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後的思維誤區,談談雨紛紛背後的真相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想必我們大家都很熟悉,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描寫的是杜牧在池州過清明節的所見所感,前抑後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
其中我們最熟悉的無外乎「清明時節雨紛紛」了,每到清明節,這句詩詞總會有其被引用的場景。
久而久之,「雨紛紛」往往成為了清明節的代名詞,在很多人的心裡總會有這樣的概念:清明節就是應該下雨。
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為了使這次的研究更加準確,我們採用數據的方式進行探索。我們抓取到了2011-2016年1618個城市的天氣數據,分析每年清明節、清明節前後各一天的天氣狀況究竟如何。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得出來,全國範圍內真正每年都「雨紛紛」的城市只有24%左右,還有15%左右城市6年之內只有一年清明前後降雨,甚至有一些城市這6年來清明節前後沒有降雨。
其中,連續6年降雨的地區絕大多數屬於中國的南方城市。
由此可知,「清明時節雨紛紛」並不針對北方城市。杜牧寫詩所在的城市池州正處在降雨概率極高的南方城市之列。
從地理角度而言,清明節是在春分後的第15天,因此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在公曆的4月5日前後。在此期間,來自海洋的夏季風開始盛行,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北上,和南方陸地上的冷空氣交匯就形成了陰雨綿綿的天氣。
北方城市對「雨紛紛」帶來的福利可是「無福消受」了。即使下雨,也不會像南方下的那麼持久,更不是每年的常態。
關注地理說事兒,開啟上帝視角了解發生在你身邊的新鮮事兒。也可關注我的微信公號:GeoTalk
推薦閱讀:
※颱風菲特經過上海杭州和餘姚,為什麼唯獨餘姚損失這麼大?
※南方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對於其所提供錯誤的天氣預報承擔責任嗎?
※為什麼清明總是會下雨?
※2016 年 4 月 3 日下午北海公園把小船吹翻的是什麼風?怎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