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青: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素質教育若干思路(上)

作者:吳丹青

本文大概4391字,讀完共需5分鐘

智庫特約研究員簡介:

吳丹青,獨立教育研究人,理工科背景,多年世界五百強上市公司IT業高管經歷。關心中國素質教育問題,對中國青少年的通識教育問題有獨到的見解,現辭職獨立從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錢學森「世紀之問」、李約瑟難題、學齡前兒童的早期教育模式、西方通識教育中國化等。

引言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佔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範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研究

為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先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後將他們分為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到2003年,當這些3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時,卡斯比教授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 調查結果如下:

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讓卡斯比教授十分驚訝。

他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並在2005年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為「3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和其朝夕相處的成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由此可見,在孩子3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幼兒園老師擔當著不可推卸的重任。

父母和老師只有深諳育兒之道,抓住3歲這一關鍵期,才能贏得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勝利。

本文對3歲以下教育相關問題做一些初步研討,期望學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完善相關內容,我們以自己最微薄的力量、最強大的熱情、盡最大的努力拋磚引玉,嘗試為千千萬萬的父母和孩子提供實實在在有價值的幫助

一個好的教育方案不僅適用於天才和尖端人才的培養,同樣適用於最普通的孩子甚至是智力有缺陷的孩子。

解決3歲前兒童教育最為關鍵的要素是——父母陪伴(母親24小時的全陪、父親8小時工作之外的半陪)、吃和睡、玩耍和遊戲。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所有的高質量的素質培養(包括所有的「大師」、科技藝術創新人才、工匠所要求具備的素質——好奇心、興趣、痴迷、熱愛直至信仰;專註力、勇氣、意志和毅力;獨立性、批判性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溝通交流協作、演講、辯論和領導力等等)都是在這個過程中完成的,這一階段是智商和情商最為重要的基礎時期,它決定了以後也可以說是終生的發展高度和極限,當然這絕不等於到了3歲就萬事大吉了,相反後面的道路還很漫長,打好基礎開個好頭很關鍵,後面要做的事情還多得不得了並且同樣至關重要,不管哪個階段沒弄好都會前功盡棄。

我們所有人都在整個漫長的教育過程中不斷的犯大大小小無窮的錯誤,最後導致了教育整體的失敗,有些錯誤是致命的,誰的錯誤犯得少、犯得小,誰相比其他人就獲得了教育的成功。

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有最重要的影響,中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大挑戰是——我們期望孩子所擁有的「大師」、科技藝術創新人才、工匠的必要素質(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師級高端人才素質,而不是講禮貌、不浪費糧食、排隊、不隨地大小便、不亂丟垃圾、不大聲喧嘩等基本國民素質),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家長都不具備,更要命的是連觀念都不具備,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怎麼搞?誰都懵懵懂懂,哪裡談得上去實施這些觀念以及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漫長艱苦的努力?老師和家長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影響和塑造出來的孩子可想而知,成為「大師」、科技藝術創新人才、工匠的機會非常渺茫——接近於零,這就是目前殘酷的事實。

因此教育智庫必須先行一步,否則將出現的現象是——學校即使做到「減負」,不但素質教育毫無進展,還弄出更多的社會混混,那將是更大的災難。我們先要做好最源頭的準備工作,為此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積極探索,當一個探路人。

父母陪伴、吃、玩耍和遊戲是很多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都能做到,遺憾的是中國太缺乏懂教育的人,絕大多數的父母包括所謂的精英和土豪都做得很差,每一個家庭都有極大的改善空間。遺憾的是誰都自以為懂得怎麼教孩子,而事實上誰也不懂包括一些狗屁的所謂的教育專家。

父 母 陪 伴

Parents Accompany

我們不僅強調父母陪伴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解決如何陪伴的問題。

人類進化到今天的結果,在某些方面的功能超過的其他動物,而另外一些方面的功能卻遠遠不如其他動物。

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動物斑馬、羚羊為了躲避捕食者從而能生存下來,剛出生幾分鐘就能站立起來,用不了幾個小時就跑得飛快,而我們人類孩子出生後一年幾乎完全不具有任何生存能力,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完全依賴成年人全天24小時的幫助,其他各種能力的發展、建立的時間相比其他動物更為漫長。

3歲之前發展出部分生存能力,但主要基本上還離不開成年人。我們通過下面進一步的分析研究,認識3歲前兒童能力發展的任務和要求,明確父母陪伴(尤其是母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陪伴。

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

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

和其朝夕相處的成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科學研究幫助我們發現孩子的特點和規律,如果停留在這個結果上還遠遠不夠,如何將這個科研結果結合現實的教育、生活、和社會環境,應用科學思維、方法和豐富的人文傳統文化融入孩子所有的教育活動,以實現最重要的教育目標,是更大的挑戰,是回答錢學森之問的關鍵,我們嘗試著像醫學研究的人體解剖一樣,逐步深入分析、研究和思考,以尋求各種現象背後更本質的規律,使問題得到更完美的解決。

首先什麼是「良好的育兒刺激」?所有的刺激來至於七竅(目、鼻、舌、口、耳分別對應與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吃、說和語言)、軀體和四肢(觸覺和運動),而根據腦科學的另一研究結果:人大腦皮層功能區域分布圖如下:

