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體獲德國科幻大獎,人類歷史前推10萬年 | 一周新聞

上周我們觀察到了一次時空波動,由大劉啟動,三體宇宙在本條時間線上正式誕生。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遠古到訪地球的太空旅客很可能帶來了生命的火種,而人類的歷史或許比之前認為的要早上10萬年。

本周我們要開始真正的中美科幻Tour,與美國科幻學者、作家們面對面交流。環境科學家將針對亞馬遜河流域的大壩進行討論。不久之後,AI將能預測你的健康狀況,《星際牛仔》的故事也將出現在好萊塢銀幕上。

對了,周末影院將遭受異形入侵,請各位坐穩扶好——雖然可能並沒有什麼用。

上周大事

關鍵詞:中國科幻

事件:據德國科幻大獎Kurd-La?witz-Preis官方網站消息,《三體》德文版(Die drei Sonnen)摘得最佳翻譯長篇,譯者德國漢學家郝慕天(Martina Hasse)也榮獲最佳譯者。這一獎項創立於1980年,是德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大獎。相關信息請戳《不存在日報》此前的報道:《三體》又雙叒獲提名了,霍金談外星又雙叒改口了|一周新聞

關鍵詞:中國科幻

事件:6月8日,在本條時間線上誕生了一個新的宇宙——這個宇宙的奇點是備受關注的《三體》三部曲,基於原著中構建的世界觀和哲學體系,此次大爆炸將衍生出龐大的內容體系,把空白的時間點和一閃而過的細節,變成有著無限可能性的作品。

▲ 今天我們處於恆紀元。(攝影:船長)

主會場外,大家舉著原著中的經典台詞在背板前拍照,討論門口三個輕微搖晃的大球象徵著恆紀元,在簽到處排隊打上「思想鋼印」。我們已經習慣把《三體》看作中國科幻的最高峰,而在發布會上,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老師說,希望通過大爆炸,把《三體》變成喜馬拉雅山脈,同時也希望這只是現在的最高峰,以後能出現更多超越《三體》的作品。幻想作家糖匪把《三體》比做藍鯨,因為藍鯨有鯨群,它們從來不孤獨,《三體》是「一個啟迪,一個火種」,通過它我們能看到很多原本看不見的東西。

▲ 攝影:船長

那大劉怎麼說?「《三體》可能是一種提醒,在你肩上拍一拍,讓你抬頭看天空。……這是一個想像力的平台,一個容器,讓更多人創造出更宏大和豐富的宇宙。」

因為我們熱愛《三體》,所以從今天起,我們都是這個三體宇宙中的普通同志。

關鍵詞:天文

事件:上周四,《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進一步表明地球生命可能來自彗星撞擊。

數據顯示,地球大氣層中的惰性氣體氙有20%來自遠古造訪的彗星,而這些太空冰雪訪客很可能還帶來了其他物質,幫助構建了地球早期的生命搖籃。在此之前,歐洲航天局(ESA)的羅塞塔航天器對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進行了觀察,研究小組分析了2014年8月到去年9月收集的數據,發現67P上的氙氣構成與地球上的類似,第一次建立了彗星與地球大氣之間的聯繫。

▲ 羅塞塔探測器拍攝的彗星67P(來源:ESA/Rosetta/NAVCAM)

地質化學家們認為,彗星可能為地球海洋帶來了大部分的水,以及氮、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物質。這也就意味著,在遠古時期,彗星對地球生命誕生的環境塑造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當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還不存在的時候,乘坐著彗星尋找到了未來的家園。

論文地址:Xenon isotopes in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show that comets contributed to Earths atmosphere

關鍵詞:AI

事件: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科學家們上月宣布,藉助機器深度學習,未來的人工智慧或許可以預測一位病人能不能活過接下來的五年。

這篇論文上月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科學家們將對患者的器官進行CT掃描,捕捉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早期癥狀,並根據歷史掃描結果,排除年齡等其他因素的干擾,預測病情的發展,準確率能達到70%左右。

▲ CT掃描結果將由AI進行分析(來源:Digital Trends)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目標並不是預測死亡,而是提供一種更準確的健康評估方式。疾病的致死率與器官和組織的健康程度直接相關,但很多慢性疾病的早期癥狀其實很難被觀測到。這項技術正是希望盡量提前發出預警,幫助研發出更有針對性的有效療法。

看來過不了幾年,Siri就會變得比你更了解你,也更關心你的健康,用手機點炸雞奶茶外賣?別想了。

關鍵詞:生物

事件:相比於地球存在的時間,人類的歷史實在是太短暫了,但一項上周四發表於《自然》雜誌的研究,可能把人類的誕生往前稍稍推一些。不多,也就是10萬年而已。

根據對過去幾十年中從摩洛哥出土的智人遺骸化石進行再分析,地質年代學家Rainer Grün認為,智人可能誕生於30萬年前,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早了10年。數據表明,最早的人類可能遍布非洲大陸,而不僅僅是北非。

▲ 左側是摩洛哥出土的智人頭骨化石,右側是現代人頭骨。(來源:NHM London)

