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感恩教育致富經:學生哭哭哭,導師賺賺賺

台上教育家破沫橫飛,台下小學生痛哭流涕,沒有在抱頭大哭中學習感恩的中小學生似乎已經不足以談人生;然而,學生哭泣背後,一大堆「人生導師」正借著德育的東風偷笑數錢。

.

作者:理識平 蘇胡思 沙撈越

美編:黃山

.

5月10日,山西省朔州市實驗小學3953名學生,180名老師,外加一些教師家屬一起圍坐在操場集體痛哭。

舞台上,音樂煽情,演講者歐陽維建聲嘶力竭。演講者自稱「知名教育家」、「瘋狂英語奠基人」。該校校長看過一次歐陽維建的演講後被深深震撼,故而將這一感恩教育形式引入學校。

從事了31年教育事業後,他深感學生需要感恩教育。「講感恩的很多,這麼震撼的還是不多,真的是出於一種情懷吧。」

——實驗小學校長趙樹傑

感恩教育變「哭泣表演」

事實上,類似的哭泣式感恩教育在中小學中並不鮮見。

.

圖片來源:光明圖片

.

「我高中學校就請了幾次,第一次哭得稀里嘩啦的,第二次就懵住了,第三次想換個故事行不行,第四次怎麼又來賣書了。主題全是感恩父母,例子居然都一樣。」

——網友「喵嗚喵嗚喵嗷」

然而這樣的感恩教育可以說寫滿了漏洞。

漏洞1:哭泣≠感恩

類似的感恩教育通過震天的音響、廣場儀式、口號式語言、瘋狂煽情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苦情風。而認知能力依舊有限的學生面對傾向性極強的情感辭彙,難免本能地留下眼淚。把幼小的心靈整合到感恩的教條中去,這不是感恩教育而是語言洗腦。

學生當場痛哭,並非是講得多好,而是利用了小孩子下意識的從眾心理,喚醒了他們的集體癔症。只要有一個小孩哭,別的就跟著哭

——網友「元亨利華」

「人有應激反應,是針對引起強烈情緒的情境做出的快速反應,這往往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種刺激未進入大腦皮層,屬於『非理性思考』,是人類的求生本能。

——知乎網友「高源」

漏洞2:感恩≠恐嚇、道德綁架

在類似的感恩教育中,常常有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有些教育機構,把父母講成了為孩子受苦受難的『牛馬』,孩子聽了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被撫養是對父母的虧欠,我享受父母的給予是有罪的,這樣的教育完全沒有必要。」

——網友「貓鼬weir」

歐陽維建在朔州市實驗小學的演講中說:「母親的情緒如果發泄到老公身上,老公不吃這一套;如果發泄到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奶奶說她不孝;如果發泄到領導身上,領導說她找死,所以只能發泄到兒女身上。」

這樣的論述邏輯奇葩且混亂。

.

你還記得《媽媽洗腳》這個公益廣告么?

.

「教孩子學會感恩沒有錯,但拿『媽媽會得精神病』進行恐嚇是錯的,勸孩子逆來順受更是大錯特錯。孩子應該盡量體諒父母不假,但不代表要做受氣包。在演講者精心營造的傳銷式氛圍中,別說孩子,就是大人都無力分辨演講內容的可信度。這不是正常的教育。」

——新京報

除了誤人子弟的演講內容之外,這樣的感恩教育往往夾帶私貨,講完課就會兜售書籍光碟。難道買本書就能繼續反思?看個光碟就能徹底覺醒?

感恩教育的花樣「生意經」

「感恩教育」儼然已成為了商家眼中的一塊肥肉。披著「素質教育」、「德育教育」的外衣,不少教育機構把手伸向了家長的錢袋。目前市場上提供的感恩教育形式五花八門,其中最常見的是「主題講座」與「訓練營」。

在「中華講師網」上搜索「感恩教育」,可以得到221位「講師」的資料,邀請其做感恩講座的收費價格為每天數千元到一百萬元不等。這些「講師」大多被冠以「青少年心靈潛能激發專家」等頭銜,有的甚至宣稱與某些知名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有合作,如自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行政學院、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等。

.

圖片:中華講師網

.

「講師」們開設的感恩主題講座,其培訓對象主要為學生與家長,時間一般為幾個小時。而課程的內容,試舉一例:

課程通過真人真事的分享、全場互動的方式,加之良好的視聽效果,讓同學們首先學會做人,然後才學會做事,懂得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孝敬長輩。用感恩的心去做人,用感恩的心去學習,將來才能報效祖國。通過感恩勵志宣講後,同學們更加努力學習,家長會主動配合學校老師們的教育,搭建了一個和諧溝通的橋樑。

——中華講師網

網站給出的講座範例視頻顯示,所謂的「全場互動」,指的是「講師」們除了自帶煽情背景音樂的演講外,還會在講座開始時引導台下的家長和學生一起做一些肢體動作來「打開自己」、「放下」和「參與」,在講座期間喊「感恩才會擁有,有愛才會幸福」等口號、讓學生上台分享個人的故事和感受、讓學生當場對老師和家長表示感恩等。通過肢體動作和互動的加入,學生和家長方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講座當中,跟隨「導師」的「引導」,達到感恩講座的高潮。

.

圖片來源:網路

.

如果嫌感恩主題講座的時間不夠長,那麼北京某感恩勵志教育中心提供的「感恩勵志教育系列特訓營」或許能讓人更過癮。繳納3800元/人/期的費用後,就能夠加入為期一周的訓練營。在該教育中心的官網上,掛著不少參與了該訓練營的孩子或其家長的反饋:

覃X(廣西,10歲):我以前有一些毛病總改不了,這次參加了特訓營,使我認清了自己,找到了目標和方法,我能自信地說:知恩圖報我先行!我要做一個自強、自立、自尊的新一代中國人!

