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野生古樹茶」可能讓你中毒!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前幾天,茶友「漫」給懂茶帝發來一款有點特別的茶(見下圖),問道:「我這個是國家保護區的野生普洱古樹茶,應該是近一兩年的茶,鋸齒不怎麼明顯,想請老師看看品質怎麼樣,茶湯是第二泡左右的。」
小懂看這茶有些奇特,主要是鋸齒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而且葉片背面的絨毛也並不明顯。而鋸齒和絨毛是辨別茶葉真假的重要參考因素。這會是野生古樹茶的特徵嗎?就此,小懂專門請教了長年生活在普洱茶區、西雙版納製作研究普洱茶17年的資深人士鄧愛軍老師。
老師告訴小懂,這的確是野生茶,這種茶還是比較少見的。就像茶友「漫」這款茶一樣,野生茶大多數都是只有少量鋸齒、甚至沒有鋸齒的。而且很多野生茶都是沒有絨毛或者只有少量絨毛的。
通常野生茶有兩個極端:要麼苦澀不顯,給人較好的品飲感受;要麼苦澀不堪,有微毒,出現麻嘴,澀味突出,出現不化的情況。
由於野生茶都是近幾年才有人追捧,原來是沒人管理和採摘的,通常葉片較栽培型茶樹的葉片更厚,而且野生茶一般來說都有很高的耐泡度。
兩類野生茶的差異
小懂今年在雲南考察時,對野生茶也進行了一些了解。所謂的「野生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人工栽培、馴化過的,但是長期棄采,變成了野放的古茶樹。還有一類是純野生的,未經人工篩選、馴化的原始野生型野生茶。
嚴格意義上說,第一類不能算是野生茶,最多就是野放茶。而關於純粹的野生茶,雲南大學高照教授認為:野生茶種是栽培茶種在茶組中的叔伯祖先,它們不是我們現在栽培的茶樹品種。我們可以說,一類是栽培型,一類是野生型。
▲雲南的栽培型古樹茶園
野生型茶樹容易因「種生」發生變異,(茶樹的種植有兩類,一類是以種子種植生長為茶樹的叫做「種生」;另一類是通過扦插、壓條等無性繁殖方式種植生長為茶樹。)而且,許多野生茶都是苦而不化、有的有微毒、有的會麻嘴、有的還會鎖喉,品飲容易導致腹瀉,所以野生型茶箐適合做茶品的較少。
栽培型野生茶是以前科學知識不夠充分時的名稱,2005年之後改稱為更符合科學實際的「栽培型古樹茶」,簡稱「古樹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古樹茶。我們常說野生茶品質好,其實指的正是栽培型古樹茶,而不是野生型野生茶。一些茶友會將栽培型和野生型混淆,以為兩者就是相同的茶樹品種。
高照教授認為,野生茶可以研究它,可以去開發它,但我們要認清,它不是我們現在栽培茶的直接祖先。一般也不大可能把野生茶拿來做成普洱茶給廣大茶友去喝。
最後,小懂也想說,有些純粹的野生茶雖然口感也不錯,但並未經過人類馴化,其內含物質尚不明確,至少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在無數人熱捧「野生」概念的當下,我們還是冷靜一些為好,做個不跟風的愛茶人!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微信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微信:hyn361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鳳凰單叢?在哪裡能買到正宗的?
※白茶的二三事
※勐庫十八寨的普洱茶哪個村寨的最好?
※茶是從好的往一般的開始喝,還是一般往好的喝?幫人選茶應該怎樣選?怎樣才能使自己更懂茶、不被人忽悠~?
※喜歡茉莉花茶,影響喝茶人的「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