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動物、利率與三間分布

社會動物

這周讀完了戴維·布魯克斯的《社會動物》,這本書很特殊,一方面你可以把它當非虛構類來讀,因為裡面綜合了大量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甚至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卻又可以看作一個虛構類的小說,因為所有研究成果都貫穿於一對夫妻的成長過程,從其父母的相識相愛、童年、青少年、大學、創業、職場成長、中年危機、事業巔峰貫穿到退休後的生活與男主角的死亡,作者將全過程娓娓道來,嫻熟地把研究成果、社會現象與生活經驗體會捏合到一個時間尺度之中,閱讀體驗非常好。同類的書還有《蘇菲的世界》,不過那個是將哲學的,如果你對經濟學感興趣,《狼與香辛料》這部輕小說也是類似的結構,讀這類書不必執著於對錯與嚴謹性,沉浸於故事中就好。

但讀這本書我最大的體驗就是作者觀點其實跟另一本去年讀過的《貪婪的大腦》是有一定衝突的。《社會動物》的作者戴維·布魯克斯是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專業畢業的,目前是一位專欄作家兼政治評論員,其背景類似男主角哈羅德。《貪婪的大腦》的作者丹尼爾·博爾則是一位神經科學家,論述風格帶有明顯的理工類論文的節奏。這種迥然不同的背景似乎也影響了其文章思想的體現。《社會動物》中,女主角埃麗卡創立了一家以引入各種行為經濟學研究成果來幫助企業發展的諮詢公司,但是那些拎著核磁共振儀的神經科學家卻更受企業歡迎,這導致創業初期並不順利。這影射了目前兩種諮詢策略,一種是訴諸非理性或潛意識的研究而另一種則是理性量化的實驗性科學。嚴格說這並不對立,但在《貪婪的大腦》中,丹尼爾·博爾認為很多關於無意識起作用的研究實質上並沒有回答原始問題而僅僅是忽略或混淆了某些過程中意識與自我意識的區別與作用方式,因而埃麗卡的成果或許有用,但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解釋。然而戴維·布魯克斯卻認為過分依賴理性的力量也存在嚴重的缺陷,那就是在這類研究中過分依賴有良好效果的理性主義與模式的識別,人的社會性等難以量化分析的成分都被系統性地忽略了,而社會屬性才是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的關鍵。具體來說就是為什麼社會學研究精彩紛呈,但落實到政策上總是答非所問,似乎理性的策略設計總是在社會層面不成功,例如美國教育改革與稅收政策並沒有實現原有的目標,反而不斷激化了社會矛盾與割裂。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對比,《社會動物》中,戴維·布魯克斯對社會各階層的運轉、教育系統及政治運作有著近乎調侃的洞見,例如描述社會中上層人生活方式時會說他們「選購耐用品時無比奢侈,而購買消耗品時則能省則省」、「政治演說的結構非常簡單:前12分鐘講你,後12分鐘講我」、「管理國家的才能不可避免地等同於掌控心靈的才能」……這本書開頭就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痛苦是通往智慧的必經之路」,文中的調侃與故事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反觀由科學家寫作的《貪婪的大腦》,雖然同樣涉及了意識、潛意識與冥想等主題,但確實少了很多人性化的東西,雖然結論類似。然而,在《貪婪的大腦》中,結論的描述經常是符合科學原則的去限定範圍與保留疑問空間,而《社會動物》中你就會發現很多論斷式的對研究結果的引用,擲地有聲但拒絕了進一步地討論,作為觀點的陳述無可厚非,但過於絕對。例如對於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的問題,《貪婪的大腦》認為如果我們接受人腦是機器的或者說一元論的,那麼自由意志確實不該認為是存在的,然而大腦的複雜性卻保留了產生自由意志的可能,而且作者討論了關於自由意志問題上存在的定義問題。在《社會動物》里,卻常常出現「行為的改變往往先於態度和感情的改變」等共識性論斷而缺乏得出結論的細節與背後爭論的討論,這可以看作文科背景人的短板,如果其更深刻理解科研中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更真實描述問題。但這卻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可以理解為liberate art中核心技藝,我疑心調和這種科學理性與感性表達的嘗試是徒勞的。科學家總應該讀點哲學與人文的東西來理解社會運轉,而社會學者則急需科學哲學與科研思維的訓練來搞清楚探求真相的過程,不要過度延伸。

