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青: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素質教育若干思路(下)

作者:吳丹青本文大概3946字,讀完共需3分鐘

智庫特約研究員簡介:

吳丹青,獨立教育研究人,理工科背景,多年世界五百強上市公司IT業高管經歷。關心中國素質教育問題,對中國青少年的通識教育問題有獨到的見解,現辭職獨立從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錢學森「世紀之問」、李約瑟難題、學齡前兒童的早期教育模式、西方通識教育中國化等。

引言

沙袋育兒(摘自百度)

上世紀90年代,一種傳統的育兒法「沙袋餵養」,仍在山東、湖北兩省部分地區流行。即將出生不久的嬰兒,放入盛滿細沙的袋子里餵養。用沙土代替尿布,一天換一次土,干農活時將孩子獨自放在田邊。母親只在餵奶時看看孩子。與人類各項活動處於半隔絕狀態,經過一段缺乏身體接觸(抱和背)、缺乏語言互動、缺乏身體活動(尤其是手和腳)、缺乏各種情緒互動和激勵的日子,嬰兒變得安靜了,老實了,無悲無喜,不再表達感情。學者研究發現,「沙袋兒童」的平均智商低於正常人(平均智商在60到70之間,處於整體弱智狀態)。

研究

「兒童健康發展不僅有賴於營養,也離不開激勵。」蔡建華說,國際經驗和相關研究表明,兒童的早期激勵和學習經歷影響大腦發育,進而影響健康生命後續階段認知和社會情感發展。

「眼下,小學生動作不協調的多了,運動能力弱了,有的孩子甚至打球、跳繩都不會,嬰兒期缺少爬行訓練是一個重要原因。」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發展研究室主任沃建中說,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為期5年的調查顯示,嬰兒6—8個月時,是否進行爬行訓練,可使動作協調能力相差20%。

在語言發育方面,沃建中舉了一個例子。

一名6歲小男孩上學面試時,講不出話,被北京一家知名精神衛生研究所診斷為孤獨症。孩子的媽媽不甘心,帶孩子找沃建中諮詢。經過仔細了解,揭開病因的迷霧。

原來,小男孩的媽媽十分內向,很少跟他交流。

孩子1歲時,父親出國學習,家裡請了一名同樣少言寡語的農村保姆。

在兩位大人的沉默陪伴下,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會正確表達。

比如,他說「媽媽,狗狗」,表達的卻是「想喝水」的意思。

一年後,爸爸回國見狀,不僅未及時糾正,反而常模仿孩子的話語哄他。

結果,在幼兒園裡,孩子常自言自語,別人不知所云。

小男孩最終被確診為語言障礙,而非孤獨症。

通過一年半的艱苦矯治,如今已基本恢復正常。

「一歲半至兩歲是語言發育關鍵期。看護人的行為影響兒童語言能力。」

據蔡建華介紹,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公布的調查數據表明,家長與嬰兒說話的數量與嬰兒辭彙量的關係,從孩子16個月後開始顯現。

到36個月時,語言交流多的家庭,孩子辭彙積累可達1200個。而不愛說話的家庭,孩子的辭彙量不足400個,差距超過3倍。

該調查還顯示,在生命最初的3年里,兒童遭遇七八次嚴重負面體驗時,如貧困、營養不良、看護人有心理疾病、單親家庭、受到虐待、被忽視、母親受教育程度低等,90%以上者發育遲緩,成人階段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

「兒童早期經歷關乎終身健康和幸福,兒童早期的激勵和學習經歷會影響大腦發育,進而影響生命後續階段認知和社會情感發展」蔡建華表示。

我們根據這些科學研究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果:大腦的發達程度與社交行為、語言、動作的複雜性和靈敏性(尤其是手部動作)相關程度最高。

這與大腦皮層功能分布情況完全一致

大腦皮層功能刺激排在首位的是手和十指;排在第三位的是腿腳;加上身體觸覺、視覺,這一最為重要的部分我們在後面的「遊戲和玩耍」中詳細分析研討;排在第二位的是以語言尤其是說話為主的口部發聲部分的刺激,和語言最直接相關的是聽和說,閱讀和寫不是3歲以內的任務,聽覺與發聲合併在語言部分研討;味覺和嗅覺在「吃」的部分研討。

多項目標任務的先後、快慢、多少、程度之間的平衡、取捨(選擇)及適用範圍是一件高難度、高科技、高藝術性也是實踐中出現各種嚴重錯誤的大問題,往往做了這一樣卻忽略了另外一樣更重要的事情,最後哪一樣都沒做好,比如說「放養」、「快樂教育」和日本的「寬鬆教育」包括西方的自由民主博愛,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興趣培養、獨立人格、活動範圍和種類以及活動量等等,但不利於規則建立、習慣養成、道德培養。

到底哪一個年齡段、具備那些特徵和條件的孩子做到什麼程度是合適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具體來說3歲之前這些非常合適(幼兒養性),但又不能當甩手掌柜,需要對安全、衛生等提供更有效的保障(要形影不離),這叫守望、保護而不是監管、干涉、介入,3至7歲是個過渡時期,仍然以這種方式為主,但不同類型和程度又有區別(比如雖然童言無忌,打架罵人不鼓勵也不懲罰,但在3歲前可以完全放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持鼓勵態度,7歲以後逐步禁止)。

7歲至青春期之前是規則建立、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童蒙扶正),「從小養成好習慣」絕不等於從生下來開始養成好習慣,三歲之前都基本上完全不需要理睬這個貌似冠冕堂皇的錯誤理解;少年立志(10至15歲)。

