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筆記五十:讀《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筆記
讀《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筆記
讀之前——為何讀之?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這本書是孫機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其名氣最大的作品,慕名久矣,去年讀過一次,本次打算講一講自己的收穫,遂再讀了一次。所看的是中華書局2014年版的。
讀之時——這本書講了什麼?
民以食為天,開篇第一章即為農業與膳食。農業上主要講述了生產工具的演變,相比之下膳食的敘述比例更大。在膳食上作者分別從糧食、蔬菜、水果、麵食、調味品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地介紹,其中許多是我不知道的。古人的糧食蔬菜實在是貧乏,好在世界各地都在不斷地交流,每個時代都有新的物種傳入和輸出,不斷地培育使我們今天的視頻蔬菜五光十色。其中糧食最為基本,關係到生死存亡,明朝後期從美洲傳來的玉米和白薯大大促進了中國人口的增長,一二百年超過了過去一切時間的增長量,實在是功不可沒,然而也帶來了更嚴重的土地和人口問題,直到現在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饅頭本為帶餡的,後來有了不帶餡的,為了和他區別開來便將帶餡的改成了包子,小包子很像是餃子,然包子的產生比餃子晚一些,我見過三國時期的包餃子俑,但包子的產生比較晚了,然而包子和餃子在一開始都不稱為餃子,而稱之為餛飩,或許因為他們都是麵包餡兒吧。早期的麵食都成為餅,並非像今天一片的樣子才是餅,以前看書見說武大郎當年賣的「炊餅」很可能就是現在的饅頭,作為麵條的湯餅發展壯大已經成為我國北方的主食了,花樣百出各地不同,確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了。最早的湯餅沒有那麼多的花哨,是手撕的,大概像是陝西的「老娃撒」吧,軟面落於開水中,加以蔬菜調味,實在是湯美味鮮。
第二章介紹的是酒茶糖煙,這幾個雖然並非生存所需,但卻是人們生活的生活必需品。作者認為銅爵並非為飲酒器,乃是祭祀用的,其長流不適合飲酒,本身是青銅器也對身體有害,故作為禮器也是當然。既然與人的無關,那麼他的柱是什麼用呢?以前聽過擋須說、勸諫說,現在無從解釋了,難道僅僅是裝飾?大概不是,究竟如何還不知道。讀到下一段作者說每瓶並非是插花的,原來插花的是膽瓶或稱作經瓶,大概膽瓶因為插了梅花也逐漸成了梅瓶了吧。酒和茶為中國古代的兩代著名飲品,舊的產生很早,在事前就有了果酒,其後人們受其啟發發明了發酵酒,到了大概元朝產生了蒸餾酒,現在的高度酒就這麼產生了,以至於成為就今日飲酒的主流,在過去的幾千年里酒的香味已經飄遍了神州大地的每個角落,幾乎詩人、將軍、帝王的詩文中皆可看到,綿延幾千年產生了獨特的酒文化,反映在文學作品的各個方面,其中利弊自有。與之相對後起的茶葉不甘落後,在唐產之後迅速興起,走入尋常百姓家,然而在飲茶普及的同時茶文化也逐漸豐滿起來,在上層講究茶的品種、製法和用具,逐漸使茶文化成長壯大。這種十分講究的方式是茶聖陸羽所反對的,儘管他因此而做了《毀茶論》,但是後世多不贊同其想法且更加重視外表的裝飾。從煮茶到末茶、點茶再到現在的泡茶,簡單了許多,也方便了許多,或許這樣也是順應時代而成長起來的代價吧。和酒相比,茶更偏向於柔和、儒雅,而酒有時顯得豪放、激情,到了明以後對於前代的查問化似乎理解不夠了,茶壺便是一個見證,到了現在,酒文化和茶文化也似乎沒落了,儘管他們以更多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但文化呢?難道康師傅冰紅茶就是茶文化,勾兌茅台是酒文化?我想不是。講究的或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都只是泛泛知道,只把他當成一種飲品罷了。
