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這個風口,你怎麼玩?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裡裝,你能裝啥?
「共享+XX」停不下來
逛街掃碼找共享單車,手機沒電掃碼借充電寶,突然下雨掃碼借傘,想運動掃碼「豬了個球」……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共享+XX(生活實物)」停不下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估算,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參與分享經濟的人數達到6億,比上年增加1億左右;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平台就業人數約585萬,比上年增加85萬。分享經濟正成為最活躍的創新領域。
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佔GDP的比例將達到10%以上;未來十年,我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平台型企業。
而在美國,有數據顯示,今年在美國給共享經濟打工的人數已經達到480萬人,遠超IT業 273萬的員工數。甚至有觀點認為,共享經濟是2017年最火的風口,未來80%的行業都會被共享經濟所改變!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下一步,我們能玩什麼?
一個人的車閑置了,可以共享給別人,於是就有了Uber和滴滴出行;一個人的房子空置了,可以讓更多人來住,於是就有了Airbnb和小豬短租;一個人具備某種手藝的時候,可以提供手藝上門的服務,於是有了58到家等到家服務;一個人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可以提供給別人,於是有了豬八戒網和分答……
共享經濟時代,只要不懶不傻,基本都能謀條出路,將自身的能力或資源分享,實現經濟收入和價值發揮。材料工匠,為何不將自身優秀的技術能力共享呢?
如同壁壘更高的手藝、知識共享,將自己的閑置認知盈餘,通過互聯網平台與他人分享,從而獲得收入。材料工匠通過8小時之外的自由支配時間,產生的技術盈餘,完全可以通過交易平台分享給需要技術創新的製造企業,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技術共享帶來什麼?
儘管相比上述所謂的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技術共享交易的頻率相對低且個性化程度非常高,但基於技術盈餘分享的供給需求,到需求側渴求專業化、創新性的優質技術的大用戶(製造業企業)體量,甚至出現的平台型企業,如Airlab新共響,都為材料應用創新技術盈餘提供了閑置分享的機會。
此外,與上述所謂的「共享+XX(生活實物)」相比,技術共享具有更高的盈利空間。
拿共享單車來說,除了平台運營,共享單車還需要廣鋪設備,而作為共享資產的使用者,每個人還會傾向於過度損耗,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維修、折舊對現金流的消耗,尤其是當下火熱的共享充電寶,還面臨著「外出充電是否剛需」「與其到處找充電寶不如隨身帶一個」等爭議。
與共享單車重資產化形式不同,技術共享更趨向「零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即生產額外新單位產品所花費的成本,這種邊際成本在特定情況下會接近於零,「零邊際成本」是共享經濟出現的關鍵因素。
在物聯網的發展下,材料工匠越來越有可能趨向於成為「產消者」,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創新材料應用並分享自己的應用創新。當材料工匠在協同共享中分享自己的技術創新時,製造企業意識到使用權勝過所有權時,可持續性的共享價值替代了交換價值,零邊際成本顯得自然而然。
而在這過程中,需求側(製造業企業)得到了升級需要的技術創新,供給側(材料工匠)則通過閑置的技術盈餘獲得了利益,「雙贏」進一步促進共享經濟下半場——產業的共享!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好花盛開,就該儘先摘,慎莫待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在塵埃。
機會過來時,伸手抓住它。
對,沒錯,說的就是你。
勇敢一點!
END
共響微信maker_voice,歡迎勾搭騷擾來調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