成人立德(主要在15歲以後),各階段之間有一小部分交叉。又比如「延遲滿足」是3歲以後的事情,不適合3歲以前,完全不適合1歲以前(必須無條件的有求必應)。

從哲學上來說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利就會有弊,再好的事情做過頭了就變成有害(博愛到溺愛),但現實中的情況是做得遠遠不夠,甚至根本沒做,或者不懂亂來。

再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總體上我們反對打孩子,這件事情也不那麼絕對,而且在中國相當普遍,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產生的後果(尤其是在心理損傷方面和親子關係),以及年齡、程度。

頻率等因素綜合造成的結果及其長遠影響,廣州「狼爸」蕭百佑比較典型,他主張「不打不成才」,四個子女都教育的比較成功,曾在電視節目中與其他嘉賓激烈爭論這個問題,誰也說服不了誰。他透露與妻子結婚30年沒吵過一次架,被譏笑為「秀恩愛」,他們不明白這對子女的教育多麼的重要並且一般人做不到,打孩子所產生的影響與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你從來不打孩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有那極有可能是你在孩子7歲以前與他接觸太少,如果真有極少數父母從小不打孩子,但兩口子經常吵架。

據研究這比離婚對孩子教育所產生的影響還壞,與「狼爸」相比要差100倍以上),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其他方方面面,認為他靠打取得了最終的成功極其幼稚,這是「標題黨」的簡單思維,太缺乏邏輯性。說得再簡單一點——打與不打都不是成才最重要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還有其他一籮筐的因素多了去了。

人類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是通過語言(包括文字和圖畫)和行動(實踐活動)完成的,既能說能寫(通過大量的聽和閱讀,3歲上幼兒園以後,慢慢的就沒有人一天到晚跟你說了)又能做是我們所有人追求的目標,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海量的閱讀和實踐,古人告訴我們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們大家似乎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CCTV天天做廣告,中國人依然不讀書,我們只愛錢不愛讀書,雖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嫌這樣太慢了,不如冒險搞點歪門邪道來得快。

缺乏傳統文化的熏陶也不知先賢的教誨,加上糟糕的應試教育,我們從小不愛讀書,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別說政府號召就算把刀架在脖子上,也只能說——臣妾真的做不到,基本上不可救藥。

閱讀的興趣、愛好、習慣是如何養成的?當然要小學二年級以後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能進行,但其興趣、愛好是從學齡前的講故事、看圖書開始的,更早可以追溯到1歲之前媽媽大量的語言刺激,兩歲從日常生活開始、3歲從童話故事開始到7歲學齡前,8歲以後主要靠自己閱讀,7歲以前主要靠聽媽媽說(3歲以後爸爸說得越來越多),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的數量和質量,不僅與大腦皮層生長發育與建立神經元連接直接相關,也是培養閱讀興趣、愛好最重要的啟蒙,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這一階段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分化,實際上不同孩子各方面的素質能力已經有了很大差別。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小時候聽媽媽講故事勝讀十年書。據說以色列的媽媽在孩子1歲以前就把蜂蜜塗在《聖經》上,讓孩子喜歡上書,而且是最經典的書,多麼用心良苦啊!這孩子以後不比別人厲害那就怪了。

當然3歲以前還是以遊戲和玩耍為主,講故事穿插在遊戲之間進行,3歲左右白天儘可能的進行室內外的遊戲和玩耍,晚上睡覺之前專場講故事、唱催眠曲,音樂、藝術的興趣的培養,媽媽的催眠曲是第一選擇,也可以說是「殺手鐧」,現代科學對睡眠、前睡眠狀態和催眠(包括巫術)、意識與潛意識的認知極其有限,20世紀三大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另外兩人是愛因斯坦和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夢的解析》及精神分析理論,開創了心理學對這一類問題的研究,成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治療手段就是——催眠術。

我個人認為其在教育領域的重大應用之一就是——媽媽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講故事、唱催眠曲,這對孩子一生的深遠影響不可估量!如果你能從孩子2歲到7歲長期堅持這一工作(最好是每一天,最少隔一天),你的孩子不成才我給你跪下,那隻能說明相信弗洛伊德那一套是瞎了我的狗眼。

根據以上一系列分析和科學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3歲以下嬰幼兒的教育最核心的任務目標是智能的開發和潛力的發展、心理健康及發展,要竭盡全力、不惜代價的創造條件和環境(而不是「教育」、打罵、訓斥)使得孩子更積極主動、獨立的、更開心更願意多動手動腳、多說話(包括表達各種情緒情感),多接觸人(主要是父母也包括其他人)和各種事物(事情和物品),具體內容我們分別在「父母陪伴」、「 吃和睡」、「遊戲和玩耍」這三個部分進一步分析研討。

創造條件讓孩子在3歲前多說話、多活動,不能說與經濟條件沒有關係,情況好的話可以錦上添花,但很多有錢的家庭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而只要不是太貧困的一般家庭是有條件做到這一切的。首先父母要有這個意識、觀念、見識和視野、勇氣和決心,而且需要不斷的學習,良好的性格、涵養是實施、做好這些事情的保證。軟實力比硬實力更重要、更難。

父母和老師缺乏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其延伸和行為表現是訓斥和打罵以及表現出厭惡、蔑視和憤怒情緒)是所有教育活動中最大的殺手!是毒藥!也是每一次教育活動失敗的最重要原因(而不是之一),這不僅多多少少普遍存在於每一個家庭,而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型和無形摧毀著大大小小無數次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其後果無法彌補和挽回。這一惡招幾乎可以致命!

更多智庫思想請關注微信訂閱號:tongshi_zhiku(通識智庫)
推薦閱讀:

有了這兩樣東西,媽媽一個人開車帶寶寶出行毫不費力
有哪些講述2~3周歲幼兒這一發展階段的心理特徵的書籍推薦?
按摩+食療,輕鬆解決寶貝積食問題!

TAG:育儿经验 | 育儿知识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