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一尊佛像
國內旅行的時候,難免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廟。
這些廟裡的菩薩佛像,大大小小又都看起來一個樣。
你說:拜拜就好,指不定哪個能顯靈給個運氣。
我說:拜了也就拜了,抬頭看看,說不定還能發現點美。
這篇文章就想簡單說說:如何欣賞一尊佛像?
- 主線
對於中國古代的佛教藝術,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線:
始於魏,盛於唐,衰於宋。
這條線的核心是:
佛像從「宗教」逐漸「世俗」。
記住這兩點,我們就能開始看佛像了。
欣賞過程有三個方面:
政治背景,面容體態,周圍陪襯。
2. 北魏
這個時期處於南北朝,當時的社會背景主要有兩點:因為社會動亂,誰拳頭大聽誰的,昨天是皇帝今天就被廢,儒家倡導「君君臣臣」的倫理不好使了,社會開始尋找其他的價值體系。於是,佛教趁虛而入發起。佛教的普及源於兩點價值訴求:自我犧牲,寄託來世。比如,北魏最流行的宗教典故是「割肉喂鷹,捨身飼虎」,這兩個的大體意思就是:男主看到老鷹要吃小鴿子,十分不忍,於是割了自己的肉為老鷹;或者,男主看到老虎要吃小動物,十分不忍,於是讓老虎吃自己。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就是一種病態的狂熱。但在當時,這是統治階級可以用來麻醉人民「自我犧牲」。就是說:「人民朋友啊,你們苦是苦了點,但要有奉獻精神啊,你看人家佛陀,把自己肉喂小動物,你們也要學著哦。」 另一方面,佛教「寄託來世」的提倡,也能給勞苦大眾來一記心靈雞湯:這輩子不行,咱就拼下輩子。這兩個主張可太好用了!於是,佛教漸漸開花,直到梁武帝入佛,正式成了主流。南北朝時期的佛像,其面容體態可以簡單形容為:一,正逢亂世,戰爭頻發,人民水深火熱。
二,佛教剛從印度傳來,還保留有原始的神聖感。
高冷的瘦子
具體的表述就是:坐態前傾,面容清秀,眼光下垂,保持一個有深意的微笑。此外,人的現實地位越低,膜拜的對象身軀就愈高。所以,此時的佛像大多較高。
下圖是麥積山石窟的北魏佛像。請仔細體會那神秘的微笑。
之所以如此「清秀+高冷」,原因主要有兩點:(1)南北朝時期還有些魏晉遺風,主流審美還是以「洒脫清秀」為主;(2)此時的佛,對於百姓來說還是一個精神寄託,面對悲慘世界,你肯定是希望一個智慧的長者來帶你撥開迷霧啊,所以,保持神秘微笑,彷彿在說:「都在我的掌握之中」,這種超然世外的感覺能給人安全感。這個時期佛像周圍的裝飾,大多是描述「自我犧牲」的宗教壁畫。(敦煌壁畫中的捨身飼虎圖,北魏)3. 唐
到了唐朝,社會背景的有兩大轉變:
唐朝,皇權開始升高,不會允許宗教的實力壓他一頭,於是把佛教從雲端拽了下來。甚至佛教的頭目有了官階,叫做「僧正」,可以理解為官方承認的主持。與此同時,禪宗開始興起。作為本土化的佛教,禪宗的中心思想是:「人人能成佛」,與歐洲中世紀的新教相類似,將信仰的門檻大幅度降低。於是,南北朝時期的「宗教狂熱」開始轉為禪宗的「修行超脫」。與之相呼應,這個時期的主流佛教故事也變了,從血腥的宗教狂熱開始接地氣了,比如「惡友品」。故事大意為:男主和對頭去尋寶,對頭把男主搞瞎,自己帶著珠寶跑了,男主歷經磨難,得到公主幫助,雙目復明,最終打敗對手,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宗教成分的減弱,世俗成分的提升,使得唐朝的佛像,其面容體態可以簡單形容為:一,人民衣食富足了。
二,佛教,從「高於君王」降到與「君主合作」。
佛像大多身材豐腴,這可能和唐代以胖為美也有很大關係,面容表情親切祥和。溫和的胖子
唐朝佛像周圍的陪襯也有了很大改變。其周圍的不再是北魏時期的「萬千諸佛」,開始有了固定班底,而且每尊佛像開始有了「個性」:阿難的老實,迦葉的認真,菩薩的文靜,天王的威武等等。
(龍門石窟的唐代佛像,諸佛兩側是阿難和迦葉)4. 宋
到了宋代,社會的最大特點是:這段時期,宗教哲學徹底被世俗哲學所取代,宋代的程朱理學開始一家獨大。佛教漸漸淪為了二流教派。不可避免的,原本「高潔神聖」的佛像也開始沾染紅塵。宋代佛像的特點:文人崛起,宗教徹底世俗化。
呆板無神
佛像的雕刻喪失了神聖感,佛的面容大多呆板無力,多為程式化的描繪。
相反,菩薩小了,供養人卻大了,佛像周圍越發顯示出生活化的氣息。比如下圖是大足石刻的宋朝佛像。5. 總結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以佛像為代表的佛教藝術,由「宗教性」逐漸過渡到「世俗性」。佛像的審美也由北魏的「超然世外」,變為唐的「和藹親切」,直到宋的「人間煙火」。以後遇到廟宇,拜佛之後,也能對其察言觀色一番。
當然,審美沒有高下,喜歡就好,心誠則靈。
推薦閱讀:
※陶虹和袁立,黃聖依等資歷接近,為什麼能擔任【飛行導師】?
※在當代,堅持西方傳統造型是否有前途?
※有一幅畫,是著黑色西裝的男人錯落地漂浮排布在天上,這幅畫是什麼?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art center的一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請問這是哪個畫師的作品?這種畫風適合長期練慣用嗎?求推薦其他人體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