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好習慣腫么破?父母應該讀讀這些趣味繪本!

生活中,規則無處不在,小到一些生活習慣,大到社會規則、國規,乃至宇宙間的規則。給孩子建立規則,不是一種灌輸,也不是一種限制,而是正確引導幫助孩子走向自律,一定的規則能保證我們更好地生活和獲得幸福的感受。

規則意識的養成需要從小著手,規則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生活即教育。爸媽們可以在和孩子的親密溝通時光中很自然的幫助孩子建立規則,親子繪本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值此4月「國際兒童圖書日」、「世界讀書日」,給大家推薦一些樹立兒童行為習慣的啟蒙繪本作品。下面這些繪本妙趣溫馨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輕鬆的閱讀中聯想到生活種種的情景,引導孩子建立行為規則,還可以作為家長反觀家庭教育的一種深刻啟思。

公共場合規則——《圖書館獅子》

——————————————————————

適合閱讀年齡:4歲-10歲

作者:米歇爾·努森(美),繪:霍克斯圖(美),譯:周逸芬

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頭獅子,進入了圖書館,在館裡走了一大圈,嗅嗅目錄盒,蹭蹭書架,趴在故事區睡覺,跟孩子們一起聽故事,不吵不鬧,人們都很喜歡守規矩的獅子,把它當館內最舒服的靠墊。而且,獅子不用別人交代,會主動做事情,他會拂去百科全書上的灰塵,舔信封,讓小朋友站在他背上,拿最上層的書。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安靜的獅子不顧一切地大吼起來……獅子就要被趕出圖書館了。獅子為什麼突然吼叫呢?原來是因為有個人摔倒受傷了,獅子在向他人求救。當大家都知道這個原因後很感動,終於圖書管理員在一個雨天找到了蹲坐在圖書館門口渴望進門的獅子。

啟發:從獅子在圖書館的故事,給孩子們帶來關於規矩的啟發,讓孩子們感受到遵守規矩的好處。同時,在給孩子們講規矩的時候,也會讓孩子們感受到愛。父母平日里給孩子立規矩,但並不代表規矩一定是一成不變的,正如圖書館為了獅子可以進行規則上的調整一樣。

生活習慣規則——《家有恐龍習慣養成圖畫書》

——————————————————————————

榮獲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圖書獎、美國父母選擇獎等20餘項國際大獎

適合閱讀年齡:2—6歲

作者:簡·約倫(美),繪:馬克·蒂格(美),譯:寧宇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被譽為「美國的安徒生」和「20世紀的伊索」作者簡?約倫帶來的繪本。該系列包括10本圖畫書+1本貼紙遊戲書,內含超過70張貼紙,每冊作品以十隻可愛的大恐龍寶寶為主角,根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愛睡覺、不好好吃飯等生活細節,講述了童趣盎然、有趣好玩的故事,涵蓋認知、生活以及如何跟朋友相處等社交內容,讓孩子在輕鬆的氣氛中,自然搭建起良好生活習慣的橋樑,成長為有禮貌、有教養、有愛心、懂交往的孩子。

啟發:故事以問句開啟,通過一問一答的有趣互動,由恐龍帶領孩子完成一次次正確行為規範的引導。每個孩子都能從恐龍的身上看到正確的示範,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學會愛、學會交往、學會守規矩。這套圖書還有貼紙遊戲,孩子在閱讀的同時,可以思考,恐龍會做什麼呢,將貼紙填補空白處,既鍛煉了孩子的思維,又鍛煉了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爸爸媽媽們在讀這套書時,會發現原來孩子其實可以不是家長所想像或成人習慣認為的那樣,只要學會好好引導,這些看似「恐龍」一般令人抓狂的孩子,也可以很配合、很乖巧、很體貼。

學校班級規則:《大衛,去上學》

————————————————————

適合閱讀年齡:3-8歲

作者:大衛·香農(美),譯:余治瑩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

繪本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大衛要開始上學了,進入一個集體的生活,他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並且尊重學校里的規矩。但是,調皮的大衛一天下來總是不斷的與老師唱反調,遲到、上課吃東西、不認真上課、不排隊等等。大衛最終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已經和大衛說了一天「不可以」的老師拿出了一顆小星星獎勵給大衛,大衛高興的回家了。有這樣的老師陪伴著,大衛是不是很快就可以適應學校的生活呢?

