶元五年,朱熹離開藍田書院到寧德、長溪(今霞浦、福安、福鼎、柘榮全部及壽寧一部)講學,足跡遍布閩東多地。

太姥山

近年福鼎縣在文物普查工作中,發現太姥山的水湖一塊元代的摩崖石刻,上記朱子在山中璇璣閣授徒講學逸事,石刻附近即明萬曆《太姥山志》所載的朱子草堂遺址。遺址之旁有巨石刻有「林下相逢」四字,顯系紀念朱熹與其門人的文字。

瀲村

已發現的瀲村《楊氏族譜》,西園《高氏族譜》均記述朱氏師徒的學術活動,清高龍光篆修的《高氏族譜》扉頁繪有《龜峰講學圖》,中朱子、左高松、右楊輯,龜峰在雙髻山上,山上有一覽軒遺址。

福鼎

福鼎縣文化館收藏的一塊由清嘉慶翰林院庶吉士、福鼎縣令高鴻飛所撰的《重修文昌閣》碑文中記載:「...鼎雖小邑,宋之王梅溪、陸放翁、朱文公皆遊歷於此。」

看·朱子門人

據《朱熹門人錄》所收錄朱子門人共511人,其中福建省171人,閩東籍就有17人。古田的余隅、余范、林大春、林用中、林允中、林師魯、林夔孫、程若中、程深父,福鼎的高松、楊輯,霞浦林湜,寧德陳駿、鄭師孟、龔郯以及福安黃干、楊復。

黃干

字尚質,今福安陽頭人,慶元三年(1197年),朱熹在古田藍田書院講學期間,黃干即位門人之一;慶元五年朱熹到長溪龜齡寺講學時,黃乾親自前往把朱熹接回家中居住,由於黃干尊師好學,深得朱熹器重。朱熹死後,黃干寫了許多著作來闡揚朱子學說,並和好友楊復一起從事講學活動,傳播朱子學。黃干一生著作很多,可考的有《五經講義》、《四書紀聞》、《誨鑒語》等。

楊復

字志仁,號信齋,宋長溪楊澳人,曾就學於古田藍田書院。真德秀任福建安撫使期間,曾在福州三山郡學創建貴德堂,聘請楊復前往主持教務,一時追隨者很多。楊復秉承朱熹義旨,用圖示的辦法,著成《禮儀圖》17卷、《禮儀旁通圖》1卷,深入淺出地解釋闡揚儒家的禮治思想,既本朱子說原義,又有所創新發展。

林湜

字正甫,今霞浦赤岸人,「慶元黨禁」期間,朱熹受到排斥、迫害,一般學人都疏遠朱熹以避嫌疑,林湜卻依然對朱熹執弟子禮,並把朱熹請到赤岸,談文論道。林湜著有《盤隱類稿》10卷行世。

清嘉慶《福鼎縣誌》載「石湖書院」

楊輯

字通老,長溪瀲村人。朱熹避地長溪,在石湖書院講學期間,楊輯、高松兩人陪侍左右,替朱熹整理文稿,並為朱熹的《楚辭集注》作跋,被人稱為「守道真儒」,所著有《悅堂集》和《奏議》等書行世。

林氏兄弟

朱熹閩東籍門人中,古田林用中深得朱熹信任,被視為畏友,與蔡元定齊名。張式擔任潭州知州時,朱熹曾經和林用中一起前往拜訪,「嶽麓會友」期間的唱和詩文被編成《南嶽酬唱集》傳世。朱熹在藍田書院主講期間,林用中與其弟林允中常陪侍在旁,成為朱熹得力的幫手。用中和允中分別著有《東屏集》和《草堂集》傳世。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寧德史話》丨文獻參考

網路丨圖片來源

推薦閱讀:

土豪收藏的石頭你們見過嗎?
有哪些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拒絕接受諾獎的?
如何自學呼麥?
如何評價陳秋實的演講大國風範?

TAG:宁德市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