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閱讀對抗摺疊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反而學會了低飛的本領

雖然老是見到所謂「中國人不讀書」的說法,不過中國家長,特別是大城市的家長,對孩子閱讀的重視程度是不可否認的。書店裡童書的比例很高,而且很多孩子也確實是按照經典的閱讀路線來走的:小時候讀各種繪本,接下來讀一些少兒百科全書、一些國際大獎兒童小說,然後就是哈利波特等等,似乎閱讀能力和閱讀熱情都沒問題。

可遺憾的是,很多孩子到了初中,除了教科書,便只讀一些良莠不齊的青春校園小說和玄幻小說了,或者熱衷於綜藝節目和體育節目之類。童年那些個充滿好奇和熱情的孩子,似乎上了中學就消失了。

對此,家長們不免大失所望。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從小上各種培訓班多刷刷題呢,考試時至少還可以多掙點分。

不過,上述的這種現象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特點。統計上中國人的閱讀量比起日本人、德國人、以色列人是低一些,但就是傳說中的閱讀大國日本, 在小學生和初中生之間也有個閱讀的明顯落差:

日本全國讀書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小學生的讀書量相對比較引人注目,而中學生的讀書量卻少得可憐。小時候那麼喜歡書的孩子,中學時就不再讀書了,在日本可謂是一種普遍的傾向。 

對此,齋藤孝《閱讀的力量》中做出了一個回答:

殊不知,所謂小學時代喜歡書、喜歡讀書等說法是有其特殊語境的。小學時代讀的書,大多數都是兒童圖書,用這種閱讀量來跟成年人的讀書量做比較的話,這種差距是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的。

所以說, 「讀書」表面上都是盯著書本看的行為,但是按照書的內容和閱讀動機,其實是需要分成不同級別的。

從小朋友的閱讀,到有教養的成年人的閱讀,需要越過幾個門檻,而這些門檻(「娛樂之溝」和「實用之溝」),絕大比例的識字人口是終身沒有越過的。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想借用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的一篇自述文章中的讀書三階段來說明。

郝景芳在一篇微信文章《我是怎麼愛上讀書的》中,把她從小到大的閱讀按照書目和目的分成了三個階段。我覺得,她的經歷可以用來做一個很理想的分析模型。

因為據她自己說, 自己並沒有什麼特別高深的知識分子家庭傳統,但是其特點是: 良好環境+野蠻生長。因此,我們可以把她的閱讀史看成一個社會試驗, 在有數量充足品種多樣的閱讀材料的情況下, 允許孩子通過自由選擇和自由支配時間,不斷地從閱讀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和信息。 而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可以發現,這位被試怎樣在不同的階段轉向了不同的方向 ,怎麼通過閱讀來實現成長。

1

兒童閱讀:尋找物質世界的拼圖

最初的這個階段, 我想稱之為兒童閱讀階段

閱讀動機:「源於天生的好奇,想要好玩的世界」

閱讀書目:從童話、《一千零一夜》到《十萬個為什麼》

此時,讀書不需要拔得過高,它不過和日常玩耍遊戲一樣, 是孩子處於好奇的天性,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何以需要閱讀?那是對世界提出問題的一種方式

按照英國的一個統計,4歲左右的小女孩平均一天可以問她母親390個問題。不過,除非她是一個特例,否則4歲就是她的提問高峰年。孩子愛提問的原因,也就是TA為什麼愛讀書的原因。

人類作為一個自適應系統,個人的生存和成功都取決與對周圍的人和事的環境合理地保持真實的圖像。讀書其實在這個階段是孩子努力尋求他周圍世界的真實圖像的努力之一。他們努力觀察周邊一切,通過各種方式提出問題,獲取信息,以便把眼前的世界拼接成一個完整的拼圖。

這時候,兒童對事物進行分類的「心理模型」尚未搭建好,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當他們提問時,不管是問大人還是讀書,他們就是把這世界上的各種東西分類、貼標籤,並將事情恰當地存儲在大腦中的某個區域。

這個階段孩子對大人提出的問題, 是「這是什麼」、「為什麼」、「接下來會怎樣「。而他在閱讀時,也是懷著這些個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對各種類型的信息都很有興趣(對於閱讀而言,就是對於各種事物以及其細節都充滿比大人大得多的興趣),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都是未被貼上標籤或未被分類的事物。

所以很多孩子對於恐龍和交通工具的知識會讓絕大多數大人望塵莫及, 還有些孩子會把百科全書津津有味地從頭讀到尾。我那個還不到三歲的兒子,兩個月前忽然對地圖感興趣,現在居然可以在地圖上一下找到火地島這樣的小地方,記住了好幾十個國家的國旗。旁觀的大人可能會覺得,看來這孩子是個讀書種子啊。不過往往未必如此,這只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