至於糖,本非中國的特產,也是從世界其他文明中學習的,後來也逐漸融入了自己的文化。一種事物脫離舊環境而進入新的環境當中必然會發生變化以適應新環境,但根據相關記載和發現仍能夠尋找到其根源。這種借鑒世界其他文化中的優秀成分的現象,比比皆是,然而由於一些上古時期資料的缺乏,我們對於史前文明之間的交往知之甚少,加之其中往往非直接接觸而是長時間的間接傳播,早期的文明交往已難以追溯了。說到糖,中國的糖似乎也不如洋人,小時候總聽見「洋糖」這個詞,大概像「洋火」、「洋蠟」一樣是過去記憶的遺留吧。說道「洋」,這個詞語似乎已經走進了歷史,但諸如「番」、「西」、「胡」這樣類似的詞語,或許不夠敏感也已經為大街長期接受了,仍然生活在我們周圍,或許是因為他們傳入得早,已經和中國文化融為一體了,有些甚至已經成為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相比於「洋」承載了民族的屈辱歷史記憶,與之相比他們更加更純粹地代表著來源吧。
談及煙草,便咬牙切齒,平生最不喜吸煙之人,猶不喜讓別人抽二手煙之人,是何異於謀財害命?和玉米白薯一樣,煙草也是美洲來的,南部從菲律賓進入,北部從日本朝鮮進入,朝鮮人已經意識到了長期吸食他的危害,稱之為妖草。自清人入關以後煙草逐漸流行,種類漸多,到了近現代仍然可見,而且受到外國影響大部分轉變成了紙煙,抽煙之流行,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近現代歷史上的大人物中很多都有嚴重的煙癮。這些看似並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智慧,然而其實也在蛀蝕著他們的身體。戒煙難實在是世界難題,控煙現在看來也不容易,不知將來的情況如何?
第三章為紡織與服裝,乍一看這個題目我腦中便浮現出了嫘祖、嫫母、黃道婆等為紡織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女性和中國古代一些著名的織物以及歷代大致的服裝樣式,心想作者一定會論述一下古代的紡織歷史吧,或許會介紹一些古代的服飾,然而作者並沒有以這些傳說中的人物作為開端,而是從考古發現來說話,相對客觀性較強。弄璋和弄瓦我知道他們是出自《詩經》,但卻沒有思考過詳細的,弄璋應當是我們見到的璋,然而作者認為現在人為的璋不是古代的璋,也沒有說原因,這種事情其實也並非罕見,一些器物不再使用之後,幾百年便會被人們誤解,許多後人起的名字也並不一定與前人符合,現在使用的許多青銅器的名字也是宋人起的,其本來的名字或許已經不存了,或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器物的本來名字。弄瓦之喜的瓦原來是陶紡輪,這與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分不開。作者依次介紹了麻葛棉絲等紡織原料,其中多易懂,也知道了先是經錦再是緯錦,但難以根據文字聯想到紡織的經緯製作花紋的具體過程,或許是我的想像力不夠吧。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始終貫穿著等級的觀念,所穿的衣服顏色、質地、紋飾必須與身份符合,要不然就是逾制,受到重罰。到了現在雖然沒有了嚴格的規定,但是這種思想似乎會存在於人們的心裡,從一個人的著裝打扮基本上能夠看出他的家庭經濟情況,當然,也有例外。各個時期的服飾有較大的差異,往往是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而迫使原來的服裝發生改變,這在歷朝的雕塑陶俑繪畫形象中可以看到,他們具有區分時代的功用。比如鮮卑帽發展而來的襆頭成為隋唐宋人物著裝的典型特徵,並且因為其多變而具有了斷代的作用。最後一段說滿足婦女在一開始就穿著旗袍,這與多數人人為的有所出入,或許此處的旗袍也非後世的旗袍吧。
