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最終還是選擇了「賣身」,買家不是BAT,而是一家剛上市的公關公司
映客「上市」比想像中要來得快。
今日宣亞國際發布公告,宣布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資產為北京蜜萊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映客),預計不低於50%的股權。
為了規避證監會最近嚴查上市公司重組併購的限制,此次併購擬全部採用現金收購。去年9月映客的估值已經達到70億,這意味著,宣亞國際可能要準備至少35億左右的現金。
財報顯示,宣亞國際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賬上的貨幣資金只有3.33億,一下子拿出35億現金來並不容易。
這會不會是映客的一次「借殼上市」呢?至少從目前的方案來看並不是。
借殼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是,被借殼公司會更換實際控制人,目前這個條件並不具備;此外,宣亞國際是今年2月才剛剛上市的公司,上市不足3個月就「借殼」給映客,在監管層面恐怕也很難通過。
- 映客為何著急「賣身」?
映客在此時選擇出售控股權,原因為何?
一位直播行業人士猜測,映客可能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前期有超高的成本投入,後期實際流量下降、用戶付費意願低,失血過多。該人士稱:「直播一定要有造血能力,否則,融不到錢,那就是要命了。」
去年直播之風興起,映客一路高舉高打,請來一眾明星大咖做直播。「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的口號也可以看出當時映客在當時80多家直播APP中獨佔鰲頭的自信。
「劉濤、蔣欣直播開場5分鐘使伺服器癱瘓」、「BIGBANG映客直播權志龍、勝利等現場電話互動,超過600萬女粉絲落淚 」……戶外、影院貼片、門戶,各種洶湧的分眾廣告投放讓映客換取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有市場營銷行業人士向小娛透露,社交軟體「派派」之前請來12位明星做代言,在一線城市的辦公司樓宇做視頻廣告,一個季度的市場投放刊例價是4.5億,實際投入也達到1.2億。
以此參考當年的映客,其市場投入之高可想而知。但問題的是,映客的投入這些成本,並沒有足夠的收入作支撐。
原本C端的打賞、刷禮物應該是直播應用最理想的變現模式。但從映客近期各種刷量「醜聞」來看,背後則意味著實際流量式微。
有業內人士透露,映客目前的刷量在150-200倍之間,也就是說,直播間內顯示有10000名用戶,實際可能只有50人,而在這些真實用戶中,有付費意願的可能只有1%。
- 宣亞國際今年才上市,收購映客的錢從哪裡來?
宣亞國際的這次大手筆收購,已然引發各方議論。
宣亞國際是今年2月才在A股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也是繼藍色游標後A股又一家上市的公關公司。
招股書顯示,宣亞國際成立於2007年,主要從事公關服務,客戶包括惠普、寶潔、三星、華為、殼牌、百度、寶馬、比亞迪等世界500強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按盈利模式不同,公司的主營業務可分為常年顧問服務、項目服務兩類;按傳播渠道不同,又
可分為傳統營銷、數字營銷兩類。
2016年年報顯示,宣亞國際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67億元,同比增長19.67%;凈利潤為5871.01萬元,同比增長9.64%。
其實,宣亞國際和映客早有交集。2016年12月,映客與宣亞國際簽訂了公關代理合約,而在更早的2016年5月,宣亞國際就參投映客,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在映客佔有0.7423%股份。
今年4月14日有消息稱,宣亞國際或將收購直播APP映客,當時公司股票已經停牌,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不過,當天騰訊科技向映客求證消息是否屬實時,對方卻表示並不知情。
昨日,娛樂資本論從接近宣亞國際的內部人士處獲悉,早在4月前雙方就開始洽談併購事宜,但是此前雙方一直在估值、收購份額方面未談攏。
此次公告中稱,公司預計全部用現金收購映客不低於50%的股權,按照映客估值70億計算,需要不低於35億元的現金。
根據宣亞國際4月25日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宣亞國際賬上的貨幣資金只有3.33億,與併購金額之間還差32億左右。
這一大筆現金,要從哪裡來?
在目前定增控制比較嚴格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還可以向大股東借錢,也可以向銀行貸款,但不管哪種形式,宣亞國際都將背負32億的欠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映客繼續虧損,會不會給宣亞國際帶來沉重負擔?
- 映客的結局是直播行業的一個隱喻?
去年10月,一份映客直播商業化營銷白皮書曝光,映客推出了三個量級的商務合作產品包:600萬起價的王牌曝光套餐、1000萬起價的內容營銷套餐和2000萬起價的社交營銷套餐。
「沒想到現在映客竟要開始賣廣告!」有業內人士這樣感嘆。然而,這一廣告銷售最終的成績,並沒有對外公開。
在此次收購之前,BAT都有了自己直播平台的親兒子,騰訊旗下已經有龍珠、鬥魚等直播平台;阿里旗下有淘系直播,以及優酷的來瘋直播,百度旗下愛奇藝也有奇秀直播。映客不僅沒有抱上大腿,反而是賣給了一家剛上市不久的公關公司。這似乎並不算一個最好的結局。
事實上,不僅僅是映客,走入下半場的直播行業整體大環境並不樂觀,看起來,直播這個曾經的大風口正在回歸理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整個行業的主流都在主打顏值直播,用戶陷入審美疲勞,而垂直化領域的直播突圍依舊相對困難,想要有表現形式方面的突破已經越來越難。
(作者:嚴韻柔 楊柳青 高慶秀 編輯:鄭道森)
推薦閱讀:
※借殼上市本身能融到資嗎?
※宏達新材被證監會調查會對分眾傳媒借殼上市產生多大影響?分眾傳媒會換殼嗎?
※借殼上市、買殼上市中,如何區分「殼」的好壞?
※我愛我家一致行動人之謎:玩「重組」,還是想「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