而隨著他們的成長, 目力所及的各種事物逐漸被貼上標籤,被標記存檔到頭腦里了, 孩子也就不會再去思考它們,甚至可能不會再注意到它們 。滿足好奇心是需要時間和精力成本的 ,所以到了初中,孩子就明顯沒有小學時候那麼好奇了。試想如果一個中學生還像幼兒園的孩子一樣,對路邊跑過的蝴蝶和小狗都加以關注, 那他也許根本就不是好奇而是注意力渙散了。

隨著智力的發展和情感的萌動,到了小學高年級, 孩子們往往又發現了新的一類問題,也就開始了新的一個閱讀階段。

2

少年閱讀:尋找情感世界的拼圖

第二個階段則是少年階段。-

目的:「開始代入自我角色,開始嚮往愛」

閱讀書目:《紅樓夢》、《簡愛》、福爾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小說集、漫畫、武俠 

在這個階段, 隨著孩子的情感的發展和自我意識的成長,開始想像著自已作為大人世界中的一個角色, 和他人與社會發生複雜的關係和影響,即使是晚熟的男孩子也會開始看一下感情相關的小說(連東北漢子羅永浩有一次還自稱是讀過瓊瑤全集的奇男子)。在這個階段, 孩子們提出了新的問題:

我想成為怎樣的社會人物? 在別人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形象? 交什麼樣的同性和異性朋友?

這其實也就是他們致力於拼成情感世界的拼圖。 這個階段,他們通過閱讀, 就好像進入人生模擬器一樣,提前體驗將來可能產生的人際關係,並且能在小說中找到各種借鑒和了解。

比如,為什麼很多女生都喜歡看紅樓夢?有一個原因就是裡面有大量的不同性格的女性性格類型。喜不喜歡林黛玉就是個試金石,可以區分出不同的性格。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謝小慶在《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的口試中,二十多年反覆使用的口試試題是「黛玉寶釵,你更喜歡誰?為什麼? 他的理由是」因為一個超凡脫俗、氣質優雅,一個善解人意、端莊穩重, 不管喜歡和不喜歡她們都有很多言之成理的理由。」

這對於小讀者來說是也是很好的內心體驗——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想交怎樣的朋友?

而如果如果從心理的源頭出發,這其實是一種兒童的「心理理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一種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能力。他們開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許與其他人有所不同,並開始了解到人們的許多行為是由他們自己的知識和信念引起或推動的)——你知不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林黛玉,就是她雖然聰明,但她不為很多人理解,也不太理解別人(她和寶玉的糾葛大多數是處於誤解),而且不知道除了生氣還能如何處理。

郝景芳回憶自己小時候閱讀《紅樓夢》時的感想:

代入感最強的是黛玉,覺得她好,又替她著急,為何不懂口頭讓人,最終記住的是她為「知己」付出生命

所以如果能欣賞林黛玉這種帶有詩意的性格,但卻又能看出她的誤區, 那麼就對性格的成長很有好處。

另一本女性都喜歡的書《傲慢與偏見》,其實也是心理理論的發展過程。 達西表面上的傲慢,就是雖然本質不錯,但不去理解他人的心理和處境;而伊麗莎白對他的偏見當然也是如此,而最後的皆大歡喜,也是因為他們兩人各自在理解他人心理能力上的成長。

再經過這一波閱讀,由於少年少女的世界相對狹隘,他們吸收的物質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知識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所需。這也是為什麼大學和成年後再讀類似的小說,就覺得沒那麼有味道的原因。

很多年後再回頭看,都是心的階段,對自我、對愛情、對江湖的想像,在十三四歲達到了眼花繚亂的滿足,大學階段讀類似的,已經覺得無味。

3

精英/成人閱讀:跨越娛樂之溝與實用之溝

那麼第三階段呢,我還沒想好叫成人階段還是叫精英階段。或者說, 在古代是精英階段, 而現在則應該是成人階段。

目的: 「開始關心書外的自我, 想提高自我」 

閱讀書目:《火與冰》、《不見的城市》、《百年孤獨》、《一九八四》

如上所述, 前兩個階段的閱讀其實就滿足了一個讀者的絕大多數心理需要。所以說,中學生少讀書或者閱讀品味不高的問題,其實不是閱讀能力,而是閱讀意願的問題。到了某個階段,他就自願地停留下來。因為隨著他對這個世界的自以為熟悉, 他覺得未知的越來越少,就沒有問題可以提出了。