黃X同學的爸爸(柳州,個體戶):我家並不富裕,但孩子卻像:「小皇帝」一樣懶散任性,整天就只想去上網,我們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聽。我們一直很失望,以為孩子無藥可救了。當我們聽了老師說了這個特訓營後,就送孩子去了。一個星期的訓練結束以後,孩子很快就有了很大的改變:他不再頂牛了,不再泡網吧了,還爭著做家務,老師的表揚越來越多了,更不敢相信的是:他這學期全科總分竟然進入了班級前五名,我看到了希望!

——北京某感恩勵志教育中心官網

而在上述「朔州小學生聽取感恩教育集體痛哭」新聞事件中,其當事人——歐陽維健創辦的「動能教育集團」也有類似的「特訓營」。

7月18日到22日是「學習動力營」,每個孩子2萬元,父母參加需要按每人3000元的標準繳納場務費;「國際動能營」主打「6天5晚改變孩子一生」,每名學生費用5萬元,參加的父母同樣是每人交納3000元;另一場「動能演講特訓營」收費相對便宜,每個孩子12000元,培訓共三天。

——新京報:《數千小學生聽演講痛哭,是感恩教育還是洗腦營銷?》

市面上的「感恩教育」甚至還可以與其他活動結合,合稱「青少年勵志教育」或「心智訓練」。這些訓練營一般在學校內舉行,為期兩天左右,主題可能圍繞中考或高考前的心理建設、學生領袖幹部的培訓等。據曾在某教育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實習過的員工介紹,這些教育機構一般會帶著培訓的方案或過往的培訓案例與學校的學生處、團委或是學生事務中心等部門洽談合作,並收取每位學生一百多元一天的培訓費。按照一個普通中學一個年級有數百名學生來算的話,這筆費用相當可觀。而且為了利潤的累積,機構可能不會在一次訓練營里就做完全部活動,而是分成數次來賺更多的錢。

.

「天眼查」APP的搜索結果顯示,光是頂著「感恩教育」名稱的公司就有48家,有的註冊資金達到500萬元,而頂著「勵志教育」名號的公司達139家。這些教育機構緊緊地抓著當代人們對孩子「空心病」的恐懼和渴求速成的心理,大把地把中產階級家長的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不問對象的感恩就是耍流氓

根據學者王新宏的研究,「感恩教育」這個術語在中國大陸的真正提出,應該是在21世紀初期

2005 年秋季,上海市教委制定的第3版《中學生守則》 第一次將「學會感恩」收入其中;

2007年「兩會」期間,多名政協委員大力呼籲將「孝道」納入公民道德教育範疇,倡導「感動、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引起了社會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隨後,各種「感恩教育」在全國如雨後春筍般湧起。一邊在大中小學校開展,一邊是媒體報道,熱鬧非凡:

.

.

這樣的感恩教育思潮與傳統文化學習的進程是一致的,在這樣一個國家倡導、資本背書的文化復辟進程中,一些優良品質的學習完全成為賺錢的工具,背後的價值觀卻無人問津。感恩教育不過是諸多教育中淪陷的一種,全民背誦《弟子規》,官方力挺女德班……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到底什麼是「感恩」?「感恩」的背後,包含著是誰、對什麼對象、以何種方式、感謝何種恩惠和方便,這本身是一整套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體現。談感恩不談其中的細節和背後的三觀,就是耍流氓。

.

學者王新宏曾經就感恩的對象製圖如上。以什麼方式、感恩什麼、不感恩什麼,反映了感恩的性質,這都是一個三觀問題。圖:王新宏《感恩教育的理論發展及實踐研究》

.

倡導感恩是一種手段,關鍵是裡面的內涵,以及這種內涵為什麼目的服務。那麼, 「感恩教育」自然也反映了特定的三觀。根據這個定義去回溯歷史,「感恩教育」其實在中西方皆早已有之。比如,先秦儒家感恩教育思想會強調「孝為報親恩、忠為報君恩、節為報夫恩、義為報友恩」,倡導一個子女要順從父母,女子要服從丈夫,臣子對君王要虔誠,和朋友交往則需知恩圖報的尊卑道德秩序。東西方宗教理論也有感恩的內容:如佛教認為人們要對佛法僧三寶、父母、國家和眾生感恩,認識到自己的一切都與它們互即互入,由此放下我執,減少唯我獨尊和自私行為,從而為「度眾生」奉獻自己;基督教則認為感恩是上帝的命令,信徒通過行善以傳遞自己曾經受到的善意,同時因此提升道德修養,從而見證神。

而想想我們自己的童年(暴露年齡的時候到了),如果按照這個定義,我們早就在課本里接觸過「感恩教育」:

.

《鋤禾》讓同學們記得自己吃的東西都是農民辛苦耕作的成果,所以要感恩他們的勞動,因此不可以隨意浪費。圖:網路

.

我們是該感恩資本,學習長幼尊卑秩序,還是該感謝「鋤禾日當午」的大漢,問題的答案一目了然。而企圖通過「感恩教育」來圈錢,聲稱哭得越起勁越有效,甚至又跪又拜的行徑,又是站在怎樣的立場,也一目了然。

.

本文首發於土逗公社

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憑什麼要感恩?
時過境遷,你會放下曾經為難你的人嗎?

TAG:感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