第四章說道建築和家居,我了解過一點古建築也對其有些興趣,遂認真讀起來。中國人常將蓋房子說成大興土木,而今的木已經很少用了,土也成了混凝土,用水泥盒子壘成的繁華都市擠滿了渺小的眾生,這確實非人類理想的生活模式,然而在近百年卻成為了世界的主流,同時傳統的土木結構也逐漸瓦解,成為了日漸凋零的「古建築」。一說到古建築,便不得不吐槽當今的古建築保護和一些仿古建築,古建築保護在許多時候是不到位的,房地產商的經濟利益往往比古建築的文化價值來的更直觀、現實、強烈,經常可以看到古建築被破壞的新聞,令人嘆息不已,然而終究還是有一些人在保護著這些記憶,也算是一件幸事吧。再說當今的仿古建築,有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復建的,整體水平算是比較好了,有的則是為了發展旅遊、商業而刻意創造的,其中多有值得商榷者,多為直接用現在材料做成木頭的樣子且製作粗糙,只是遠遠望去有些古建築的感覺,進去一看便原形畢露。
中國古代之建築和西方有很大的區別,其中最顯著的當屬建築材料了,東方多土木結構西方多石結構,同樣為高大的建築中國建築倘若與歐洲的相比則顯得小了許多,然而他們終究不能脫離環境而對比。土木結構建設相對容易些,靈活性較好,裝飾多樣,但受到木材的限制不能任意生長,且木材相比於石材較脆弱;石結構的堅固性毋庸置疑,而且顯得大氣、千年不變,但是太過繁重,建造時間太長。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東西方文明就地取材產生了適應自己的建築方式,但在近代文明中同樣被水泥盒子打垮,而且越是自卑越是痛恨一切過去,因而我們的古建築成了可嘆的殘骸。其他不提。
第五章為交通工具,車馬當是主流。中國古代之馬車有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傳來的,但其源頭尚有爭議,其與西方的馬車有很大的差別。馬車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戰爭的進行,尚記得郭靜雲教授認為來自北方的殷商正是靠著先進的武器和馬車戰勝南方的湯商政權的,其觀點雖未成為考古界的共識,但馬車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春秋時期國家的車的數量成為衡量國力的重要因素,代表著國家的軍事實力,「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便是這一時期車重要地位的的見證。
據現在的實物證據來看中國之馬車相對於西亞北非晚了許多,但其產生當亦不晚,從甲骨文看很可能在商代已經有了「鈪靷式駕車法」,相比於西亞北非的「頸帶式駕車法」高明許多,這個我記得在初中課本上就曾說過,亞歷山大時期的馬負重比秦漢的少且系在頸部的帶子會影響馬的呼吸,跑得越快呼吸越難受,有時候會暴斃。駕馭馬車為君子必學的「六藝」之一,可見至少在周代馬車的駕駛技術已經到達了一定水平,在這其中挽具最為關鍵,雖然只是小小的馬具,但意義重大,能夠大大提高車馬的負重和戰鬥力,這也是李約瑟說的中國十八世紀外傳的二十六項技術發明之一。後世車馬不斷改進,在保持馬的安全和車兒快速行進中不但取得進步,成為交通出行的主要手段。馬鞍在至遲秦漢時期已經出現,魏晉時期出現馬鐙,馬鞍和馬鐙的出現使騎兵產生並強大,這對戰爭格局的重要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古代四輪車始終沒有大的發展,而歐洲卻早早地產生了四輪車的前輪轉動裝置,這能夠很好的解決轉向問題,相比於笨重的兩輪具有明顯的優勢。轎子為車的一個補充,在短途中應用廣泛,人力相對安全輕快,張居正回家奔喪時候乘坐的就是三十二人的大轎,實在是令人大開眼界,於此不禁想起了隋煬帝的觀風行殿,可以容納上百人,更是氣派。