如果要繼續前行,眼前的是兩條深塹——「娛樂之溝」和「實用之溝」。

「娛樂之溝」指的是, 如果僅僅沿襲著童年的讀書動機,那麼會變成所謂的的消遣主義,成為單純的好奇心的俘虜。即使是有一點知識類的好奇, 現在有了搜索引擎,似乎也就可以一鍵看到答案, 這也就是所謂的「谷歌使得我們更愚蠢」。

而假如讀書只是作為一個娛樂方式的話,電視遊戲之類的形式遠遠比閱讀要簡單的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及時反饋和及時快感。習慣了這種及時快感以後,就很難再回到閱讀那種19世紀風格的緩慢快感中去的。

福爾摩斯小說中有一篇《歪嘴男人》,書中的那位體面的年輕紳士,發現在街頭乞討可以輕鬆地掙到大筆收入,那就很難說服自己每天在規規矩矩地上班去。

「不難想到,把臉塗上一點兒化妝品,帽子往地上一放,安安靜靜地在那兒一坐,我一天就能掙兩英鎊;我了解了這些以後,再要安下心來辛辛苦苦地去做那份一星期才掙兩英鎊的工作,真是難上加難哪。」

而「實用之溝」指的是,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要取得好成績,表面上看,讀教科書和做習題的時間肯定是投入越多越好。兩點之間不是線段最短么?「要應付考試,所以沒空讀書」。中學生在應試壓力下,由於時間的稀缺,被迫縮窄了心智帶寬。

從每本教科書都是為了完成一個教學任務的這個角度出發,所有教科書都是實用主義的。

這種中學生閱讀的庸俗化,很多家長認為這是一時的現象,而且也挺有理由。有的覺得, 孩子學習太累了, 休息時間就讀一些不用動腦的玄幻小說輕鬆一下,也算勞逸結合么? 有的覺得,考試成績提高最重要, 課本外的閑書,不妨進了好大學再讀吧?

然而,在這兩條深塹限制下的閱讀品味的止步不前,即使不說那些更抽象更遙遠的人格培養人生道路選擇之類,而純粹從短期的角度出發,也是非常不利的。 

現在的中學課業越來越繁重,意味著學生需要很快地理解和掌握越來越大量、越來越抽象的知識。在時間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對於現實生活中距離頗遠的內容產生一定的感情和興趣,是很難集中注意力讀好的。從心理學常識來說,人不是機器,做任何東西都不是完全憑藉智力,而是要通過興趣產生關注,關注驅動情感,情感驅動智力

舉我認識的兩個孩子為例。有一位小學還可以的孩子在中考時成績很差, 家人都大為驚奇,而我卻早有預感。因為我在他初二時跟他聊過天,都是談些快樂大本營之類的事情。我心裡想,對於這樣的孩子,文言文和物理,豈不是毫無意義的學科? 

另一位女孩從小博聞強識,但初中由於課業繁重放棄了閱讀時間。高二時她歷史成績不好,我自認算是個歷史愛好者,就自告奮勇想給她補習。翻開如今的高中歷史課本,居然已經細分成政治卷、社會卷、文化卷,裡面大量擴容了密密麻麻的細節,如果是高中時的我看到這樣的歷史課本,一定欣喜不已,但是這個孩子卻說,自己對歷史無感,這些只是需要記憶的可恨題目。那麼,需要多麼強大的自制力才能讓自己掌握這麼大量的無趣細節知識呢?

德魯克在他的《管理的實踐》中講過三個石匠的寓言故事:

有人找到三個石匠,詢問他們在做什麼。第一個石匠回答說:「我在鑿石塊,我就是靠這個過活的。」問到第二個石匠時,他停下來說:「我是個琢石塊的專業人士。在我們這一行,我做的活兒是最好的。」問到第三個石匠,他滿臉夢幻般的憧憬,回答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所以在讀書時,如果像第一個石匠那樣學習只是為了服從學校要求,或者像第二個石匠一樣,學習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那麼,和下意識地為了理解世界的規律而學習的學生, 即使智力一樣, 在效率上也會有極大的差別。

如果當你在學習物理定律和歷史事件時,能直接感受到這些知識幫助你更多地理解這個世界,學習內容對你的智力的刺激程度自然就會提高。這和你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或者得到同學的景仰,自然是很不一樣的。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說:

