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的驚人政治預言——兼談《笑》中的「政治才能」與「政治理想」

眾所周知,相比金庸之前的作品,《笑傲江湖》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它的政治色彩非常濃厚。書中日月神教、東方不敗等諸多元素,都被看作是對政治現象的影射。同時,書中左冷禪、岳不群、任我行等人對權力的爭奪,以及在此過程中反映出的人性之惡,都有著非常露骨的描寫。

正是因此,《笑傲江湖》眾角色的政治才能高低,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不僅任我行、岳不群等強勢角色長期處於討論的中心,方證、沖虛等也被看做是「老狐狸」和「幕後黑手」。其餘如向問天、任盈盈、定閑等角色,也都受到了討論者的關注。

上述看法都有相當的道理,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對於「政治才能」的評價,主要集中在「政治手腕」上。而本文所想做的,是換一個角度,這個角度涉及到《笑傲江湖》政治因素的核心,那就是:

書中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談起《笑傲江湖》里的政治,人們總是很容易想到書中的種種政治影射,這自然是作者想要描述和諷刺的事物。但在這種描述和諷刺的背後,還隱藏著另一個問題——這也是幾乎所有包含政治色彩的作品都具備的一個問題——作者否定了一種社會,那他想要的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這個問題恰好可以從書中描述的反面作出回答。《笑傲江湖》里所描述和諷刺的,是日月神教的極端集權和個人崇拜,是五嶽劍派的打著正教之名清除異己,是左冷禪、岳不群等人的種種下作手段。而這一切的核心,在於「鬥爭」二字,「以正邪鬥爭為綱」,在此基礎上人為地劃分陣營,大搞極權與派系鬥爭,是書中一切醜惡的根源。而這恰恰也是《笑傲江湖》創作當時,也就是20世紀60年代末的歷史背景。

因此,金庸在寫下這本書時,他想要的社會其實便是書中描寫的反面:停止打著正邪名號的爭鬥,停止極端的集權與個人崇拜,終結舊的時代,將這個江湖(社會)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去。

「終結舊時代,恢復正常社會」,這是《笑傲江湖》中隱含的理想。這種理想在本書的結尾完全體現了出來:在任盈盈的努力下,日月神教與正教重歸和平,終結了長達數十年的戰亂。金庸在1969年寫下這個結尾時,他同樣希望有人能終結現實中的動亂,任盈盈正是這種希望在書中的投影。

這也正是另一個角度上,對「政治才能」的觀察。任盈盈論政治手腕,未必高過他人,但她是《笑傲江湖》中政治理想的實現者,一個一手創製了新秩序的人。

這個結論顯然是會引起懷疑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笑傲江湖》的結尾過於巧合,且具有強烈的烏托邦色彩。任我行重歸教主之位後,正教陣營又經歷多次變故,事實上已經無法抵擋任我行的進攻,沖虛也只能選擇埋炸藥搏命,任我行一統江湖,是指日可待之事。

在這種情況下,任我行暴斃,接任教主之位的任盈盈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清洗了日月神教上下,向問天、綠竹翁和諸江湖豪傑取代了原先教中阿諛奉承的小人,成了教主的左膀右臂,原先和正教對立的戰略也完全得到了改變。而三年之後,任盈盈的政治意願已經完全可以由繼任者繼承下去,日月神教與正教之間完全歸於和平。

這個結局顯然具有太多的作者干預。書中對於這段情節的描寫,完全集中在令狐沖一側,對於日月神教中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描寫。這一方面當然是為了製造懸念,但另一方面,恐怕連金庸自己也不知道,任盈盈要怎麼做才能在短短時間內完成這一切,這樣一個「烏托邦」結局的安排,更多只是金庸的一番美好願景罷了。

然而,現實往往比小說還要神奇。

1976年9月9日,最高領袖逝世,而在10月6日,四人幫便被打倒,動亂實質上宣告終結;1977年8月,黨的十一大上正式宣告動亂結束;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黨工作重點完全轉型;1979年7月,幾大經濟特區建立,改革開放正式開始。

動亂結束,距離最高領袖逝世,不到一個月,改革開放,距離最高領袖逝世,不到三年當金庸在1969年寫下笑傲江湖的結局時,他絕對想不到,這個結局在幾年之後居然真的成為了現實,甚至比書中來的還要更快。

這是舊時代的真正終結。《笑傲江湖》書末,沖虛道長——就是被很多人看做是老狐狸、幕後黑手的人——當他接過任盈盈送還的真武劍和太極拳經的時候,情緒完全失控,跪倒磕頭,雙手發顫。因為對於沖虛,對於《笑傲江湖》里的眾人,以及對於所有經歷了建國後種種事件的人來講,幾十年的動蕩和爭鬥終於結束,而新時代就要來了。

--

本人微信公眾號【大貓想】,專註原創金庸評論,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古龍的《歡樂英雄》?
《英雄志》為什麼不火?
從連載版到三聯版,金庸小說作出了哪些改動?改得好不好?
郭襄巔峰時期武功大概在什麼水平?

TAG:金庸 | 武侠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