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兒科醫生告訴你:寶寶攢肚子到底是什麼?

娃咋養//不拯救銀河系,只關心小家庭

昨天在朋友圈曬了一下1086條微信未讀消息:

挨個回復完畢,

幾乎都是諮詢寶寶健康問題的、

諮詢餵奶問題的、

諮詢產後健康問的……

其中,要說什麼問題是每日必被翻牌子的,

大便,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我的寶寶今天沒拉大便,怎麼回事?

三天沒拉大便了,是不是有問題?

一周沒有拉粑粑了!

10天沒有拉粑粑了!

怎麼辦……

哦多克……

便秘?

巨結腸?

腸梗阻?

但他不哭不鬧,還跟我笑

肚子軟軟,不橡皮球

能吃能睡,能鬧騰

腫么回事?

……

許多過來人就知道,

這就是傳說中的「攢肚」。

「攢肚」的定義?關於這個問題,我搜索了各大醫學專業書籍和文獻,連個對應的英文單詞都沒有!

就是說,在英文文獻里找不到專屬文獻,意味著這件事情在國際上來講,大家都覺得 「it doesn』t matter」。

疾病譜里完全沒有!所以,由此可見:

「攢肚」不是一種疾病。言下之意就是,「攢肚」不需要查血吃藥打針益生菌開塞露肥皂條。

「攢肚」是一種現象。是我們自己給寶寶從大便次數多到大便次數少的過渡過程中出現的,數天不拉大便的現象的一個稱號。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來看一組圖。

這是一組正常寶寶大便次數的匯總圖,意思是:

5天寶寶

90%的正常寶寶每天大便在7次以內

50%的寶寶大便次數在4-5次以內

10%的寶寶大便次數2次以內。

1歲寶寶

90%的寶寶每天大便次數在5次以內。

這個數據告訴我們三件事情:

1、月齡越,寶寶大便次數差異越

21歲以內,隨著月齡增加,寶寶大便次數呈現下降趨勢明顯。

3、3歲以後寶寶的大便次數才開始變化不大。

所以,寶寶大便次數變少,是大部分寶寶的人生必然會經歷的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許多寶寶就出現了某一段時間不拉粑粑的「攢肚」現象。

目前尚不清楚完整的原因是什麼。

就目前的醫療智慧得到的結論是:

1、寶寶到了「猛漲期」,腸道增加了食物的吸收率,大便殘渣變少

2、寶寶腸道日趨成熟了,對食物的處理能力增加,腸道有能力有節律的工作,開始從多次變成自己想要的節奏,在調試過程中,腸道君不斷接受食物殘渣刺激,嘗試調整自己的排便節奏,於是有暫時的「我想試試不拉粑粑爽不爽」的時候

3、隨月齡增加,寶寶的原始反射逐漸減弱,「胃結腸反射」消失→不再一餵奶就拉粑粑了

4、腸道對母乳里的激素敏感度降低

5、指的特別關注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因為腸道功能的不穩定和菌群不穩定,大便次數常常變化很多,可能前一天寶寶拉了好幾次,今天就一次也不拉。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寶寶是保證腸道功能健康的不二選擇。

6、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攢肚,比如天氣變化、居住地變化、活動不足等,腸道君也是寶寶的一部分,誰還不允許寶寶偶爾有點小情緒呢。

可是,然而,但是,我百度了一下,也可能是巨結腸、腸梗阻、無肛,聽起來就好恐怖。我怎麼知道是不是在攢肚啊?!

我們在家怎麼知道寶寶「攢肚」是不是有問題呢?

新生兒

尤其是0-5天大的的寶寶,一整天不拉粑粑一定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應包括:

1、新生兒科醫生:檢查是否有腸道畸形或其他疾病;

2、IBCLC或資質相當的哺乳顧問:判斷是否吃飽;

滿月寶寶

滿月寶寶通常能掌握一定的拉粑粑的規律,在遇到寶寶「攢肚」的時候,採取兩大原則:

1、觀察

2、等待

觀察些什麼呢?

1)肚子的外觀變化,是否腹脹;

腹脹越來越明顯,肚子都漲亮了或者摸起來就像充滿氣的足球或者甚至像石頭;

2)寶寶是否突然出現無法安撫的哭鬧:

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無論怎麼哄都哄不好,各種方法都嘗試完了,寶寶哭鬧完全無法控制的情況,或者能安撫下來,但一摸肚子就哭得不得了的情況。

各種安撫方式都試完了的意思是:掌握了寶寶規律的主要帶養人,用常用的有效方式不能穩定寶寶的哭鬧。舉例:餵奶、哄睡、換尿不濕、唱歌、換抱姿、調整環境溫度、調整燈光、換環境、換人等。)

以上兩種情況,儘快找靠譜的兒科醫生當面判斷是否有急性胃腸道疾病。

如果都沒有,也許可能有點這幾天吃得沒有之前多,依然是該睡睡該玩玩該哭哭該鬧鬧;那麼等待是不二法則。

但是,然而,有時候,看著他不拉,就是著急。有時候,她會憋紅了臉用力「掙」,一陣一陣扭來扭曲,看著就是心裡不爽。

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不能做什麼:

不建議使用開塞露或者肥皂條(形成依賴會影響寶寶自主排便能力的建立哦,便秘風險更大哦);

不要隨意吃藥:包括益生菌(母乳寶寶隨便在乳房上舔舔就有很多益生菌哦)、乳果糖(吃了這個會肚子很脹不舒服哦)、西甲硅油(這個葯不能幫助排便可能會打很多屁)等等。

除了等待,還能做什麼?

1、純母乳餵養。(完美的食物)

2、腹部按摩:被動促進腸道蠕動

PS:促進腸道蠕動的按摩是有一定力度的按摩,輕輕的撫摸肚子作用有限哦。

3、增加運動:趴、翻、爬等主動運動;排氣操、舉高高、大聲笑等被動活動。(全身肌肉運動起來,血液循環更好,腸道蠕動更好哦)

4、小兒推拿:不信中醫的寶寶媽媽客戶忽略這一條。(小兒推拿對寶寶腸道功能調節真的蠻不錯的)

5、擁有一個一直了解你寶寶身體狀況的家庭醫生或者哺乳顧問、育兒顧問,有情況向專業人士求助。【娃咋養,育兒不走彎路!】

本文作者:


推薦閱讀:

試管嬰兒寶寶的出生缺陷高嗎?
Get驅蚊小妙招,打響寶寶防蚊戰!
寶寶皮膚好不好,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TAG: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