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物語》其一:阿婆

阿婆照常走過門前的柏油路,經過三十二課柏樹去菜市場,到固定的攤點買菜。

她已經老了,懶得改變。經常照顧的菜販子旁邊新開了一家賣菜的店,菜品擺的整整齊齊,洗的乾乾淨淨,可阿婆還是更信任老街坊。阿婆覺得開店也要成本,那個開店的年輕人頭髮和他的菜一樣油光滿面的,價格還更便宜,太可疑了。

阿婆以前也常常在這裡賣菜,她自己的地裡面,自己種的菜,連肥料都是自己家的糞便。後來阿婆老了,一次彎腰再直起來,覺得頭暈目眩,倒在了地上。醫生說這是高血壓,不要曬太陽,不要做很突然的動作,多休息。

阿婆以前到菜市場可以一直走,走個來回,後來需要休息一次。

今天回家的時候,阿婆發現自己需要休息兩次了,雙腿的力氣越來越小了,撐不起這個勞累一生的身體了。

阿婆背著背簍,背簍里裝著菜。幾個年齡差不多的老太太走在一起,談起春節期間鄉里又死了幾個老的,老年人熬過春冬之交真的很難,每一次入眠都可能是永夜。老太們已經活過了幾十載,什麼苦難都見過了,談論生死她們津津樂道,一點也沒有大禍臨頭的氣氛。到了這歲數,隨便挑人生的一段來說,都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故事。中國在過去的六七十年里發生了太多的變化,而她們盡數都經歷了,過得來的,過不來的,熬得過的,熬不過的,於她們都已經是眨眼的功夫。沒什麼過不去的坎,說到年輕人嘴裡是一道題一次失敗的戀愛,在她們嘴裡則是嚼不爛的樹皮草根,沒完沒了的戰爭,浮漂萬里的天災。

現在的她們,慢吞吞地走在路邊人行道上,聊著東家常李家短。再往前四五十年,她們也是如此走在一條小道上,那時的她們還是少女,青春佳好。生活苦難也好,亂世沉浮也罷,日子就這樣過去,平淡如沖泡了無數次的茶渣子,彷彿是茶水裡生出的獨特水垢,沸騰之後總都是一樣的。

老太們走路,誰到家了就脫離隊伍,誰看到了就加入,無聲無息的。大家也都已經習慣,說不定哪天就見不到某個人了,也只是心裡默哀一聲,葬禮上看看熱鬧,等待自己那一天的到來。

阿婆也到家了,背著背簍走到自家門前,伸手要掏鑰匙出來。可她現在的手已經不如以前了,以前可以握著鍘刀切豬草,手跟切口離得很近,但從來沒有切到過自己。家裡最窮的時候,阿婆找不到吃的,愁的很久沒睡覺,大兒子也餓死了,阿婆就此得了精神分裂。後來生活慢慢好過了,病也就好了,可是也落下了病根。手握東西的時候會止不住顫抖,拿不穩當。

阿婆掏鑰匙的時候,先是摸到鑰匙,然後握住,等手握實在了,再把手拿出來,眼睛盯著鑰匙孔,慢慢伸過去,鑰匙跟著手一起不停地抖動,對不準鑰匙孔,要把鑰匙貼在鑰匙孔周圍,慢慢地卡進去。等鑰匙插進去了,然後才慢慢擰動,這才能打開房門。

門是往外開的,房門打開了還要往後退,然後進門,伸手摸索燈在什麼地方。

對於阿婆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很多事情習慣了也沒辦法成自然,身體對於條件反射已經不是年輕時候那樣試兩遍就形成了。更何況阿婆的手現在已經無法做大幅度的動作了,彎曲一定的幅度之後,就要停頓一下,才可以繼續做動作。走路也是,先是提腳,再邁出去,落下去,扭動身體,再另一隻腳。

燈終於開了,照亮整個屋子。客廳里坐著表情獃滯的阿公。

「我兒子回來了?」

阿公問。

「你兒子離你兩千多公里遠,過來幫我。」

阿婆一邊回答一邊下背簍,她的膝蓋不太好彎曲,是背簍的底子靠在桌子上,然後一點一點把背繩脫下來才解放一隻手,然後一個轉身,才把背簍從背上解開。阿公一直盯著沒打開的電視,也沒說話。

阿公本來就有點痴呆,兒子一走之後就徹底痴呆了,經常記不住誰是誰,開火忘了關火,他還有抽煙的習慣,抽著抽著就忘了自己在抽煙了,燃著的煙頭亂扔。以前兒子沒走的時候,他就坐在家門口,等著兒子回來,然後問兩句,挨兩句罵。