作者在文中還反駁了黑格爾認為中國不積極與陸海洋發生關係的論斷,或許是受到資料的限制黑格爾看到的中國只為一個縮影,並未對整個中國歷史進行深入的研究,故發出此論斷。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明清》就對當時與涵養的關係進行了著重的描述。中國海岸線綿長,南方更是水網密集,良港頗多,早在河姆渡時期便有了木漿,新石器時代也有出土獨木舟的例子,甲骨文中也有舟的形象,舵的發明為漢代造船業的傑出貢獻,使其更加成熟。春秋之後皆由對於海上行船的文字傳世,徐福尋找海外仙山的例子也表明其時已經有海船。多年前在電視上看到一期節目,說是三國時候沒有帆船因而不可能有赤壁張帆燒曹船的事情,現在想來不當輕信之,漢代已經有了帆船,《釋名》就提到隨風張帆,銅鏡上也有帆船的形象,這一點是肯定的。帆在船行駛尤其是海上行駛的時候至關重要,能夠利用風向推進,協調其他部件使船行駛如虎添翼。宋代之後指南針的應用也是杭海史刪的一件大事,其對世界的影響巨大,促進了世界連為一體,對文明的交流和進步推力巨大。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其船種類多而龐大是公認的,具有多人長時間的生活航行能力,可惜鄭和之後再無鄭和,船隊的樣子也隨著圖紙的焚毀而成為傳奇,此後便再無大的進步。
雖然對海洋並發生關係無不積極,然而歷代王朝對於海洋的重視始終不足,明代東南海上成了海盜的天下,清代又閉關,為洋人提供了機會,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至於今天我國的海上問題不斷,或許要加強對這些領土的維護和重視了。
第六章為冶金,銅鐵自然是最常見的。我國最早的青銅器為馬家窯的青銅刀,之前還有個別青銅片的發現,距今五六千年間產生了我國最早青銅,然而這與其他地區的「銅石並用時代」並無多大聯繫,因為中國之銅器自產生以來即為青銅,而與西方的紅銅不同,故沒有明確的銅石並用時代,相比之下三代為青銅時代則更加明顯。冶煉和鑄造為青銅器成就的兩大步驟,青銅器的合鑄、分鑄和疊鑄使其夠製造多樣、標準和大型的器物,南方一些地方的青銅器精美程度不亞於北方,以前聽說過失蠟法,後又聞可能沒有,不知詳細。冶鐵技術於世界之影響至今猶存,作者從鐵礦、鍛打、鼓風、燃料、等方面對其進行了較詳細的描述,展現了其發展之軌跡。縱觀之,雖非世界最早,但創造了世界獨有的冶煉技術,長期領跑世界,後期衰落不前,值得我們深思。
第七章為玉器、漆器和瓷器。玉器經歷了由王玉到禮玉到世俗玉的過程,這種天然的被人們稱為玉的石頭在過去的萬年里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作為與天神溝通的工具、王權的象徵,其後成為禮儀等級的象徵,後來被賦予了美德,所謂玉有五德便是,成為君子的象徵,或佩戴於身上,或做成器具文玩來把玩、使用,身價或高於金銀,其創造的玉文化至今尚在。與之同時出現的漆器,也是一大藝術門類,其產生亦在距今八千年上下,以其精美且能長久而聞名,價在十銀,擁有高質量的漆器因而成為身份的象徵。作為食用之器具在東漢瓷器產生之後數量逐漸較少,但卻為一蹶不振,而是精益求精,到唐代達到一個高峰。平脫漆器、螺鈿漆器華麗昂貴,適應了當時達官顯貴的要需求,諸如剔紅、剔黑的雕漆器加上創新的創世手法產生了花樣眾多的藝術作品,將實用與藝術融為一體,明清傢具也是其中之代表。再就是中國古代獨有的瓷器,其脫胎於陶器,繼承於原始瓷器(這個概念模糊而有爭議),大致產生於東漢末期,發展成熟於唐宋,在胎、釉、裝飾手法、裝飾花紋燈方面不斷突破,享譽世界,各個時期皆有其特色,這些皆是耳熟能詳的,不贅余。