啟發:許多家長會習慣的教給孩子一些行為規範時,常常需要反覆地說「不可以」、「不行」或者「不要」。其實,有時候家長也可以像大衛的老師那樣幫助孩子學習什麼是「可以」,這樣才有助於孩子明白什麼是「可以」與「不可以」,使孩子形成行為習慣上的良性循環。對小學充滿嚮往,知道要遵守學校的行為準則,有做一名合格小學生的願望。

社會規則——《十一隻貓做苦工》

—————————————————————

適合閱讀年齡:2-6歲

作者:馬場登(日),譯: 唐彥

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內容簡介】

描寫了「小貓旅行」過程中的一連串違規行為:第一次小貓來到公園的草地上,看到了花和禁止採摘的牌子,但還是忍不住採摘了;第二次小貓來到寫著禁止過橋警示語的橋邊,還是過了橋;第三次小貓進入了怪獸下的陷阱口袋中被抓去了,白天白天做苦工,晚上睡監獄,他們感受到了自己不遵守規則的後果,想辦法逃了出來。在逃出苦海來到馬路邊時,他們就沒有像過去那樣的隨心所欲,而是乖乖地從天橋上過了馬路。

啟發:「哈,差一點,好險啊!」故事裡的小貓被怪獸抓去還能逃了出來,很僥倖!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也遇到類似這樣「險而刺激」的事,比如有人在燈亮鈴響時衝進了地鐵,門馬上就關閉,他們會驚嘆「好險」。但不是人人,或每次都能這樣僥倖,比如社會上的一些新聞慘事:在南京南站一男子違反規則,從21站台跳下軌道試圖趕搶去22站台,結果被列車卡死;在寧波動物園,一個男子違反規則逃票,跨越虎山而入園被老虎咬死。相對而言,這裡的規則就是用來保護生命的一道最終防線。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按自己的意願做事,做事不考慮後果的行為習慣,家長和孩子閱讀繪本時,不僅讓孩子理解禁止的內涵,更讓孩子了解犯規的危害性,從而體驗遵守規則的快樂和安全保障,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認識。同時,每一個給孩子的教導,都應該需要成人的身體力行來做好榜樣。

換位思考更好的建立規則——《不要不要,媽媽不要》

——————————————————————————

適合閱讀年齡:3-6歲

作者:天野慶(日),圖:濱野祐佳(日),譯:彭懿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故事從繪本的扉頁這裡就已經開始了,無厘頭的角色大反轉,上演了一個讓人爆笑又飽含著眼淚的幽默故事。兩隻小怪物「哭鬧蟲」和「生氣蟲」在某個晚上鑽到了一戶人家。第二天起來小朋友發現作為大人的媽媽,瞬間變成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她把家裡翻得一團糟,穿著奇奇怪怪的衣服就出門了,走路上也不注意安全,去遊樂場差點走丟……回來後,發現爸爸也不對勁了,他將果汁亂倒在地上,用奶油畫畫……這樣下去哪裡得了,於是小朋友大吼「不要做不準做的事!」這樣兩隻淘氣妖才走了,爸爸媽媽也變得正常了,這下小朋友才放心。

啟發:這個看似荒唐的故事,爸爸媽媽的舉動卻非常貼近孩子的真實生活體驗 。角色的反轉,也是讓家長用一種換位思考的方式來看待孩子平時的行為。正如書中最後,小孩子所感受到的——即使媽媽不聽話,我也喜歡。在規則引導上,讓孩子感受到愛,安全的陪伴比強制性的「不要不要」「不可以不可以」來得更有效。

父親角色在孩子規矩建立中的重要性——《我的爸爸》

————————————————————————————

榮獲2000年國際安徒生大獎

英國《婦女界》稱許本書「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會愛上它」

適合閱讀年齡:0-3歲孩子

作者:安東尼·布朗(英國),譯:余治瑩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

英國《獨立報》評價這部繪本「插圖令人激賞難忘,用書本鮮見的方式頒揚了父母。」在書中,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我爸爸什麼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他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還會走高空繩索(不會掉下去),他敢跟大力士摔跤,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輕輕鬆鬆就跑了第一名。我爸爸真的很棒!這位讓孩子崇拜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於父親的熱愛和崇拜。

啟發:「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小時候,我們很多人真的就是這樣想的。書中所傳達的也想告訴家長父親角色在孩子規矩建立中的重要性,以及爸爸在孩子的生命里,應該承擔起規則建立、意志力建構以及讓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等。

希望爸爸可以陪孩子一起來讀,書中塑造爸爸這個角色都是格子和條紋元素,反應出的意象就是有規矩、有力量、視野開闊等,可以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回憶比較繪本中的爸爸所具有的各種能力和品德,並讓孩子在熟悉中親近,學會關心自己的爸爸,和自己身邊的人。

寄語:

給孩子設定或引導行為規則,正確的態度是父母應該首先自己能做到。繪本只是作為和孩子溝通的工具,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是規矩建立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在這過程中或是由孩子提出問題,家長參與討論,不急於給出正確的答案,讓孩子思考,嘗試用他身邊的例子去回答自己的提問,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家長要檢查和監督孩子所學到的行為規則,所涉及的價值觀是否是正確的;或是由父母提出問題,孩子回答,父母引導,孩子修正,直至雙方都找到滿意的答案。

推薦閱讀:

孩子開始學說謊,怎麼辦?
為什麼部分兒時優秀者,長大後十分平凡?
充滿壓力的青春期,打不得罵不得,家長是否只能靠「哄」?
孩子頑皮還是「熊」,家長別傻傻分不清
別把你的孩子養得不懂感恩

TAG:家庭教育 | 阅读 | 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