不過,確實應該重視《社會動物》中提到的問題,特別是情感共鳴、群體孤獨與社會信任感的缺失等問題。戴維·布魯克斯給出的藥方是教育與有限權利政府,著力於修復認知負荷加劇的現代社會中社會流動性問題,解決多元化社會中的倫理困境。雖然作者指向的是美國社會的問題,但其實是個全球面對的難題:如何讓所有人都切實感受到幸福而不是割裂與分離。也許戴維·布魯克斯的另一本書《品格之路》從歷史人物的成長過程角度探討了這個問題並給出了個人層次的解決方案,不過我沒讀過,不好評論。

利率

《社會動物》中,虛構的男女主人公雖然經歷了一生,但其實時間是相對靜止的。所有階段都像是從當前社會抽離出一個年齡段的人來進行分析,這樣做豐富了當前,但歷史沒有被考慮。人本質上是歷史的,在時間尺度下微小的變化會成長為巨大的差異。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嬰兒潮一代,到了今天應該是忙碌而焦慮的狀態,說白了現在社會對年輕人的希望是同時負擔起養老負擔與子女教育,不忙碌焦慮才怪。財富累積與生活方式的改進可能是大多數人無法擺脫的負擔,工資也許在漲,但花銷也在漲。據我觀察,這個年齡段的人大都陷入了信用卡、保險與常旅客積分里程計劃的研究之中。背後的邏輯很簡單,通貨膨脹。

如果今天有個產品年化增長率5%,那麼10年複合增長率就是1.05^10 - 1 = 0.63,也就是說,100塊放10年就變成了163塊。你看到的是變多了,其實這裡面忽略了貨幣購買力問題,如果現在100元可以買一袋大米,10年後一袋大米成了163塊,那你其實只實現了保值。如果10年後一袋大米變成200塊,那其實這個年化增長率5%的產品的最大意義就是如果你現在有100元沒有需求去消費,那麼買這個產品可以一定程度讓其購買力減退沒那麼快。

同時你可能也反應過來了,如果現在就有需求,那麼應該優先滿足現在的需求,因為跑贏通脹是在你有閑錢的情況下該考慮的,如果你沒有閑錢,優先考慮消費,不然你以後要付出更多來實現同等程度的需求滿足。所有向你兜售理財產品的人基本都不提通脹的影響而是給你展示絕對量變化,這在我看來就是欺詐,忽略基線的欺詐。

這個時間尺度的基線可能是現代社會運作的一個核心,作為個體,你體會的更多是靜態,而社會總是在時間軸上一去不返。這裡我們做一個基本假設,社會總需求主要由人口決定,如果社會總財富的累積速度低於人口增長,那麼每個人的生活條件應該是下行的;如果高於人口增長,那麼總體收益。目前我們面對的是後者,一個可預期的後果是,社會結構不變,那麼社會累積的財富有兩個去向:一個是通過通貨膨脹來維持需求價值,另一個則是通過財富集中來維持貨幣與需求的對應關係。現在來看,兩者都在起作用,特別是後者。不過由於前者的存在,整體生活質量是改善的,但後者則可能造成底層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同時財富的集中按照《21世紀資本論》的觀點應該是向上集中、向富有國家集中。但具體到個人我要加上一個顯然但容易忽視的結果:向年長者集中。