圖中顯示大腦皮層與手和嘴巴相關聯的功能區超過六成,俗話說「十指連心」,一個人是否聰明最主要表現在手的靈活性(心靈手巧,主要體現在家務、運動、遊戲、舞蹈、樂器和各種實踐活動)和嘴巴的功能(主要是語言)而不是馬尾巴也不是屁股的功能——能說會道,簡單的說就是又能說又能做。

哈佛大學3歲兒童能力測試(包括智商和情商)主要是兩個部分——運動技能測試(主要是手、腳動作的靈活性和複雜性)和語言技能測試

一歲以前嬰幼兒的「語言」就是哭和笑還有動作和其他表情,通過這些「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複雜程度就能反映大腦的發育情況。

研究人類大腦進化的科學家比較主流的理論是「社交腦假說」——猴子、猿和人類進化出較大的腦袋是為了應付複雜的社交行為,以在一個群體中成功的生存下來。

紐約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詹姆斯海厄姆及研究團隊編製涵蓋140多個物種至今最大的資料庫,探究大腦尺寸、不同種類的社交行為和飲食習慣之間的關係,發現腦袋的尺寸與飲食的相關性強。

該研究論文主要作者、博士研究生亞歷克斯德卡辛認為:從時間和空間看,水果的分布不那麼均衡,動物進化出較大的頭腦是為了回憶水果的位置,以及想出新辦法從堅硬的果皮下提取果肉,水果所含能量高於植物,這也會促進大腦進化。

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導致食用水果的物種需要相對較高的認知複雜性和靈活性。

在靈長目動物的進化過程中,複雜的覓食策略、社會結構和認知能力可能是一起進化的。(引用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的一些最主要的能力——語言、手和腳的功能、心理情感能力、社交實踐活動,大部分是在3歲以前建立發展起來的,七八歲以後很難甚至永遠學不會了。

三歲以前,尤其是一歲以前如何加強孩子與人的緊密聯繫,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足夠、必要的各種刺激(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並在互動中充分的發聲(說話)和更靈活、更複雜的使用手和腳、體驗和表達各種情緒情感(包括語言表達和肢體表達),這是智商和情商發展最關鍵的部分。

要完成好這個任務需要一個時間、精力、體力非常充沛的年輕媽媽,關鍵是極具愛心和耐心。懷孕媽媽分泌的「孕激素」為愛心和耐心提供了最為重要的生理支持,孩子在懷孕和哺乳過程中與母親在聲音、節奏、溫度、濕度、氣味、軟硬、輕重等高度天然的生理和心理適應性和依賴性,使得母親成為完成嬰幼兒生長發育和能力發展任務的不二人選

女性嘮叨和羅里吧嗦的性格特點非常有利於3歲以前尤其是兩歲以前嬰幼兒語言功能刺激和發展,在孩子似乎什麼也聽不懂的時候,依然永無休止的自言自語、「對牛彈琴」(這也是當爸爸很難做到的一部分),別等到孩子變成坑爹的「我爸是李剛」的時候,再苦口婆心的說個不停,到那時黃花菜都涼了。

但這個優勢在孩子兩歲會說話之後發生重大變化(但媽媽在三歲前任然是絕對主角),這時依然需要媽媽不停的說,但不是自言自語,而是有更多互動的對話交流(這時爸爸的作用慢慢顯示出來並且越來越重要),而頻繁、豐富的聽和說不僅是刺激大腦皮層生長發育與建立神經元連接的重要保證(更聰明),也是掌握提高語言能力(語文和外語)不可或缺的途徑,而且在學齡前(7歲以前)不識字、無法閱讀的情況下唯一的途徑,7歲以後閱讀越來越重要,但聽和說同樣不能放棄,對於中國人而言無論語文還是英語,最大、最普遍的問題就是不能說、不會說、不敢說,嘴巴笨再加上笨手笨腳那就笨到家了。

如果父母一方具有雙語能力那孩子以後就不用去學校學英語了,日常簡單的口語環境比學校學什麼都管用,更重要的是對於3歲以前的孩子母語和外語沒有區別。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語言是工具,比語言更重要的是通過語言和其他表達方式與孩子的的互動和交流,孩子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最常見的哭和笑)更重要,即使說不清楚或使用方言也沒用問題,若不具備條件,普通話和英語以後也不難學會。

一歲以前爸爸只能完全成為媽媽的助手和後勤部長,一歲以後爸爸的加入和直接參与對孩子語言和動作的數量和質量、趣味性、複雜程度的提高都至關重要

更多智庫思想請關注微信訂閱號:tongshi_zhiku(通識智庫)
推薦閱讀:

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拔苗助長」?
如何反駁「讀書人一般都不幸福,而幸福的人恰恰是沒讀過書的人」?
可汗學院的視頻製作過程中用到了哪些軟體?
古語說:「窮文富武」。那就現在來說,文和武的都包括什麼類別?和以前相比都有什麼區別?
中國教育與法國教育的區別?

TAG:儿童教育 | 教育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