第八章為文字、印刷和樂器。要說文字就要談談製造文字的工具——筆墨紙硯,每一種都是一種文化,流淌著古老文明的血液。作者分別介紹了書寫工具、書寫原料、書寫材料的發展歷史,說明了每個時代的特色。說道書寫材料之時提及「灞橋紙」非紙,這一點我以前尚未注意,查了知網才知道卻有爭議,或許他真的只是一片廢麻絮吧,然而西漢有紙張這一事實終究還是確定的。其後數百年造紙技術發展完善,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樂器也可算是一種文化產品,我國古代之樂器數量眾多,在各個時代不斷吸收外來的樂器並創造出新的樂器用於演奏,多種樂器的結合相輔相成是我國的樂器對於不斷壯大。
第九章為武備,也就是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和防護用具,前兩年看了段清波老師的《刀槍劍戟十八般》對武器有了一些了解,後來到各大博物館參觀也經常看到武器,畢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故對此興趣濃厚。長兵器有矛戈戟矟,短兵器有刀劍,遠程則為弓箭、弩、砲等,弩之張法有擘張弩、蹶張弩和腰引弩。防護器具中盾最有名,小盾為干,中盾為瞂,大盾為櫓,又分為木、革、鐵、滕等類型;有將盾和鉤結合的兩用兵器名為鉤鑲。
第十章為科學技術,這個題目就大了,本書內容講述了涉及計算、曆象、地學、磁學等幾方面的器物。對於張衡之地動儀,古人言之鑿鑿,看來似乎確有其物,現代多有人試圖複製之,然而終未起到古書上的效果,不知其實際情況如何。在磁學上作者通過解讀文獻,認為司南並非王振鐸設計的盤狀帶有勺的司南,而是指南車。在指南車和宋代羅盤長時間的間隙似乎並無進展,但強加以這樣的司南確實不符合文獻和現實,或許以後會有新的發現吧。
從前以為誇大中國之輝煌而忽略世界其他地方之影響,近有一提及中國古代之優點則受鄙夷之現象,這都不是正常的對待文明和歷史的態度。雖然不能不受時勢影響,但秉持一顆相對客觀的心總是不難的,不能以今人之成就評價古人,正如不能以今人之觀點責難古人。回首是為了更好地展望。相比於其他學術文章,作者很淡然地使用著「夏代」這樣的詞語,表明其鮮明學術立場,在許多文章中在為避免受到批駁和嚴謹的求學態度影響下學者盡量不使用這樣的詞語,然而孫先生卻很當然地說出,可見其堅定。本書又批駁了幾種歷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觀點,言之有據。
讀之後——所思
本書為一囊括了中國古代各類物質文化的概要著作,內容廣泛。書中觀點眾多,不能一一查實,有些觀點有爭議,或者有新的進展也是正常的,倘若將其每方面仔細了解一番恐怕非數年不能。此書涵蓋頗廣,這些物質文化和考古發現也是密不可分,既是科技又是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骨,依次為基礎的文化行為成為中國文化的肉,骨肉相合乃為完整的身體。且勉強記下來,在腦中形成一定模式,以待後日仔細研究某一方面時有一點基礎,或能發現其中不足也算是有點學問了。
孫晨
2017年4月25日
於西安馬騰空
推薦閱讀:
※地產開發商在興建新樓盤時發現古墓群怎麼辦?
※如何看待壁畫、石刻等大型文物被移動到博物館保存的行為?
※中國現存的唐代建築還有哪些?
※圓明園回收文物8萬餘件,壘起文物長城;圓明園被燒毀後,裡面的文物都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