Grün表示,此前對人類演化的理解都是片段式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土的人類遺骨化石非常少。利用新技術,科學家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演化中的一些已有觀點,揭開智人的祖先在非洲大陸上更悠久的歷史。

論文地址:Oldest <i>Homo sapiens </i>fossil claim rewrites our species history

關鍵詞:娛樂

事件:據Variety 6月6日消息,好萊塢將翻拍日本動畫《星際牛仔》真人版,由日本原公司Sunrise和美國的Tomorrow Studios共同製作。

不過,好萊塢的前幾次改編《龍珠》《拳皇》《攻殼機動隊》,效果都不盡如人意。美國的影視產業跟日系文化似乎水土不服。

▲《星際牛仔》宣傳海報

《星際牛仔》可是心中的經典啊!無邊的宇宙中,有日式的不羈和浪漫,也有無法抓住的悲傷……

所以,究竟《星際牛仔》真人版,能不能把原著里那種日式的中二混合燃點和浪漫給表現出來,我們還是先打個問號吧。

未來一周

關鍵詞:世界科幻

事件:去年美國星雲獎期間,《不存在日報》組織各位科幻愛好者進行了一場線上的「中美科幻Tour」,與美國科幻作家們交流看法,分享腦洞。今年,我們將穿越地域的界限,真正去到大洋彼岸,拜訪詹姆斯·岡恩、劉宇昆等科幻學者和作家,親身感受美國的科幻文化。

我們還準備參觀堪薩斯大學科幻研究中心、西雅圖科幻博物館,以及許多書店漫畫店,沒準兒還能和美國科幻迷們玩上一盤遊戲。更重要的是,《不存在日報》還將推出一系列專題文章,包括對談、評論和觀察報告,深入淺出地分析美國各類科幻獎項和科幻文化。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接下來的報道。

對了,也期待大家和我們在twitter上互動(@faaoffice),你有什麼想知道的想看到的,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你還可以回顧去年的旅行:中美科幻春季tour,全世界腦洞人民一起燒!

關鍵詞:環境

事件:亞馬遜河流域的大壩對當地河流系統造成的負面影響,一直是環境科學家們關注和擔心的問題。本周《自然》雜誌將發表一篇文章,對整個亞馬遜河流域已建成和規劃中的大壩進行評估,表明這種負面影響的規模和複雜程度還可能進一步擴大。

▲ 亞馬遜河上的大壩(來源:國家地理)

大壩常被看作是人類征服和利用自然的一個典例,在《與拉瑪相會》和《高堡奇人》中,直布羅陀海峽上修築的大壩就把地中海抽幹了,而這一場景其實在20年代就由德國建築師赫爾曼·瑟格爾(Herman S?rgel)提出,並稱之為Atlantropa工程。現實中的大壩到底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影響?在享用大壩產生水電帶來環保效益的同時,這樣做是否得不償失?這大概是科學家和環境保護工作者們需要解決的巨大疑問。

關鍵詞:娛樂

事件:早在今年三月,雷德利·斯科特就表示將在《異形:契約》里回答1979年電影的遺留問題:異形究竟是誰設計的,從何而來,目的是什麼。他還透露,下一部異形電影的劇本已經基本完成。

值班AI有幸在6月10日提前看了 《異形:契約》,電影確實回答了這些問題,我們在這裡不進行劇透了,這依然是一部正統的「老雷范兒」科幻電影。

▲《異形:契約》宣傳海報

就像影評人電子騎士在觀影現場說的,《異形》第一部有著開創的意義,成本1100萬美元(星戰第一部也就1000萬美元)。異形之前科幻怪獸片都是小成本,隨便批個衣服就上了。異形開創了大製作恐怖片之路,拔高了科幻恐怖片的意義。

▲《異形:契約》觀影現場的一個簡單對談,左起:姬少亭、電子騎士、左衡、奇愛博士。(攝影:蘇小七)

異形對我局局長姬少亭來說是小時候的噩夢,但長大之後再看卻完全愛上這系列。「老雷選擇吉格的設計,並不是為了簡單地嚇人,電影透過留著黏液的怪物讓人類感受到對太空和未知的恐懼。」

其實看多了,感覺異形還挺萌的。

看看!能像老爺子這樣時隔38年填坑的有幾個?那些拖稿的、挖坑不填的,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責編:姬少亭

作者:

- Raeka,轉碼員,《不存在日報》記者,冷僻故事愛好者。期待有一天能在街角遇見藍盒子,去看看galaxies far far away。

- 蘇小七,一條七秒記憶力的魚,現今已被貓科動物俘獲。本體是白鼬。

推薦閱讀:

怎麼看王林現象?
如何評論鳳姐在美國說自己在中國被歧視被壓迫,而且不惜加入了反華組織只為拿到綠卡?
為什麼很多人對黨媒嗤之以鼻?
如何看待 7 月 31 日普京宣布驅逐境內 755 名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
【認真想】《觀復》——優秀的新聞評論是怎樣煉成的

TAG: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