現在終於是盼不到了。於是坐在客廳里,有時候看看看得懂看不懂的電視劇,有時候就盯著屏幕。被罵的很厲害的抗日劇,他以前還看得津津有味,他最喜歡看的就是這個了。也許別人覺得無聊,但也許參軍就是他這輩子做過最了不起的樣子了。

而現在那些參加過戰爭的人,也都已經老了。老到無法學習和理解新的東西了,只能日復一日地看重複的東西,自己經歷過的東西。也許是習慣性弒父,新一代們總喜歡這些老的東西全部消失,好都換上自己的皮囊,新的總是好的嘛。

今晚是聚餐,所以阿婆買的東西比較多,在廚房裡忙了一會兒,女兒也回來幫忙了,平時只有兩個人的家也就熱鬧了一些。阿公也稍微清醒了一點,眼球開始轉動,有了些表情。

吃飯時孫子也來了,孫子在飯桌上說現在的燈可以一進門自己打開了,也不用鑰匙了,可以用指紋開門鎖,關燈也可以自動關,不用下床關燈。阿婆聽了覺得很神奇,而且孫子說花不了多少錢。

阿婆想起來菜市場旁邊有個小屋子,總是關著,裡面一群老年人,聽著台上幾個年輕人講課。這些聽課的老人總是買了些奇奇怪怪的藥丸和儀器回去,想來孫子說的跟小屋子裡說的應該差不多。

阿婆便有一些戒心,因為有人說屋子裡那些人都是騙子。

吃完飯收拾了,屋子裡又只剩阿公阿婆了。阿婆給阿公端洗腳水,回來見阿公坐在沙發上,說自己難過,阿婆就按照老辦法給阿公緩解癥狀。可阿公越來越難受。

「我可能要不行了。」

阿公很肯定地說。

阿婆慌了,她找到一個功能機,想打電話,但是她不識字,在通話記錄里一陣亂按,打通了也不知道是誰的電話。她的手也按不準,按了半天也不一定打得出去。情況越來越糟,最後還是打通了一個有用的。

阿公很快接走了,又很快送回來,因為阿婆知道阿公想死在家裡。

葬禮後孫子給阿婆買了個智能手機,這個手機打電話是按大頭貼,看臉打過去。也不用認識字,也不用其他操作,認臉就行了。孫子還說可以把燈換了,把WIFI裝上,進屋連WIFI就會開燈,走了燈自己就關了。

阿婆回想起自己以前用功能機的時候,也不敢打電話,怕打過去不知道是誰,很尷尬。現在可以想給誰打給誰打了,電視有時候會壞,也可以叫孫子來看看。

阿婆一直覺得很孤獨,因為她誰都無法聯繫,每天都只可以做固定的事情。這個小小的手機給了她跟其他人聯繫的自由,阿婆覺得很開心。

阿婆有時候又想想,如果自己當時用這個手機了,能不能早一點送阿公去醫院呢?

但阿婆也知道,阿公每天在家裡,魂卻在兒子身上,兒子一走,半條命已經沒了。這次走可能真的是到時候了。

用這個手機的時候,阿婆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看電視的時候,這些萬里之外形形色色的東西,就這樣在發光的屏幕裡面變化。現在到處都是電視了,自己無聊的時候也是在看電視劇,這些東西給自己帶來的方便真是越來越多了。不然的話,自己每天真的不知道該幹嘛。

阿婆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想去哪都不能去,必須要做家務,不然全家都得餓肚子。後來終於可以哪都去了,身體情況又不允許了。

現在有了這些電子產品,終於是給了老年人一些寬慰,終於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有了視野上的自由,可以看遍整個世界。也可以給子女打電話,不用時時想著,可以聊一會兒天。

電視里總說電子產品荼毒年輕一代,讓人性變壞。阿婆覺得,也許它們也沒有那麼壞。

壞的可能只是亘古不變的人心罷了。

——————————

《科技物語》是一個系列,每一篇都不一樣,主要講述的就是技術對人性的影響。有些情節性強,有些是文章,有些亂七八糟的東講西講。題材不定,風格不定,內容不定,長度不定。

目前看來,連更新也是不定的。

全系列求打賞。

《科技物語》其一:阿婆 - 知乎專欄

————————

如果喜歡,請點贊或打賞。

支持原創,一元也可。


推薦閱讀:

space x成功了意味著什麼呢?為什麼這麼多人說他很偉大?
怎麼樣能拍出星軌?
技術大停滯——範式春夢外的陰影(3.1)| 資水東流
如何看待「美工程師臨終前曝外星人照片」?
繼續討論:關於盜車和無鑰匙進入系統

TAG:科技 | 感情 | 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