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前世今生

因為是六年前去的嘉利寶的工廠做參觀,所以肯定有些許遺漏,有知道的同學請指正,謝謝。

巧克力的前世

巧克力是由可可豆轉化而來。可可樹上會結可可豆莢,如圖

可可豆莢經過發酵腐爛,得到可可豆

可可豆經過烘乾或晾乾至水份含量在7%左右,裝入麻袋,發往巧克力工廠加工。

巧克力工廠先對可可豆進行烘焙(各廠配方不一,所以烘烤程度也不一)

工廠再對烘烤好的巧克力豆做研磨,得到可可漿及可可渣(渣主要是可可豆的外殼組成,屬纖維不可用)抱歉找不到可可漿的圖

可可漿再做分離,得到可可脂(COCOA BUTTER)及可可粉(COCOA POWDER)

可可脂

可可粉分天然可可粉及鹼化可可粉,可可粉鹼化後,可使顏色加深,PH值達到一定要求,香味更濃郁。

一般市售分三種,一種是高脂可可粉,可可脂含量在22-24%(國際標準),顏色比較深(一般什麼粉末的東西加了水顏色變深一樣道理)

低脂的在11-13%可可脂含量

也有無脂的,目前只看到過好時有無脂的,顏色很淡

巧克力的今生

可可脂和可可粉,加入其他如奶粉或香精,在溫度40-80度的管道里,再進行數次研磨融合,這時候如果有像雀巢一樣的公司,要好的配方直接會開一個液壓車一樣的車來,在專用的管道 口,把管子接上,就直接把巧克力灌液載走(車裡也需要保持一定溫度,以免巧克力變固體)然後再拉回他們工廠做成各種如夢龍,或者其他冰淇淋TOPPING,或者其他巧克力製品

單獨的工廠出的巧克力原料,除了數次研磨融合,還需要再進行調溫,做成各種需要的產品的樣子或原料。

一般是塊狀,幣狀和粒狀為主

市售的巧克力,一般都是工廠出來的原料(其實也可以直接吃),再根據自己的配方做調整,做出其他形狀的巧克力。或者再配合可可粉,奶粉或者堅果類,結果各種魔法技能,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和味道。

這裡再講一下我們見到的幾種巧克力的區別,主要講大類,其他略去不表

黑巧克力:可可粉+可可脂

白巧克力:奶粉+可可脂

代脂黑巧克力:可可粉+代可可脂(好一點一般用棕櫚油,沒錯,就是KFC炸雞的那個油)

代脂白巧克力:奶粉+代可可脂(哇哦,與可可豆好像一毛錢關係也木有!)

世界各地吃過很多巧克力,小眾的,大眾的,手工的,機器的,單源的,多源的,但是市售的大眾的巧克力成品,最喜歡的是義大利的BACIO,在我看少時,看張曉嫻的《麵包樹上的女人》里有過介紹,後來相熟的進口商有賣這個,真是成箱進來吃- -好爽。

喜歡這個巧克力不止是因為裡面有大顆的榛子,旁邊還有榛子碎,配合一個巧克力有一條愛的箴語(BACIO在義大利文里的意思是吻),即使看不懂文字,小紙條彙集放在透明瓶子里非常美妙哦(下場是搬家時不慎丟失。)

圖片來自網上,文字為原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發佈於 2014-12-20
推薦閱讀:

手工巧克力和普通巧克力口感有什麼區別?
可可粉,可可液塊,可可脂有何區別?巧克力中有這三樣東西嗎?
可愛的巧克力會影響你的味覺嗎?|周五開測

TAG:巧克力 | 烘焙 | 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