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食糧 | 這麼慢 那麼美
我不抵觸了解國外的好,但會對踩低自己國家來抬高對方的說法感到極其不舒服。
剛好最近「楊舒平的畢業演講」上了熱搜。早已看穿記者為了博取眼球而斷章取義的做法,於是自己上網搜了她的演講稿,
「The air was so sweet and fresh, and oddly luxurious.」,我覺得沒有問題,作為留美大學生,她是該讚頌那個國家給予她的權利、教育和一切美好。
有問題的是「 I grew up in a city in China, where I had to wear a face mask every time I went outside, otherwise, I might get sick.」她不知道,稱讚一個人是不需要踩低另一個人來突顯的。
蔡康永說過「你就是你說的話」。平時的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或許沒有關係,但這是一個畢業演講。她該受批評,她沒有意識到 「一個公民在評論自己國家時是在什麼樣的場合、以什麼樣的方式作評論,相信所有人都不難從中感受出他對祖國是什麼樣的感情。」 而再不起眼的一個人在外也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域、一個民族……
人們深切地認識到一個人的優點時,可能是因為自己缺少這個優點。而我們自行感知自己的缺點時,會比別人告訴你,你不好,來得舒服。羅敷在描述北歐的公正與信義、北歐為人著想的善良時,都不曾用激烈誇張的語言來數落自家的不好,這是讓人舒服的。發達國家的生活模式很多地方不適合中國,但是他們是發達的,而我們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從結果導向,看到自己要努力的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所有人都達到了嗎?沒有——所以我們會更努力的。
薩德事件出來的時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像我這種沉不住氣的少年,平時總是生產不少文字垃圾,但在比較嚴肅的事情上一般很少發表觀點,因為我認為政治太複雜,正誤太難辨。但最令人反感的是,一些大V、公眾號從不會放棄蹭熱點的心,發表很多煽動性、偏向性特彆強的文章,這更是不負責任,不愛國。我知道國家會控制媒介,一切新聞、輿論的出現從不是單純的、自發的,為了保持清醒,一定要有人發聲,即便我認為這個世界上從不存在正確的做法,怎麼做都有錯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個體更加應該盡量客觀表達出某些事實、觀點,讓讀者自主思考、判斷,這才是我認為的愛國。
(當時"得到"的推文:抵制樂天弊大於利,我並不贊同,以國家為單位來說,我認為支持國產的愛國行動在長期來看是利大於弊的。)
作為一個喜歡韓星的人,習慣了別人在我朋友圈評論下面要「拿什麼來拯救你」 「不要追棒子!!」 「求理智」 云云。而我一度認為,人應該認為所有人同是地球村的人,無論國界、無論民族,所有的人都是自己人,相互扶持,而不是競爭狀態,這種認知能讓世界真正和平穩定,但這實在是太理想化了。時間或許可以解決一切,或許不可以。人太浮躁太衝動,也是一大阻礙。所以慢節奏有慢節奏的好,衝突多從快中來。
我未去過北歐,但喜歡書中北歐以慢博快、以簡博繁的美好。人經常忘了初心,也經常看不到本質。有的人說,「我擁有自由的靈魂,渴望隨性,所以我從不做計劃。」但有時計劃才是自由,有時缺乏計劃意味著個人時間被肆意侵犯。
干一番事業是為了干一番事業嗎?扎克伯格創建Facebook的目標是連接全球的人,那麼你的呢?
工作是為了工作嗎?你本想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卻把健康毀了。
成功是快節奏高強度等付出的代名詞嗎?很難說,靈感往往在不經意間拾掇,機會通常伴隨著運氣。是的,越努力越幸運,但沒有空隙的努力,總是讓人在最終發現自己走錯了方向。
生孩子是為了什麼呢?愛孩子、疼孩子、給他一個美好的未來,可是你憑什麼讓父母帶你的孩子呢?
生活是自己過的還是給別人看的呢?我不知道。
書中有許多內容在後半部分重複出現,讀到後邊會開始覺得作者是不是詞窮了。可能這也是豆瓣上只有6.2分的原因。這本書主觀性有點強,但也提供了一個角度讓外人了解北歐。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她們可以隨時返回學校學習的便利,這種全民皆學生的氛圍是很值得學習的。
讀完這本書的我認為,沒讀過的小夥伴們大可不必讀了,可以從目錄、書評直接提取重要信息。不過可能防止不了二次消化帶來的副作用嘻嘻。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簡嫃的「我走的時候 月光在他的屋頂上飄雪」?
※有哪些事情因為自己讀書少而理解的過於片面?
※豆瓣說、讀書筆記和阿爾法城都是失敗的產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