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人群的健身方案

一、高血壓人群的康復訓練方案

(一)高血壓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將高血壓定義為:在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高血壓分類見下表。

1、血壓測量注意事項

  (1) 一律測右上臂肱動脈部位;只有在右臂有不正常情況(如殘疾)時,才測左上臂。這是因為,正常人左右兩側上臂的血壓值是不一樣的。由於血管解剖位置的不同,右側血管內血流對血管壁的壓力大於左側,故右側的血壓一般要比左側的高。兩者相差可達10-20mmHg,高血壓患者兩側血壓值的相差數還可能比正常人更大。

  (2) 以坐位血壓為準(老人、糖尿病以及經常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者,應測立位血壓)。測時上臂不要被緊小的衣袖所壓迫,手掌向上不要握拳,手臂的高度應相當於心髒的高度(適用所有測量者)。

(3) 測量前情緒要安定。靜坐休息15分鐘,不要緊張地思考某一件事,或對自己的血壓反覆推測預計,或抱著一種憂慮的心情。尤其第一次測量血壓的病人,更不必恐慌,否則都會影響血壓。

(4) 初次測量血壓的人,測得的血壓數值若很高,應讓他休息1小時後再行測量。每次測血壓,必須量2次。若2次舒張壓相差4mmHg以上,則須測至連續2次舒張壓相差在4毫米汞柱以內時為止。並取平均值為準。

(二)運動對高血壓的干預機制

(1)運動可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有氧運動可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放鬆運動可提高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功能,緩解小動脈痙攣。

(2)運動訓練可降低安靜時心輸出量,同時運動可引起體內鈉代謝變化(運動時導致血清中前列腺素E以及胰島素濃度增加,從而促進鈉的排泄,使血容量下降)

(3)運動訓練使得血管生理特性改變,彈性增加,毛細血管增多,從而降低外周阻力。

(4)運動訓練可提高心房利鈉肽濃度,降低胰島素,從而減少血容量,降低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濃度,起到調整血壓的作用

(三)訓練方案

(1)運動方式:一般以有氧訓練為主,LSD、游泳、有氧操、和當下流行的HIIT訓練,盡量避免靜力性和大重量的力量訓練,另外,可進行適當的瑜伽放鬆訓練。

(2)運動強度:有研究表明:40-70%最大攝氧量的強度對降壓都有良好的訓練效果(而具體靶心率控制在什麼範圍,因人而異)

(3)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至少45min以上,才會有良好的訓練效果

(4)運動頻率:初次接觸健身人群建議隔日訓練,健身半年以上人群建議每周增加1-2次為宜。

二、高血脂人群的康復訓練方案

(一)高血脂症定義及分類

高血脂症即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不同高血脂症患者的脂代謝異常表現不同(見下表)。

(二)運動對脂代謝的影響

(1) 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促進能量消耗,尤其是靶心率為45%-65最大攝氧量的有氧運動脂肪供能比例顯著增加,減少機體過剩的脂肪。

(2)運動訓練能有效的改善血漿脂蛋白的成分,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加快膽固醇的代謝作用,恢復脂代謝平衡

(3)長期有氧訓練使得脂蛋白酶活性提高

(三)訓練方案

(1)訓練方式:通常以有氧訓練為主,使得燃脂最大化,如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繩、做健身操、騎自行車等。

(2)訓練強度:通常訓練心率控制在最大攝氧量的45-65%或者最大心率的60-70%

(3)訓練時間:包括:5~10min的預備活動,使心率逐漸達到上述水平,然後維持20~30分鐘。運動完後最好再進行5~10min的放鬆活動。每周至少活動3~4次。

三、糖尿病人群的康復訓練方案

(一)糖尿病的定義

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作用的有效性降低,或兩者功能失調導致血液中糖分過高,致使多餘的糖有尿液排出。糖尿病的診斷一般不難,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毫摩爾/升,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診為糖尿病,而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準。

(二)運動對糖尿病的干預機制

(1)運動訓練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後,可在胰島素較低濃度時增加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血糖的作用,從而保持正常的糖代謝平衡。

(2)運動訓練增加血糖和血脂的消耗,增加肌肉中胰島素受體,提高血糖的利用,從而控制血糖水平。

(3)有氧訓練可以提高心血管生理機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適應能力。

(三)訓練方案

(1)訓練方式:中等強度節律性有氧耐力訓練,如:太極拳、健身操、快走、自行車等,盡量避免高強度或急促的運動,練習動作應緩而有力,張弛有度。

(2)訓練強度: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強度應控制在60-90%最大心率,國內有研究表明55-75%最大心率最安全。

(3)訓練時間:餐後1-2小時60-9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對降糖作用最明顯

(4)訓練頻率:主要根據患者的體力進行合理規劃,在不疲勞的情況下,建議一周3-4次有氧運動為宜。


推薦閱讀:

堅持健身的人會得高血壓嗎?
高血壓年輕化,如何預防高血壓?
天生血管過細,家裡人都死於腦血管疾病,現在一用腦子就劇烈頭痛,怎麼治療?
慢性腎炎高血壓心臟病,能做什麼體育運動?
備孕期——高血壓女性怎麼辦

TAG:慢性病 | 高血压 | 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