記憶是思考後的殘留物。

所以如何讓學生記住事情?認知科學給出的答案很簡單: 思考它的意義。如果對情感和智力的刺激越少,那麼掌握一個知識其實反而越難。 

所以很多中學生越是埋頭習題,成績越難以進步。TA自己放棄了從童年起就具備的最強大的學習工具——問問題的能力。

如果是在古代,確實只有精英才需要會「問問題」,因為絕大多數人口都是農民,一輩子千篇一律,只有精英階層才需要有豐富知識和明智判斷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把第三個階段稱為古代的精英階段。可是到了現代,每個成人都不得不時刻做出或大或小的判斷,找什麼工作/跳不跳槽/結不結婚/住在哪裡等等,這就對每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閱讀的第三階段,是現代社會的每個成人都應當經歷的。

在被社會摺疊之前

謹防「自我摺疊」

我們現在已經習慣用「摺疊」來形容社會階層的固化。社會階層分化其實是永遠存在的,問題只在於其垂直流動性如何。但是,這個流動性雖然有整個社會體系的因素,但是具體到每個人呢?

假如你的孩子只是安於現代世界提供的娛樂,或者只願意學習馬上就可以收益的的內容,換言之,如果他不願跨過「娛樂之溝」與「實用之溝」,那麼憑什麼期望他能進入所謂更高的階層呢?

就算由於國內的教育制度的局限,確實有不少人通過刷題進入好大學。 但是,在起點同等的情況下,還是安於「娛樂主義」的成人,必然技能退化過時,始終在日常生活的泥濘里掙扎;安於「 實用主義」的成人, 只能永遠像中學時多得一點分數一樣, 想著讀些確保他能多掙一些錢的所謂「乾貨」。而只有達到第三階段的成人, 才能拓寬心智帶寬, 想得更遠,學得更早,見到更大的世界。

現在本來是個信息空前豐富的世界,而且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可是,多少人卻從少年時起就被「娛樂」和「實用」這兩道溝擋住了通往廣大世界的道路,這不妨稱為:認知世界時的「自我摺疊

在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開頭, 他慨嘆那些與猿人爭奪食物的東非巨獸,其實正是猿人不敢奢望的大宗食物的潛在源泉,這些走動的美食,不僅是猿人們力量所不能取,也是他們想像所不能及的。「自我摺疊」的人,正如這些猿人一樣:

「身處豐饒之中,卻逐漸飢餓至死。」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將來「自我摺疊」?這可比童年時給孩子買一大堆繪本要難得多了。學校的指導無力和課業繁重,在這個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小的反作用。但是正如馬克·吐溫說:「我不會讓學校阻撓我的教育」,幫助孩子進入高級的閱讀階段, 是個非常複雜和需要耐心的過程,但是家長至少可以做到,在孩子早期的「兒童閱讀」和「少年閱讀」階段,就埋藏下種子。

當少年期的孩子在閱讀《射鵰英雄傳》的時候,TA會不會對宋朝的生活習俗產生好奇呢?閱讀《尼羅河畔的慘案》的時候,TA除了關注到底誰殺了誰、誰愛上了誰,會不會也對當時英國的社會情況產生一定的了解呢?

當童年期的孩子閱讀喜歡的汽車繪本時,除去關心汽車的外觀和速度,他會不會也去關心汽車究竟是怎麼行駛的呢?

而家長,能不能幫助孩子做到這一點呢?

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伊西多·拉比說,大部分母親在孩子放學回家後都會問一句:「你今天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但自己的媽媽當年卻問:「拉比,你今天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

所以,當看到孩子在津津有味地閱讀時,也許家長可以問他:

你能對這本書提出什麼樣的好問題?

REMARKS:

最近從某次討論中那邊得到啟迪,文章其實是個很弱的知識交付方式,作者產生想法-謀篇布局-讀者閱讀這個流程,是個信息不斷流失稀化的過程。一篇文章再怎麼樣也是個半成品,只有經過讀者的思考和反饋,才會變成成品。最近聽了幾次知乎LIVE,覺得這個形式還是不錯,前面有作者的發言,後面是互動討論。如果以文章而言,如果是作者寫出文字後,有興趣的讀者再參與積極討論互動,也許就有可能升華成更有意義的知識產品。所以,如果對這個題材(少年兒童的閱讀品味如何提升)有興趣的話,歡迎留言,希望經過討論,可以總結出更有落地性的下一篇文章。


推薦閱讀:

南加州大學 (USC) 是怎麼從排名第 41 變成排名第 21 的?
為什麼很多職場人都願意花大價錢去讀MBA?
高等學府對城市的發展影響有多大?
個人簡歷的特長該如何填寫?

TAG:教育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