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打是親罵是愛,我們都是為你好」|揭露父母指責引起自責的真相
每當談到原生家庭問題時,自責恐怕是我的來訪者們最普遍體驗的感受。說起來也不奇怪,自責的感覺最初產生時,他們還是心智和思維尚不成熟的孩子,而相比之下他們的父母則坐擁長輩的權威和豐富的知識閱歷。所以當追究起許多事情的責任時,父母可以十分容易地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利用自責和愧疚感來管教子女,似乎是我們的上一輩人,以及更廣泛的教育和文化氛圍中隱含的普遍觀念。當一個人將不利的結果歸因為自己的言行時,會體驗到強烈的羞恥感,而羞恥感則會驅動一個人盡最大努力逃避更多羞恥感的產生。這樣的方法的確挺管用,在某些情況下也的確適用,可是如果這是唯一的管教和激勵策略時,因為濫用愧疚感而造成孩子過度自責,則會造就壓抑和傷害心靈的惡果。
更令人遺憾的是,指責和對負罪感的濫用,在一些關係不健康的家庭里更不僅限於管教之用,所以給子女帶來更深刻的影響。有的父母不願意向子女表露自己的情緒,所以在許多適合以情感回應的場景下,刻意選擇用挑剔和指責來掩飾對情感表達的逃避。有的父母因為夫妻關係不好,長期處在矛盾衝突當中,指責攻擊子女或者讓其背負造成衝突的替罪羊,成了發泄焦慮消化情緒的工具。還有的父母在家庭關係里有很強的匱乏感,出於對孤獨的恐懼,不惜以基於愧疚的情感操縱來脅迫子女與自己建立病態的依賴和共生關係。
關於這樣現象的產生原因,因為每個家庭各有不同,我無法一一詳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在和父母的關係當中長期體驗到自責,這一定是值得質疑和反思的。關於來自父母的指責和自責,我推薦你通過以下這三個角度去思考,或許能幫你更好地理解和克服這種揮之不去的痛苦體驗。
問題一:指責者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在和父母的關係里,由於對方是自己的父母,這一層家庭關係似乎提供了某種程度的擔保,所以許多長期受自責折磨的人並不會太質疑父母指責自己的真實意圖。在許多情況下,自責的人往往內化了指責的人的邏輯,甚至在諮詢里反駁我說「我知道我不該自責,但是他們這樣也是為我好」。
但這正是我希望你去質疑的部分。因為同樣是指出你缺點不足,真心希望你變好的人會怎麼做?批判攻擊你的人又會怎麼做的?我的理解是,如果一個人給與你反饋是希望你變得更好,那麼最合理的反饋方式應該是客觀理性的評判加上正面的鼓勵,而不是嘲諷、打壓和貶低。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當你的父母指責你的時候,為什麼需要在客觀評價之外加入那些讓你感到愧疚和自責的部分?這是否也說明他們的立場,包括批判的內容都是值得質疑的?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去批判和嘲諷別人?你可以回想自己的經歷中,當你去嘲諷,或者跟著一群人去嘲諷一個人的時候,是怎樣的心理?嘲諷批判相比於建設性反饋,多了一層攻擊性,而這層攻擊性來自哪裡?有的時候來自你和這個人之間的其他不和,但更多的時候或許來自於你處於自我保護而展現的棘刺。所以按照這個思路,你或許也能明白那些批判你的人,也許只是自己內心脆弱恐懼,想要踩在你頭上找安全感。
有的父母可能會辯解自己只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但是家庭教育的疏漏和持續施加情感上的壓迫和傷害,或許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我的許多來訪者會無法理解父母在指責和批判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攻擊性,所以會因為認知失調而自我洗腦,認為父母真的只是很想為自己好。可是我確認為人持續地做任何事情,都是因為從中得到了某種形式的滿足感。那麼當你的父母在指責批判你的時候,滿足了自己的什麼慾望?
按照這樣的思路繼續往下,你最終可能會發現父母遠比你想得要自私和狹隘。有的時候他們就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或權威,或者發泄情緒,又或是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總之任何和客觀現實不成比例,包含了攻擊性的指責,都一定不單純只是「為了你好」,至於這額外的意圖,則是你一定要堅決質疑的。
問題二:允許被指責是因為缺愛嗎?
