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說岩土——DAY155(地基處理)
2017年5月12日,大家一起刷新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暫時的目標是每天刷新一個基本概念,針對一個概念深入剖析、理解。期待著大家拋去完美主義,放下自我保護,暢所欲言,專註成長,共同的進步。特別聲明,本人水平有限並不是來給大家上課,僅僅是想起到一個剖磚引玉的作用,更確切地說是求拍磚,所以如果文字中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期待著各位的指正也希望不會驚嚇到大家!
DAY155
地基處理
繼續複合地基。砂石、碎石樁設置墊層是有益的,可以起到水平排水的作用從而加快排水固結,對於獨立基礎等小基礎碎石墊層還可以起到應力擴散的作用從而減小樁周土的附加應力、減小樁體的側向變形,側向對於樁體的限制增加了從而提高的樁體的強度進而提高了複合地基的承載力、減小的變形;墊層材料宜選用中砂、粗砂、級配砂石和碎石等,最大粒徑要小於規定值,夯實後的厚度與虛鋪厚度之比要小於規定值。對於砂土、粉土地基在成樁過程中對樁間土進行了擠密或振密進而使得樁間土的承載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為此需要對原地基土的承載力乘以一定的調整係數來表徵,並且這個調整係數與原地基土的承載力相關,原地基土承載力越低調整係數越大,原地基土承載力越高調整係數越小。由於砂石、碎石樁向深層傳遞荷載的能力有限,當樁長較大時,複合地基的變形計算不宜全長使用統一的放大係數,確切地說應該是越深的地方放大係數越小。昨天大致說了一下樁間距的確定,今天進一步說一下規範上樁間距公式的推導。規範上是分正方形布樁和正三角形布樁,不過推導的原理基本一致,先是取一個樁和一個樁負責處理的地基總面積(正方形是以樁間距為邊長的正方形,正三角形是以樁間距為一邊和正三角形高為高的平行四邊形),向下取一定深度則取出一個體積,我們認為處理前後這個體積內的原地基土並沒有與外界有物質交換而只是發生擠密或者振密(注意加密是兩個方向的在豎直方向會有沉降、在水平方向有擠壓)那麼原地基土的顆粒的體積和質量是恆定的,那麼根據原地基土顆粒體積守恆可以得到一個等式(就是處理前體積等於處理後體積),處理前土顆粒體積是多少?老辦法,設土顆粒體積為1,那麼孔隙體積就是孔隙比,這樣用實際計算出的處理前的總體積乘以處理前土顆粒與總土體積之比就是處理前土顆粒的體積,而這個比就是1除以1加上孔隙比,這樣處理前的土顆粒體積求得了。處理後的基本思路一樣,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總體積變成了單樁承擔的總體積減去這段深度內樁的體積(樁的擠壓)還要減去豎向沉降量的體積(振動密實),孔隙比換成處理後樁間土的孔隙比。這樣將等式整理一下就得到規範上的公式了,注意規範上振動下沉密實作用是通過一個係數體現的,考慮這個作用這個係數就大於1,也就是間距可以大一點(大一點也可以因為豎向的振動密實也有密實作用也有處理效果)。如果考慮。明天見。
你敢不敢早睡點!晚安!
期待各位的回復!
推薦閱讀:
※岩石和土的區別是什麼?
※老張說岩土——DAY197(樁基礎)
※老張說岩土——DAY303(特殊土工程)
※老張說岩土——DAY321(特殊土工程)
TAG: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