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你覺得人自身有沒有意義?
作者: 黃山市心理衛生協會法人代表 盧思行 微信號: ilufugong
高級心理諮詢師,高級私人心理顧問,多年聚焦缺愛領域公眾號:源泉心理
前段時間在公眾號發動了一場投票。
截止2017年6月11日22時,認為自身非常有意義的佔57%,認為人自身沒有意義的佔42%。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像一個哲學問題,又跟我們對於自我的信念很相關。
存在主義認為人自身沒有意義
當要討論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就想到了一個人,中國第一位全國出名的女心理諮詢師——畢淑敏,當時的她,跟現在的張德芬、武志紅一樣出名。她做過一個演講,我把內容放在下面。
畢淑敏:人生沒有意義
<<上海採風月刊 >>2004年06期 我有過若干次演講的經歷,面對醫學博士到紐約貧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會直率地說出對問題的想法,在我的記憶中,有一次的經歷非常難忘. 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學,約過我好幾次了,說學生們期待和我討論。我一直推辭,我從骨子裡不喜歡演說。每逢答應這一樁公差,就要莫名地緊張好幾天。但學校方面很執著,在第N次邀請的時候說,該校學生思想之活躍甚至超過了北大,會對演講者提出極為尖銳的問題,常常讓人下不了台,有時演講者簡直是灰溜溜地離開學校。 聽他這麼一講,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勵起來,我說我願意接受挑戰。於是我們就商定了一個日子。那天,大學的禮堂擠得滿滿的,當我穿過密密的人群走向講台的時候,心裡湧起了怪異的感覺,好像是批鬥會場,不知道今天會有怎樣的場面出現。果然,從我一開始講話,就不斷有條子遞上來,不一會兒,就在手邊積成了厚厚的一堆,好像深秋時節被清潔工掃起的落葉。我一邊演講,一邊猜測,不知樹葉中潛伏著怎樣的思想炸彈。講演告一段落,進入回答問題階段,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堆積如山的紙條。那一瞬間,台下變得死寂,偌大的禮堂彷彿空無一人。
我看完了紙條說,有一些表揚我的話,我就不念了。除此之外,紙條上提得最多的問題——「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 我念完這個紙條後,台下響起了掌聲。我說今天你們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我會講真話。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對著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反覆地思索過這個問題。我相信,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會無數次地叩問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樣的意義? 我想了無數個晚上和白天,終於得到了一個答案。今天,在這裡,我將非常負責地對大家說,我思索的結果就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句話說完,全場出現了短暫的寂靜,如同曠野。但是,接著就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那是我在講演中獲得最激烈的掌聲。在以前,我從來不相信有什麼「暴風雨」般的掌聲這種神話,覺得那只是一個拙劣的比喻。但這一次,我相信了。我趕快用手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但掌聲還是綿延了若干時間。
我說,大家先別忙著給我掌聲,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 是的,關於人生的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於熟悉和重複,已讓我們從熟視無睹滑到了厭煩。可是,這不是問題的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他多麼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在此後的漫長歲月里,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地向我們批發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框架,當成了自己內在的標杆,並為之定下了奮鬥終生的決心? 那一天結束之後,我聽到了有的同學說,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聽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中年人重新評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你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
很明顯的存在主義思想。最近我在想,畢淑敏在心理學的圈子裡不出聲了,是幹嘛去了?於是我看了下畢淑敏的微博,發現她最近出了兩本書,但是不是心理學書。
由於喜歡這位心理學前輩,所以免費給她打打廣告也沒什麼。兩本書就是這兩本:《世界如錦心如梭》和《美洲小宇宙》
《世界如錦心如梭》的目錄
《美洲小宇宙》的簡介
說到這裡,我想說的是什麼呢?想說的是,畢淑敏給自己的生命賦予了意義,游遍全世界去了!比當年的余秋雨玩的地方還多!~
真了不起!
超個人主義認為人本身特別有意義
大部分人憑藉天然的感覺,認為人自身特別有意義,很不錯,跟超個人主義心理學的認識一致。
超個人主義,認為人自身是一個寶庫,但是不是自然而然就有意義的,而是需要不斷修鍊才能挖掘出巨大的意義寶藏。能挖出什麼寶藏呢?基本上下圖裡的所有東西,都能從內在挖掘出來。
討論到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故事,說一個企業家到農村去考察,行程很緊來去匆匆,看到一個農民躺在河邊曬太陽,就感慨到:「你真舒服,可以沒事躺著」。農民恰好聽到了,就說:「看你很有錢的樣子,為什麼還這麼忙呢」。企業家說:「我這麼忙,就是為了以後可以像你這樣子躺著曬太陽啊」
看起來都是說曬太陽,但是兩個人說的真的是一回事嗎?
馬斯洛認為,人有個類似本能的需求,叫類本能,類本能促使人不斷進取,不斷攀升,最終自我實現。一個自我實現了的人躺著曬太陽,和一個沒有經歷過努力的人躺著曬太陽,並不是一種滋味。
所以,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自身非常有意義,也還是需要非常努力追求自我實現才行;超個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自身非常有意義,還是得非常努力修鍊才行。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要過生日,過生日的意義在於哪?
※藝術的意義是什麼?
※大學的學生組織到底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千與千尋》中「錢婆婆」和「湯婆婆」到底在對比和競爭什麼,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研究宇宙起源對我們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