指責、自責和愧疚感,本質上是事實層面誰對誰錯的歸因問題,但是由於父母和子女雙方心智、知識和關係權利的不對等,導致父母作為較強勢的一方在缺乏外人或者個人節操的約束情況下為己所用。隨著子女的成長,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也逐漸形成,兩代人之間一邊倒的對錯判斷之分也不再那麼容易成立。可是依然有許多成年人,在面對父母的時候卻繼續順從著他們的意志和視角。
容易順應他人妥協自己的人,內心往往都住著代表著完美自我的小人(也可能是一個聲音,或者一個其他的形象)。這個小人不斷告訴你:「只要做到足夠聽話,足夠努力地滿足別人的期待,你就會像我一樣完美,你就會被別人愛了」。但事實上是,或許你已經在這個傢伙的鞭策之下忍讓屈服許多年了,可是你不光沒有得到一點別人的愛,反而會因為覺得始終沒有達到他的要求而對自己越來越失望。
許多人不知道怎麼面對這個小人。有的人很討厭他,想要逃離他,甚至考慮以自殺這樣極端的方式。也有的人完全聽命於他,壓抑自己的不滿,但可能逐漸陷入抑鬱當中。其實這個小人是我們的內心在面對來自父母的指責時,選擇認同和內化指責邏輯的產物。而選擇認同的背後,很可能是不被愛的恐懼。
如果一個人內心的看法是堅定的,那麼面對指責的時候可以輕易地區分清楚什麼是別人的評價,什麼是自己的立場。可是來自父母的指責,很多時候由於打上了愛的標籤而未經區分地進入到我們內心,形成這樣一個名叫自責的小人。所以在處理自責的問題時,比起反駁父母指責更有挑戰的其實是和內化的自責之聲的對話。
在面對這個給你開愛的空頭支票的小人時,往往會問我的來訪者這樣的一些問題。這個小人和你的關係似乎從小到大都沒變過,他一直都在和你重複著「只有滿足期待才能被愛」。但是是什麼讓他如此堅持這樣的觀點,認為自己一定是正確的呢?有沒有可能他所認為的這個條件關係其實不成立,或者不再成立了呢?
當一個人執念於某個固有的想法時,往往因為對未知和風險充滿恐懼,所以本能地抓緊那些熟悉的事物。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這個小人未必一定是對的?並沒有那麼完美?甚至比你還要害怕失敗?或許你可以和這個小人對話,去問問他到多年以來是怎樣的感受,為什麼日復一日地向你鼓吹著同樣的觀點。
你或許還可以去更深入地問問,他這麼多年來的堅持,自己得到了什麼。他是否得到了愛?是否活的輕鬆自在?也許在那不容置疑的堅定背後,其實隱藏著不知所措。也許這個小人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他所需要的愛,並不來自於父母或者其他人,而是來自你。或許愛的缺失,是因為你和自己之間,一直沒有以愛和善意去相處。
問題三:缺點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缺點是一個人人都有的東西,但是有的人對於缺點尤其抗拒和恐懼,似乎缺點是不可改變的,而且是會波及到自己整個個人價值,尊嚴和自我的。結果是你會很不願意承認和接納自己的缺點,甚至也會很不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於是你可能會對自己產生許多刻板的評價,感受到無法逾越的個人局限,與此同時在與他人相處時也經常容易因為挑剔而嫌棄疏遠別人。
這樣的狀況,有一種很常見的形成過程,源起於高批判的父母。你小的時候可能遭受過來自父母經常性的打壓和貶低,但是由於年幼,尚無能力反駁和維護自己,所以在受到否定的過程中會體會到強烈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是如此之強,以至於你會開始分不清你到底是因為關係而感到無力,還是因為缺點的存在感到無力。
所以如果你對自己有很強的的自我批判,認為自己不可救藥,難以改變的話,我會鼓勵你靜靜地回憶和梳理那些曾經對你很多批判的人的關係。你在和他們的關係里是否感到了強烈的被否定,並且無力反駁?這種無力反駁的感覺和你面對自己所感受到的無可救藥是否類似?有沒有可能其實你不是不可救藥的,你只是混淆了兒時面對批判你的人時的那種無力感?
我相信人的絕大多數缺點都是可以改善的,所以我猜想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自己,對於別人的那種靜態的,絕對的,武斷的否定,其實來源於小時候被批判的感覺。因為當父母在指責批判我們的時候,並沒有帶著建設性的,動態的,鼓勵的口吻。
所以在諮詢工作當中,我經常需要幫助來訪者去區分對於關係和無力感和對於缺點的無力感。然後往往來訪者會發現無力感產生於面對父母的時候,而父母所指責的那些缺點實際上並沒有那麼不可改變。
許多人在面對自責情緒時都有強烈的無力感,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搞清楚到底是自己差勁到不可救藥,還是面對父母的強盜邏輯時完全無法反駁。我認為這個區分非常的重要,因為當你停止認為自己不可救藥時,才能開始著手改善和優化自己,同時把那種無力感正確地放置在和父母關係里,而不是和自己的關係里。
我也曾有過極度自責和自我批判的歲月,我選擇了用大量的思考、質疑和對客觀事實的堅定追求去面對。若你也能選擇這樣堅定的立場,就會慢慢分清到底誰是你的朋友,比如寫文章幫你分析的人,比如給你建設性意見和支持的人,又比如你內心那個和你同樣著急的人。
推薦閱讀:
※簡單心理的倫理幻象—一個沒有倫理守則的機構,是遵守的是什麼?
※喜歡用qq小號自己跟自己聊天,評論大號的說說,還給互相留言,是不是有點精神分裂的傾向?
※國內外心理學現狀如何?發展趨勢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