在《社會動物》中,作者提到了一個現象:18-34歲美國人平均每年會收到來自父母38000美元的資助。這個現象就是啃老,它已經使各個發達國家潛在的社會生活結構變化了,我所在的系有個技術人員,女兒20多歲但就是不肯出去找工作,還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在家中,這個技術人員自己是典型西方人,很早就脫離原有家庭,但如今卻面臨自己孩子無法脫離自己家庭的狀況。同樣,國內到這邊讀書的留學生也基本是來了就買房置產,然後全家移民,用的自然是家裡的資助。不論東西方,年輕人都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家庭結構的支持,很難獨立。但同時要注意到是,家庭結構也在現代社會運作下在不斷解體為個體,大城市的單身中青年比例也在升高,這些結果混合到一起讓基於現有模式的預測變得困難。我們的父母在置產上更多是自己累積財富;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來自家庭的啟動資金對於維持生活逐漸變得必不可少;下一代的教育成長成本的增長則一定程度降低了人口出生率。發達國家財富向年長者的集中或者說代際間的財富轉移所造成的社會現象是很值得關注的。這是時間與利率的魔力,也是很多問題的根源,例如如果人工智慧會取代一些勞動崗位,那麼已經在崗的人數可能出於工會壓力不會變化太多,但有可能取消掉計劃中年輕人的新崗位,這看起來會更平穩,但代際不平等會不斷加劇,這個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很難預期,因為似乎是個階段性問題。

三間分布

其實不只是時間,加上空間與人群間的分布統稱三間分布,是環境科學論文解讀的一個簡化視角。也是現在看待社會問題的一個基本視角,例如當新生事物出現時,系統的研究會同時考慮其地理分布、時間尺度分布與波及人群的畫像。具體到污染物研究,空間分布特徵、時間分布規律與流行病調查是環境過程研究閱讀時必須關注的。具體到材料研究,元素表徵與電鏡就是空間尺度研究,動力學例如吸附過程、團聚過程就是時間尺度,各領域的應用就算是人群間研究。具體到組學研究,空間分布是讓你找出組間差異並注釋,時間分布是讓你找出組內時間序列差異並注釋,人群分布可以理解成找個切入角度把注釋講成故事。具體到經濟學就是橫向與縱向數據分析,不同學科間似乎潛在一個統一的研究框架,當然,我現在並無法清晰描述,只是感覺。

科研結果的解讀是有章可循的,根源上要回溯到物理里關於熱力學與動力學的區分,跟人扯上關係就是應用。這類解讀本質上還是基於實驗或觀察數據發現規律,但其實還有一種思路也在某些不容易做實驗的學科里流行,那就是基於模型或機制,特別是工科。大量的模擬結果基於規律演繹也可能很好的解決實際問題。那麼這個思路如果應用到無法實驗的社會現象上是一種過度簡化還是新洞見的發現方法。科學研究中控制一個變數,隨機其他變數可以很好說明一些問題,但現在面向問題的研究中變數間的相互影響是巨大的,面對複雜系統需要新的解讀方式。一種是邏輯清晰但解釋力很差的模式,另一種則是表面邏輯混亂但實用性強的模式,我越來越感覺新的數學工具而不是統計學工具應該被引入到這個過程之中,當然,我講不出什麼道理,只是感覺。

作為一個社會動物,了解時間尺度的利率可能生活輕鬆些,了解科研方法則可能讓思考上更有框架感。最後推薦下戴維·布魯克斯的TED演講,應該說獲取新知不要拘泥於形式,怎麼方便怎麼來。最後的最後跟現在趕論文的畢業生一個過來懶人的經驗:

語音輸入

推薦閱讀:

美國物理六大的PhD的出路如何?
如何看待USnews2016年度世界大學工程學專業排名?
基於什麼樣思考的女性會決定把 20 到 30 這美好的 10 年貢獻在碩博博後這一選擇上-針對這個提問我的答案
為什麼要選擇化學專業?

TAG:科研 | 书籍评价 | 社会现象 |